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彪

“坚定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这是55年前在东观中学上初中时,我的恩师吴汝铎老师经常鼓励我讲的一句话。老师的这句话,我践行了一生,也受益了一生。

我的老师吴汝铎(我和我的老师吴汝铎)(1)

吴汝铎老师近照

信心加努力,拿到了成功钥匙

我从小就长得瘦小还调皮捣蛋,爱翻跟头爱劈叉。升入初中后就被学校选入到体操队,但爱好与正规训练总差着那么一截,自己努力了,还达不到规定的要求,气馁了,退缩了。吴汝铎老师拍着我的肩膀说:“坚定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并针对我的身体条件制定了专门训练课。为此我勤学苦练,练习中手腕脱臼,自己按进去也不停练。信心加努力,一步步走向成功。读初一在校园校运会上夺取自由体操第一名,读初二在校运会上卫冕成功,进入初三学业加重,减少了训练时间,校运会仍被列为一号种子队员,但信心不足,前边比赛中其他队员都在做最后一个动作鱼跃直体前踺翻时失败。吴汝铎老师又拍着我的肩膀说:“坚定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在老师期盼的目光下,在全场同学的呐喊和掌声中,深吸一口气从容登场,前翻滚接后翻滚,头手倒立转侧手翻,燕式平衡时稳定了一下情绪,因为我知道鱼跃直体前踺翻,力度小了踺不起来,力度太大,落地又收不住,只有巧妙的利用力度和惯性才可能提高成功率。平定心情后,我助跑腾跃一气呵成,高高飞起,动作舒展,稳稳落地,摆出造型,全场掌声雷动。吴汝铎老师激动地抱起了我转了两圈,送了我一个深深的吻,我和老师泪眼对视,无一句言语,但我更加坚信老师的话,也牢牢记住了老师的话:坚定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

我的老师吴汝铎(我和我的老师吴汝铎)(2)

世上无难事,三人行必有我师

参加工作后,千回百转。我从事了文秘工作。不曾忘记,我任县供销社资料员时写出的第一份通知书被打印出来后,在机关晨会上听到资深的一位同志说:“这也叫通知吗?”一句话比打了我的耳光还疼,疼的滴血。我只有初中文化水平,能胜任供销系统的文秘工作吗?组织上信任我,我也坚定地相信,只要肯用功,自己一定能成功。于是我拜能者为师,不断翻阅学习前辈们的资料,不停的学、修、改。在多位老师的言传身教下,一步步向成功靠近,在县供销社李焕东老师的指导下,所写的文字材料日趋成功。我写的子洪饭店的先进典型材料,被晋中地区供销社在举办写作培训班时当成了范文。在宣传部郭生堂老师的指导下,写出的《乡镇企业,农村经济起飞的金翅膀》论文,为时任县长薛庆明作经济工作安排提供了依据。在晋中地区老干局组织的离退休干部征文大赛中,我翻阅了历史资料,骑自行车从昌源河贾令桥开始,沿昌源河而上到子洪水库往返查看昌源河治理状况,寻找根治昌源河洪水泛滥的源头,最后写出了荒山河流承包,干渠支渠配套,沿河拦截造人工湖,活动多种经济建湿地公园为主体,反映改革成效的文章。《昌源河的变迁》一文最后获得了三等奖。坚定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信心加努力,成功定会步步到来。

我的老师吴汝铎(我和我的老师吴汝铎)(3)

失败不可怕,肯钻研柳暗花明

我接任峪口供销社统计员的第一个月,上报的统计报表就因为出现了13笔错报,被县供销社在《供销简报》中通报批评,旗开得败。错报出在哪里?不怕错,就怕错了也不知道错在哪里,想改正也找不到结症。上初中我就记住了一句话,认准了一个理:坚定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为杜绝类似问题在我的工作中再出现,我统一各分销店的商品盘存表分类标准,组建基层社统计队伍,规范必报商品计量单位,刻印各分销店统计报表,从源头上杜绝错报漏报,从此在我的统计报表中再没出现一笔错报。为了摸清建社以来各种必供商品和必收购产品的规律和底子,我从建社起一笔一笔,分门别类建起统计档案,为做到统计数字准确无误,一目了然,我建立了统计台账,通过这全面成套的工作后,我对统计工作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不再是统计统计三分约莫七分估计,坚信统计数字是关系到计划经济时期国计民生的主要依据,错之一毫会差之千里。通过建立统计档案,我发现了一条不正常的曲线,就是峪口乡的果业收入呈现初期高、逐年降的现象。细查分析,是全乡的槟沙果、红枣、核桃产量下降所致。原因是什么?我深入到几个主产村去调查了解,原来是按公社的统一安排,各村砍掉成年盛产的槟沙果树,红枣核桃树,大量栽植苹果树而导致。针对这一现象,结合村干部村民的建议,我写了一篇高山远山森林山,近山低山花果山,长效与低效结合,桃果间植,以短养长,以长养短的经济林发展建议的统计分析。这篇分析得到了上级供销社和行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也为各级领导制定发展经济计划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死数字变成了活情况,统计工作为经济工作服务,成了我在全晋中地区供销系统表彰大会上的发言主题。接任统计工作半年,就由被通报批评,变为全地区先进典型,不但是县供销系统组织全系统统计员到峪口供销社实地学习研讨,省财经学校也把学生派到峪口供销社实习。信心,永远是成功的第一把钥匙,伴随我在各项工作中一步一步走近成功。

