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都知道,如果出门在外,就要准备好路费,而且要越多越好。 古人谈到路费时,通常称为“盘缠” ,但从字面上看,这两个词似乎与金钱,道路无关,那么,为什么旅行费用被称为“盘缠” ? 据考证:“盘缠”一词产生于唐末五代十国时期,起初,“盘缠”指的是日常花费、生活开支。王溥《五代会要》中就有记载,“共十一文足,充备仓夫斗袋人夫及诸色吃食、纸笔、铺衫,盘缠支费”。到后来,“盘缠”就专指路费了。《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经典之一,《水浒传》中“盘缠”一词出现频率较高。 可是,旅行的费用,为什么是“盘”和“缠” 呢? 这就和古代铜币的设计有关。

古时候人为什么把路费叫盘缠(为什么古人将路费叫)(1)

在中国古代,铜币的形状是圆形方孔的,古人通常用来把一千枚铜钱串成一串,然后吊起来,就叫一贯钱或者一吊钱。 而最早的纸币交子也是在北宋才出现的。 因此,人们出差探亲时,只能带着沉重的铜钱串。 但是,带着钱出门毕竟心里不踏实,怕还没到目的地被小偷盯着。 所以古人把铜钱盘起来绕在腰间,既方便又安全。所以“盘缠”也就指代了旅费本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