1

外资撤退

首先,先恭喜歌尔同学,重新获得了苹果大腿的认可,股价强势涨停。根据天风郭明錤分享的信息,歌尔预计将恢复AirPodsPro2生产,歌尔AirPods2、AirPods3与其他零部件订单已确定不受影响。同时,歌尔已接获Home Podmini2 NPI与组装订单,预计在2H24大量出货。歌尔的大利空终于落地。

接近万亿的日成交额,被几十亿的外资牵着鼻子走,属实把人逗笑了。瞅瞅创业板指数日内走势和北上资金的日内流出曲线,不能说一模一样,简直是没啥区别。

利空落地为什么是利好 大利空落地(1)

利空落地为什么是利好 大利空落地(2)

盘面上,外资大佬高度控盘,早盘外资一路卖出,创业板指数也一度跌近2%,午后外资开始净买入,指数就同步V起来,收盘V起来一大半。这说明市场承接盘还不错,有承接盘就是好现象。

板块方面, ChatGPT概念持续强势,把信创相关的个股也带了起来,数据确权、华为欧拉等板块领涨,短线的赚钱效应还不错,交投气氛活跃。市场赚钱效应好,自然会吸引场外资金入场。

今天必须得夸夸小君君,绝境看君君,龙头走出反包走势,很值得一说。两个航发都实现反包,动力涨3%,控制涨超5%,光电业绩逻辑,涨超3%,也反包,无人机的彩虹涨接近5%,反包成功;有几个反包还是发生在指数V之前的。振华差一点反包成功,而沈飞西飞重机差点意思,期待后发先至。

光伏集体回踩之后,部分公司已经回补之前的缺口,这是我之前讲的支撑位置,前几天降低仓位的,下周要做好策略。汽车零部件今天还比较强势,早盘跌超3%,下午都收回到1%左右,今晚团长会出一集投资图谱,想要的去某音【团长来了】自取。芯片小调整,还得继续等。

从资金的角度来说,外资未来考虑的是怎么撤退,而错过这波行情的内资机构一直在等待低位接,就看他们何时出手,以及出手的强度。更重要的一点,这帮人跌了还敢出手吗?今天的盘面看承接情况还可以,后面还需要持续跟踪。总之,连续上涨之后市场如预期调整,属于正常现象,估计下周可能会出现接回来的时机。

2

海风

今天海风细分领域的海缆个股大跌,东方某缆盘中近乎跌停。这里有个股的原因也有行业的因素在。首先是东方某缆本身,因为近期的中标份额很小,因此市场担心其未来的市场份额导致股价大跌。

行业方面主要是因为市场传闻“三峡青洲五七项目送出工程主海缆项目开标,两根海缆价值量为15亿元”按照这个算下来单GW12.5亿元,以往的项目来看离岸距离较远项目(交流缆)单GW价值量都在22亿元左右,差了一大截市场很担心,市场担心中长期发展。

这里需要介绍一点基础知识,海风的输电分为柔直输电系统和交流送出系统,交流送出系统包含交流海缆、升压站两部分,直流送出系统包含直流海缆、换流站两部分。交流送出系统的海缆单KM价格贵但是升压站便宜,直流送出系统是海缆单价相对便宜、换流站相对贵。从成本考虑交流送出系统适合近海,直流送出系统适合远海。

传闻的项目就在离岸80km左右两种方式造价都差不多,选了直流送出系统可能是为了发展更长远的海风做经验储备,虽然总造价差不多,但是因为换流站的占比高所以海缆的价值就低了,未能体现出直流送出系统的优势。直流送出系统的意义就在于海缆公里单价低,适合更长距离的输送。

直流换流站本身比交流用的升压站贵很多,海缆要还不便宜那就没有任何优势了,所以这个不影响行业逻辑。当然了,大家作为局外人应该是乐见风电板块的调整的,不下来咱咋有机会?

3

小工具:放大器

放大器指标是用板块的成交额与全市场成交额的比例来量化市场拥挤度。指标在高位时意味着成交额在市场的占比较高,可以理解为比较拥挤,指标在低位时意味着板块成交额比较低,表示板块处于无人问津时。

当【人声鼎沸】的人挤人行情出现时,高潮也就到来,稍微出现利空消息,就很容易发生踩踏。而当【无人问津】的时候,成交额很低市场冷清,大部分散户都在抱怨,割肉,看不到希望的时候,下一波的拐点也就悄然到来。

这个指标在寻找一轮中线行情的拐点中,相当有效。用市场拥挤度来形容,就是买在【无人问津】处,卖在【人声鼎沸】时。用巴菲特的名言形容就是: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

2月3日,今天的趋势拐点神器【放大镜】给出的数据如下:

利空落地为什么是利好 大利空落地(3)

利空落地为什么是利好 大利空落地(4)

利空落地为什么是利好 大利空落地(5)

利空落地为什么是利好 大利空落地(6)

利空落地为什么是利好 大利空落地(7)

只看不点赞的人要注意了,团长注意你们很久了,是不是想引起我的注意?

特别申明

本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买卖任何证券、基金及其他金融工具的投资决策建议,且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本号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该资料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判断在未来不发生变更。

文中转发、摘编的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的研究观点及数据仅代表其本人/该机构的分析判断,不代表本号观点,对其中的信息及观点不做任何形式的确认或保证。对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对依据或使用本号所载资料造成的任何后果,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号发布的内容仅为hi研报团队所有。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发布或引用本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证券从业资质编号:A078062207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