我的老师吴汝铎(我和我的老师吴汝铎)(4)

恩师良言一句值千金。我的恩师吴汝铎老师,您鼓励我的话“坚定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我践行了一生,受益了一生,我无以报答师恩,只有用一步步的行动来回报。

太谷王淑华老师,我人生最重要的老师

笑傲斜阳

QQ密码丢失,电脑提示需要填写一大堆数据选项,才能找回。 当按要求填写小学老师时,想都没想顺手写上了王淑华,这个让我惊呆的人名。

王淑华是谁,是什么原因让时空经历了50载的磨砺,我仍然没有忘记她的名字。

那是1969年的秋天,我在山西省太谷县东园寺(又叫东南街)小学三年级。看校名,小学像是在寺庙里,其实,学校除大门外的一个旧戏台,其它地方没有任何寺庙的痕迹。

之前,我在省城上学,转学到该校,我跟不上教学进度,课上听不懂,课下完不成作业。于是,班主任老师主动提出,每天下午放学后,给我补课。

我的班主任王淑华老师,20多岁,个子不高,长相俊俏,说话总是眯着眼笑。一看就是聪明干练,工作负责,要强上进的年青女子。

我和她的“对决”就是从补课开始。

那年,正值文革 ,“读书无用论”弥漫在全国各地校园。学生不爱学,老师不敢教,教学秩序及不正常。而王老师担任班主任的班级,却教学正常,秩序井然。此时,王老师提出补课,让我放学后不能玩耍。于是,我态度消极,经常找客观理由,逃避补课。王老师看我不配合,找到我父亲。我父亲是部队领导,老师找上门,当然及其重视。慑于父亲的“棍棒”威严,我表面不敢违命,内心却及不情愿。于是,主动补课与消极对抗此消彼长,王老师费尽心思,耐心施教。我则满不在乎,漫不经心。好在很长时间后,我居然吃力的跟上了教学进度,打下了扎实文化基础。

王老师是学校的团支部宣传委员,负责学生的宣传教育。为丰富业余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王老师组织同学们搞起了多个活动组织。有科技组,体育组,技能组等 。凭爱好,我找王老师要求报名参加技能组当中的理发小组。结果,王老师不同意,我愕然。王老师看出的我失望,笑眯眯的让我坐下,然后十分耐心的指出我性格当中的粗糙,缺乏耐心的不足。还开玩笑地说:“假如,你给别人理发,理的不好,人家会提意见。遇到有耐心的同学,可能会慢慢解释,仔细修改。而我及可能,会撂挑子走人。这样,于人于己都不好。”王老师一针见血的指正,让我无地自容。于是,王老师又说,我适合到体育组,并推荐我到体育组报道。见我愉快的接受了她的建议,王老师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王老师没有接手教育我之前,我崇拜那些自由散漫,打架斗殴的同学。经常旷课违纪,桀骜不驯的我,是非不分,集体观念淡漠。我将特立独行,标新立异视为英雄。上课不注意听讲,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让我远离同学,东跑西颠,滋事斗殴。一次,迟到晚点到校的我,连报告都懒的喊一声就往教室里闯。看我这样,王老师气愤的堵在教室门口不让我进。我和王老师对峙中,趁她分散注意力时,强行进入教室。怒气冲冲的王老师拽着我就往教室外拖,我紧紧抓住课桌挣扎,争斗中被王老师强行拉出教室。在王老师关闭教室门的同时,我分明听到老师,几乎用劲全身的力量,当着全班同学,从喉咙里愤怒的吼出的令我头皮发麻那句“这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的喊声,我沮丧的离开了学校,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是这句话震撼了我,是这句话让我幡然悔悟,是这句话让我彻底做出了改变……

后来,王老师结婚了,后来王老师生孩子休假了,之后我也随父亲调离,搬迁到了外地。

如今,50过去了。王老师您在哪?您好吗!您知道吗,学生我深深地为您祝福,并永远想念您!

忏悔,向侯老师

杉茅

每当想起或者同学之间谈起初中的数学老师——侯老师时,我都会有止不住的泪水夺眶而出,泪水中包含着我对老师的深切怀念,泪水中凝结着我对老师深深的忏悔······

初中学习时,适逢那个特殊的年代,老教材被淘汰,弃之不用,新教材还不成体统,拼凑起来的教材很政治化也很简单、粗糙。再简单的教材。对于学生而言,学习起来也有好中差。在老师的点拨下,那时的学习,我感到很轻松,每节课只要抓住那关键的十几、二十分钟,就能理解、领会老师所讲的内容。那个阶段,虽说我们失去了一生中十分宝贵的最佳学习时间,可在那两年一边劳动一边学习的所谓“回潮”阶段,老师敬业传授,学生认真学习。侯老师便是其中一位教学严谨、一丝不苟者。课后的她,与村里好多相夫教子者不同,业余爱好十分广泛。对于在农村学校,十四、五岁还很青涩、朦胧的女孩子,从侯老师的身上,遐想着几年后的我们能不能像侯老师那样,工作中充满热情,生活中洋溢激情。

我的学习,当时在班里,不谦虚地讲,都可算得上拔尖,因此也很受侯老师的青睐。而她对我的“点拨”,也往往是那种轻描淡写。但我本能地感觉出,三言两语中包含着一种厚望,流露着一种器重,而且这种厚望、器重不仅留在我的情感中,更注入我的心灵深处。初中毕业时,我以优异的成绩进入高中段的学习。那个时期,这也是我们学习的终点站。我曾经想,和侯老师的师生情谊,也许就深深地藏在那张毕业时的合影中。可是人生中不时地出现的变故,又会让人做出一些违心的选择。上了高中一年后,因家中劳力少,不得已我退学了。得知消息的侯老师,按理说,对于进入高中段学习的我,已经没有继续教育的义务了,可她还是骑着自行车到我家,了解了家庭情况后,耐心做我父母亲的思想工作,让我重返校园,完成学业。

高中毕业后,我回村担任了小学教师。为此,侯老师专程给我送去两本教学参考书。一次,我坐着和我父亲一起在加工厂劳动的年长我十来岁、乡间称哥的自行车到十五里之外的公社所在地买药。路上,正巧被带着学生在地里劳动的侯老师看见,由于我背靠着侯老师这一侧,所以我没有看到她,她却从背影认出了我。不几天,公社组织老师培训,一见面侯老师就一脸不高兴地问我:那天骑自行带你的是谁?我把当时的情况说清楚之后,她的情绪才稍有好转。抛下了一句话:好好教学,好好学习,以后有的是机会。好多年后我才理解了侯老师缜密的心思:她是担心不谙世事的我,不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华,还没工作几年就草率地找个人嫁出去。后来我调入中学任教,担任高中老师,次年又考入教育学院进修。一天,我步行半小时,去看望已调入城里学校任教的侯老师。她拉着我的手兴奋地对她爱人说:这是我教过的学习最好的一位学生,品学皆优。人家已经担任高中的老师了。我很少见她夸奖人,也很少见她这样兴奋。由于她要上课,专门叮嘱她爱人送我到校门口。一年后,当我和侯老师一样,大龄结婚前,专门去看望已经调出教育界的侯老师。她还是那样亲切地拉着我的手,对周围的同事说:这是我的好学生。接着她深情而仔细地打量了我爱人一眼,寓意深刻地说:好好珍惜你们的感情,好好生活,祝你们幸福美满。

随着婚后生育、带孩子的繁琐,随着夫妻两地工作、生活的紧张,随着工作的调动、安家,紧接着的孩子上学、买房,以至后来孩子的上学就业、帮孩子二次买房、看孙子。就这样恍恍忽忽地度过了二十多年。期间一次又一次地起意要去看侯老师,可又一次又一次地因主客观原因未能成行。倒是从亲戚朋友处不时地听到侯老师打听、询问我们的生活情况。当得知我们工作有成就、生活过的还不错时,总要赞美一番。等把老人养老送终、孩子安顿下来后,我下决心一定要去看望侯老师。一打听,侯老师已经在半年前因突发急病悄然去世。得知噩耗,如同五雷轰顶,我竟失态地嚎啕大哭一场。与其说怀念、哀悼恩师,不如说自责、鞭打自己。侯老师,我人生中的一位良师益友,尽管您可以相信您的学生,把工作、事业放在重要位置,尽管您可以理解您的弟子承担着为人之女、为人之妻、为人之母的责任,尽管您可以为我们所取得的点滴成绩骄傲和自豪,但作为学生,我们绝对不可仅仅以工作忙、事情多而推脱自己对恩师的关爱、敬重。尚不谈“天地君神师”,我们应尊师,也不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仅自己人生中在各个节点给予的及时引领、指点,就可以让我受用一生。无论用什么语言,也难以表达自己对恩师的歉疚之情。曾经有先是闺蜜后成为同事的人对我说过:你和侯老师有好多相似之处,她是你的影子,你是她的放大。她很睿智,你很聪明,她生活中有琴棋书画的乐趣,你生活中离不开吹拉弹唱的爱好,她憎爱分明,你眼睛里容不得半点沙子······。你两个是那样的惺惺相惜,是师生又如同姐妹。想起这些,我心里更是如同刀割般的难受,如同揪心似地痛楚。

侯老师,请接受我来自心灵的忏悔。忆杨志正老师

赵春眉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二十九年过去了,每当我想起高一班主任杨志正老师时,他教读我们《伐檀》一课时,那一丝不苟的神情依然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他那抑扬顿挫的朗读声依然回响在我的耳边。每当此时,我沉浸在其中,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课堂上,杨老师和同学们,教室里的情景,都历历在目……

记得那天到高中报到后,我到自己所分班的教室去登记。走进教室后,看见有许多新同学围在讲台上的教桌前。教桌后有一位男老师坐在那里,头戴一顶鸭舌帽,鼻梁上架一副黑边眼镜,显得很清瘦,年纪有五十多岁。他一边抬头温和地询问着学生,一边低头在本子上写着。报到后第一次上课时,我清楚地记得他这样开头给我们介绍着他自己:“我是山大(即山西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姓杨,名志正……”然后手拿粉笔,转身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工工整整的写下“杨志正”三个正楷字。之后返过身来温和地注视着我们,继续介绍着……从他的自我介绍中,我知道了他不是我们榆社人,而是长治人。他有一个女儿也在我们班里就读,胖胖的。杨老师担任我们的班主任,代语文课。他在工作上认真负责,教学上一丝不苟,性情上不急不躁,即使是对待犯错的学生,也从来都不发脾气,而是温和而善意地开导。可惜,他只教了我们一年,到高二开学时,我们才听说在暑假里杨老师调回长治去了。虽然我们和杨老师在一起相处仅仅一年的时间,但是和杨老师的交往,在我的印象中有三件事尤为记忆深刻,至今依然清晰如初。

第一件事是杨老师“走后门”,为我们买饭票。那时,我们住校生,吃得还是周转粮。不比现在,住校生有钱就能吃上饭。每年秋冬之际,住校生要开上学校证明,家里大人拉上300斤粮食粜到乡粮站,然后住校生再把粜粮单据交给学校的事务会计。住校生每月只能买30斤的饭票,可是我们的饭票往往20天左右就用完了。用完之后,本月便不再卖给饭票了。怎么办呢?倒是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要买的话,当时只能用30斤粮票才能再买一个月的饭票。可是,那时对于吃粗粮的农村人来说,手里哪有粮票呢?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在高中上学的日子里,父亲用小米为我一斤兑换一斤村里吃细粮人手中积攒的粮票。那时到高中刚三个月,就遇到了不再卖给饭票的事,并催我们让家里大人给我们赶快粜粮。我们几个人百般央求,事务会计就是不再卖给饭票。最后,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我们想到了班主任杨老师,经过杨老师和事务会计的协商,我们几个同学终于“走后门”买到了饭票。

第二件事是拿上板凳给我作座。那时学校要求,班里分了座位后,学生们的桌凳就归自己本人保管,倘若丢失或者人为损坏,是要赔偿的。有一天下午,上课铃声响后,我走进教室,来到自己的座位后,忽然发现没有了凳子。我急得在教室里到处找,也没有发现凳子的影子。这时,同学们都已经坐在了自己的座位上,我只好无奈地作罢,爬在自己的课桌上,心里真不是滋味。那节上历史课,历史老师走进教室,站在讲台上,看见我没有凳子。问明之后,让我和同桌先挤坐一下。现在想起来,那时的自己也真是“怪”,竟然就说,我就站着吧。面对同桌让过来的凳子,竟然断然拒绝,却偏偏的站着爬了一节课。下课后,我找遍教室里所有的凳子,也没有我的凳子。(那时每个人的凳子底下自己都写着自己的名字)看来,我的凳子是被别班的学生偷走了。(那时常常发生丢失凳子的事)我一气之下,回到宿舍,就再也没有上余下的课。吃过晚饭后,有一个同学告诉我,杨老师找你。带着疑问,我到了杨老师家里。杨老师看着我温和地问,下午的几节课怎么没有上呢?我没有回答。他又温和地说,你倒是有脾气呢!什么脾气?坏脾气。没有凳子就不上课了,这点小事就难倒你了。有什么事,你找我说嘛!说着,拿过一把凳子,然后对我说,拿去坐吧。我低着头默默地接过了他手中的凳子……后来,我才知道是他的女儿回家吃晚饭时告诉他这件事的。

第三件事是带我到县医院看病。到高中念书,是我第一次离开父母单独出门在外。那时,我刚刚学会骑自行车,报到的那天,我一个人骑着自行车走了50多里路,到了学校。由于穿着一双新布鞋,鞋后跟太硬。到校后,我才发觉把右脚后跟擦破皮了,流了许多血。几个月后的一天,不知怎么的,我的右大腿根处忽然觉得疼,走路也一瘸一拐的。到厕所时,我留意看了一下,竟然发现哪里长起一个疙瘩。我被吓着了,不知是什么。于是,我告诉杨老师。下午,杨老师亲自带着我,在几个同学的陪伴下,到了县医院。我从医生的口中得知,原来那个疙瘩是疖子,里面已经化脓了。要割开,把里面的脓挤掉,再包扎好。听说后,我不知怎么的就扑簌簌的留下眼泪。后来,医生给我打了麻针,然后割开挤掉里面已化的脓,再包扎好。当时由于麻醉了,倒不觉得疼,回校后才开始隐隐作痛。后来,在同宿舍同学的帮助下,骑自行车带我到县医院又换了几次药。杨老师也经常询问我的病情。由于一瘸一拐的生活不能自理,我只好请假一个多月回家休养。腿好之后,才又返校读书。至今,我的右大腿根处,仍然明显地还留有一个疤痕呢。

现在看起来,虽然杨老师所做的都是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几件小事,但是在当时,对于刚刚离开父母,第一次出门来到县城求学而又无依无靠和举目无亲的贫困的农家子弟来说,杨老师平凡的所作所为就像是雪中送炭,给予我的是亲人般的爱和温暖;同学们的帮助给予我的是集体的友爱和真情。正是杨老师的关怀和同学们的帮助,才使我打消了想要辍学的念头,从而坚定了让自己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才没有半途而废……

转眼间,二十九年已经过去了。现在,我和杨老师一样,也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像他一样教育、关心和爱护着自己的学生。虽然杨老师和我们相处的时间不长,但是我对他的印象是刻骨铭心的,他给予我的教诲和影响是终身受益的。如今,杨老师已经有八十多岁的高龄了,可是在他离开榆社之后,至今我却仍不知他调回长治后在那所中学任教,更谈不上去问候和报答他。我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祝愿杨老师健在并一切安好!在第三十个教师节之际,我满怀诚挚和感激之心,写下了对高一班主任——杨志正老师的回忆和怀念。

2014-11-20

写写景二梅老师

昊然

教师节快到了,我们几个儿时的伙伴儿相约到敬老院去看望梅老师。这次,我们没有带鲜花,也没带什么礼物,而是敬录了毛主席那首著名的词《卜算子·咏梅》,表达对梅老师深深的敬意。梅老师其实并不姓梅,她姓景,名二梅,在家里三姐妹中排老二。梅是她的小名儿,镇上的人们都一直这么叫着。说起景氏三姐妹,在我们镇方圆百十里那可是很有名气的。老大景梅梅,北师大毕业后留校任教,后来曾任北师大附中教导主任,其夫是北京教育报社社长兼主编。老三景晓梅,华东师大毕业后赴英国留学,获心理学硕士学位,归国后任中华女子学院副教授,硕导。其夫是光明日报社记者。惟有景二梅初中毕业后报考了本地区的中师,毕业后回家乡当了小学老师。而他的丈夫则是一名边防军人,远在新彊服役。周边十里八村的人在仰慕景家老大、老三的同时,更多的是对老二的惋惜,惋惜她没有走出大山展翅高飞,惋惜她嫁了个当兵的。因为在三姐妹中,论身材,长相,谈吐,二梅绝对是数一的。

  记得我小一开学第一天去上学,梅老师扎着两根又黑又粗又长的大辫子,身着当时很流行的蓝华达呢套装,精神抖擞,笑着迎接每一个新生。与别的老师不同,梅老师特意为新生准备了几个洗脸盆,几块毛巾,几块香皂,发现哪个小朋友手脏了,脸脏了,她就会主动给他们洗干净。更细心的是,她还在火炉旁准备了热饭的小锅和盛饭的家具,哪位小朋友来不及吃早餐,她会把他们带来的干粮热一热,她是不允许学生吃生冷食物的。就这样,我们和梅老师的感情一天天在增近,一些不愿和家长讲的事情却从不瞒梅老师的。那时候真的是太小了,大人们家长里短的事情我从不在意,更不关心。但是惟有梅老师的个人事情总是在我脑子里打转转。第二年三月份,又一个学雷锋见行动日到来了,各个班都暗暗较劲,想拿出点实际行动来展示一番。下课后,我们几个中队干部悄悄溜到操场边的小树林里,商量怎样过好这个重要的节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很是活跃。轮到我发言时,不知怎么地说到一半就流泪了。我说:“不知你们发现没有,学校里的老师上下班都骑自行车,只有梅老师是步行的。”“还有呢!”学习委员徐晶晶快人快语,“别的女老师结婚后都戴上了手表,梅老师就没有”。劳动委员程向东说:“我听说梅老师的婆婆是个盲人。梅老师每天下班回去还得做饭,干家务,可辛苦了”。大家越说越激动,总想替梅老师分担些什么。我说:“梅老师的丈夫在新疆部队上,她就是军属,我们要拿出实际行动来为军属办实事”!

一个看似缜密的行动计划在小树林里诞生!从第二天起,我们中队五个小队,每队十人,开始轮流到梅老师家值日,有什么脏活,累活抢着干。但这种做法很快受到了梅老师批评,特别是我这个当中队长的,还写了书面检查。紧接着,第二套方案开始实施了。这是个星期天,我和劳动委员程向东各带一个小队。一小队负责给梅老师家挑水,扫院,擦玻璃。二小队把梅老师调出来,共同学骑自行车。自行车是程向东家的,飞鸽牌,多半新。那天上午,微风习习吹拂着汾河岸边的垂柳,汾水依旧不紧不慢地由北向南流去。梅老师高兴地和程向东等几个大个子同学沿着秋睛路骑着,笑着,唱着,很是开心。等她们回来,梅老师家院子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门头上“光荣军属”四个大字在太阳照耀下熠熠生辉。这次,梅老师对我们既没批评,也没表场。我们甭提有多高兴了!

我的老师吴汝铎(我和我的老师吴汝铎)(5)

  第三步,就是必须让梅老师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在八十年代初,人们收入普遍不高的情况下,买一辆自行车无异于要一次小命。正当几个中队干部一筹莫展时,忽然从公社里传来一个既惊又喜的消息。为全面落实中央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实施人才兴教战略,县政府决定在我们公社举办全县教师业务大比武试点,比武获得本专业前三名者晋升一级工资,并奖励洗衣机、收录机、自行车等紧俏物资。这一消息犹如平地一声惊雷,在全公社乃至全县引起极大反响,许多人激动得热泪盈眶,梅老师也兴奋地说:“教育的春天来了”!这一次比武,我们学校有十九位老师进入了名次,梅老师获得小学组1至3年级语文专业第一名!按规定,她除了可晋升一级工资外,还可获得一台海棠牌半自动洗衣机。但当填表时,梅老师只填了一辆自行车。当许多人投来不解的目光时,梅老师已经骑着那辆永久牌自行车往学校飞去了!

我的老师吴汝铎(我和我的老师吴汝铎)(6)

  又一个春节来临了!镇子上到处张灯结彩,辛劳了一年的人们都忙着置办年货!按惯例,这时候梅老师该整理行装去部队与爱人团聚了。但是今年到腊月二十九她还没有动静。我们几个中队干部有点沉不住气了,相跟着来到梅老师家。让我们惊喜的是,屋子里站着一位英俊的解放军军官,比以前从照片上看到的还要精干。“快来,同学们,认识一下你们的姐夫,他叫田伟”。田伟哥立即向我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逗得梅老师和我们都乐了!这年的年三十,我们几个中队干部是在梅老师家度过的,大家一起包饺子,看春晚,熬年夜,快乐极了!田伟哥拿出从新彊带回来的糖果和葡萄干与大家分享,并给我们和梅老师照了许多像。时闯过得太快了,一晃三年就到了。梅老师有了自己的小宝宝,田伟哥也转业到镇卫生院当了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过了暑假,我们就要升四年级了,梅老师也要返回一年级任教了。同学们都依依不舍,生怕这一天来得太快,太早!

我的老师吴汝铎(我和我的老师吴汝铎)(7)

  六月是一年中暑气降临的季节。同学们最怕来临的日子是挡不住的。这一天,梅老师仍然是三年前那身着装,乌黑又长的大辫子依然是那么漂亮诱人。所不同的是,她走上讲台的步履不再那么矫健,甚至是扶着墙走上去的。但梅老师却显得很淡定、平静,微笑着领我们朗读毛主席的词《卜算子·咏梅》。“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我的老师吴汝铎(我和我的老师吴汝铎)(8)

  不久,田伟哥带着梅老师上北京瞧病去了。听大人们说,这次梅老师病得不轻,怕要做手术。为了避开学生,不让我们难过,他们是坐夜车走的。我们几个中队干部一打早还是去了火车站,望着伸向远方的铁轨,仿佛又看见了梅老师那双乌黑的大辩子,那身花达呢套装,那首她领读的《卜算子·咏梅》。

缅怀郑志强老师

续润林

往事如云,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往事渐渐淡出记忆之中,唯有郑老师对我的教导和关爱,却深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永远难以忘怀。

郑老师名志强,字子明,双池镇长史庄村人。他是中国共产党灵石县委建国前在我县培训的首批人民教师,是我的启蒙老师,二○○五年因病治疗无效,不幸辞世,享年七十四岁。

一九五二年,郑老师由县教育部门分配到我村(灵石县夏门镇庄立村)任教。当时我父亲续本义是村里的学董,负责学校的行政后勤工作。我们村和全县其它农村一样,经过长期抗日和解放战争的影响,对教育事业还来不及重视,所以学校的条件很差。校园本来就不大,长不足十五米,宽不足十二米,由于东院墙倒塌,砖块、垃圾堆积半院,显得十分褴褛。正面仅有的三孔窑洞,其中一孔,前半部是青砖结构,还有利用价值,后半部的土窑,由于年久失修,已经冒顶,塌方之土堆积满地,土窑的裂缝成了麻雀的老窝,不能使用。另外两孔,虽然能用,但门窗损伤严重,令人心寒。面对这破烂不堪的校园,郑老师毫不畏难,自己动手清理垃圾,整修院墙,修理门窗。我父见状,十分感动,于是放弃自己的农活,与郑老师一起动手。一日三餐,将郑老师请到我家,同吃同住,苦干一周,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家长们树起大拇指,赞美郑老师年轻有为,是好样的。家长们一个个将自己的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送进学校,校园里朗朗的读书声、甜美嘹亮的歌唱声,充满了生机。吸引了近邻沟西村的学生也来我村跑校读书。

因郑老师初来乍到,工作认真负责,年龄又小,我父不让郑老师起灶,让其就在我家吃饭,郑老师也很实在,与我们一起生活,相处的就像一家人,后来郑老师的爱妻孟庆秀(字爱芝)认我母为母,认我父为父,我便为弟,至今往来亲密。

由于我父与郑老师情投意合,所以我与郑老师的关系也十分融洽。记得郑老师用猪膀胱、马尾巴制作了几把二胡,让我们学奏《王贵与李香香》歌剧的曲谱:

王贵赶羊上山来

香香在洼洼里淘苦菜

不到一个月,郑老师表扬我学得快,学得好,手法、音调胜于老师,还说我有艺术天才,当时我十一岁,属蛇,郑老师比我大九岁,属猴,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玩乐,非常开心。郑老师很喜欢我,我也很喜欢郑老师。

我的老师吴汝铎(我和我的老师吴汝铎)(9)

我的老师吴汝铎(我和我的老师吴汝铎)(10)

  左起:姐姐孟庆秀、老师郑志强、续润林和爱妻杨兆兰。1997.3.24 合影

我的老师吴汝铎(我和我的老师吴汝铎)(11)

  之后,我离开父母,与郑老师在学校居住,每天在郑老师的指导下,按时完成当日的作业,那段时间,我与郑老师形影不离,生活的非常愉快。

我家有两台座钟,虽然不能使用,但保存得十分完好,一台是雕木框架,高约一尺二寸,黑油黑油的;另一台是青铜包装,约有六寸高低,两台座钟都十分精致,郑老师经常捉摸。有一天他将白布床单铺在炕上,小心翼翼地将座钟的零件全部拆卸在床单上,拆一个螺丝在纸上记一个记号,拆一个齿轮在纸上面一个图案,仔细记录螺丝的盖,用心研究齿轮的结构。我问郑老师:“您会修钟?”他说:“不会。”我又问:“您为什么要拆它?”他说:“我想了解座钟内脏的结构,想让它摆动起来,为我们服务。”我好奇地看着郑老师将座钟拆开装起,装起又拆开,几次装拆后,座钟终于发出声音,摆动不停。我高兴地大喊,您是世界上最有本事的人,郑老师您真棒!当时郑老师也高兴得连饭都吃不下去。他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下决心,不管怎样困难的事情都能做到。”我暗暗地把郑老师的话默记心中。

郑老师在我村任教仅有一年的时间,就被上级调走,荣升为水峪中心校校长。我与郑老师在一起的时间十分短暂,但他热爱教育事业的崇高师德,呕心沥血、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人格魅力,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郑志强老师意志坚强,真是名副其实。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时刻萦绕在我的脑海,他的谆谆教导指引着我阔步向前。

我因父母年老多病,放弃了上大学的念头,报考了不收学费的中专学校,一九六四年毕业后参加了工作,承担起赡养父母的重任。我在工作中,踏着郑老师的脚步,认真负责,刻苦钻研,努力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四十年来在党纪检查、国法审判、文艺宣传、太极功法、种籽培育、气象观察等不同专业的工作中,干一行爱一行,在各行各业无一不是主力角色,一九八六年在打击经济犯罪斗争中,荣获晋中地区先进工作者的称号;一九九一年被评为全县党建工作先进模范;二○○一年荣获山西省第二十一届传统武术锦标赛老年组四十二式太极拳银牌奖。回顾往事,我所做的一切都与郑老师的教导分不开。“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与我的人生息息相关,我对郑志强老师久久不能忘怀。

张成义:难忘的李兴茂老师

我的老师吴汝铎(我和我的老师吴汝铎)(12)

2017年8月25日下午5点,我在平遥配件厂开发的宿舍区找到了李兴茂老师。

1959年至1962年,我在平遥王郭三中上的初中,李老师是我三年的班主任兼语文教师,在那三年困难时期,学生不安心,不能正常上课,做班主任是一项艰巨任务,李老师认真负责,把我们十四班成了全校先进班,升学率最高,一批学生考进了平遥一中,他为此付出了许多心血。

我62年到平遥一中上学后见过他几次,我参加工作后也见过一两次,但几十年没有见面了。我在九十年代初,到宁固中学找过李老师,还通过老同学吕操正打听过。 这次通过在配件厂工作的,也在王郭三中上过学的范春浦朋友找到的,我告范说找李老师,他说李老师和儿子就在这开发的小区住,后打听到具体地址告了我,我很感谢他。

我到李老师家,门开的,我说李老师在吗?房内传出宏亮的声音:在!进来吧。我进了客厅看见李老师在凉台弄花盆里的土,站起来向我走来,看了我三秒钟认出了我:张成义,你怎么来的,四十年没见面了。

李老师84岁,大我十岁,眉毛特长,手腿利索,精神焕发,表现出是长寿之星。

李老师找出了两张2015年,16年十四班聚会照像,大部分都不敢认了,李老师一个一个给我介绍。老师说:找不到你,没你的联系方式。实际是我住到太原变了手机号。这两次聚会都在清明节,我也在平遥和朋友们相聚。

在老师家坐了半小时,我走时送出来,我衷心地祝願李老师安康长寿,祝初中同学快乐幸福,期盼早日相聚。

2017年8月27日于太原家中

我的初中时代

我上初中是1959年9月至1962年7月,就是中国的三年困难时期,现在回忆起来不堪回首。

1959年8月中旬,我15岁时,接到平遥三中录取通知书,十分高兴。当时村西二里多地的磁窑河正下来大水,8月20号,河堤决口向村里涌来,村里人一边把守护村堰,一边动员村民到地势高的庙里去。天黒前,妈妈引着我、弟弟、妹妹,拿着几个布包到了庙里,父亲是村干部,在护村堰上值守。8月21号凌晨三、四点钟,村南护村堰决口了,大水掩了村里。当天下午,村里来了一条小船,分批把人接到大羌村,而后又马车拉上东西,人走上到西王智村,安排在一农户家住下。

9月1号开学,需要交学费2元、书费2元,妈妈向老邻居借了4元钱,我到学校报了到。报到回来,得知父亲把妈妈、弟弟、妹妹接回村里,下院的房子不能住了,上院的地势高,水没有浸泡,父亲把上院的草房收拾一下,我们全家住了进去,感觉总比在外村好。

平遥三中在王郭村,离我们村十八里,我开始了初中生活。我的书费、学费都是借的,哪有钱在学校吃饭?初一上学期,我是在家拿上干粮,每顿饭都是吃点干粮,喝开水,有时到食堂要碗面汤,拿一次干粮吃三天,星期三回去一趟,就这样坚持一学期。

我上初中,哥上高中,家里贫穷,根本上不起学,我在学校住,只有条破被子,没有褥子,晚上睡觉是铺一半,盖一半。初一的第二学期,有了每月5元钱的助学金,我可以在学校吃饭了。学校每月伙食费需7元钱,差2元钱,我不敢向父母要,父母也没有,哥哥在平遥一中上高中,1960年9月又上大学,更需要钱。我没钱吃饭,就开始跑校,天不亮从家出发,走十八里路到学校上课,中午吃干粮,下午上完课跑回家。有时早上吃不饱,带的干粮在路上就吃了,一直饿到天黑回到家再吃饭,跑校跑了几个月,苦了妈妈。特别记得有一次,当时吃的食堂饭,不知什么节让吃油糕,是在食堂里炸糕,天不亮就起来去炸糕了,可管理员还没有生火,炸下糕后,我吃了21个,这次吃饱了,至今不能忘记。这样上完了初一的第二学期。

初二的第一学期开学,到了冬天,我们村五个同学在王郭村一个同学家借住了一间房子,我们到地里背回玉米棒烧火,五个人轮流做饭,坚持了几个月,完成了初二第一学期。

初二的第二学期到了1961年上半年,生活更困难了,我上了两个月就不去学校了,在家自己看书,期末考试到校参加考期,考的还不错,考完放了暑假。这次放假因学校没有经费,放了三、四个月假,再开学时,上初三了。

1961年是最困难一年,很多同学坚持不下去,退学了,我们村有七、八个。开学后学生少了,开始合并班,我是最困难的,哥1960年上了大学,我坚持下来了,进入初三阶段,在初三我住校了,当时学生给学校面,学校给学生饭票,每顿饭一碗玉米糊糊,都吃不饱,根本没有副食、蔬菜,有一次我挖了点野菜,用开水泡上两次,加点盐吃。

在初三时,我们班负责养学校的猪,我们的班主席拿了一把喂猪的豆饼,放在书柜里,被发现了,做了检查,免了班主席,回想起来多可笑,但这就是事实。

不知吃了多少苦,在父母的坚持下,我坚持下来了,初中毕业后,我考到了平遥一中高中班。

初中三年是最困难三年,处在国家困难时期,从1962年开始国家逐步好转了,我记录下这段历史,鞭策后人。

2015年2月24日(正月初六)于太原家中

忆平遥中学闫日晟老师

宋吉林

清明将至,收到了平遥中学已故高级教师闫日晟老师之子闫万坚寄来的《闫日晟诗词集》。勾起了我对先生的深切怀念。闫老师是我高中时的班主任兼语文教师,是我的至尊恩师!老人家的德望 学识有口皆碑,久负盛名。他是平遥教育界公认的“古文通”、“活字典”.可谓才高八斗、学富五车、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他讲课时总是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妙趣横生。退休后仍返聘任平遥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年年代重点复习班,执教五十载,桃李遍天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在校时,闫老师栽培我当团小组长,经常给我面批作文,还每月给我三块钱,基本够我花销。至今让我刻骨铭心,终生难忘。毕业后30年我们交往甚频,私交甚密,经常和我促膝谈心,肝胆相照,师生之情日趋增进。老人进城后孩子们多,负担重,每每有困难找我帮忙。当时我经济状况甚佳,帮助过数次。老人家孩子们结婚和老人的寿辰我必到场,大事由学长张万贵、任树元、李克祥、李锦旗和我共同操办。

因我后来研习书法耗资数十万,严重影响做生意,加之四个孩子上大学,经济上不太宽裕。老人家多次说,吉林,咱俩情同父子,你这几年花销太大,闫老师手头有点积蓄,你拿去用吧!

有一次,孩子开学差点钱,我给老人打电话说明情况,老人家说你下午过来吧,我现在就去银行给你取,下午我到老师家他从枕头下取出一万元,我同时把事先写好的借条递给老人,未曾想老人很生气,顺手扯了个稀巴烂使劲甩到地上,从未见过老人这么生气,并说“我又不是不了解你,闫老师给你也应该”。当时我心里暖暖的,两眼泪盈盈!

过了近半年,闫老师给我打电话说三儿结婚要我过去主持,并强调钱绰绰有余不要钱。又过了几个月,我去老人家里,师母在床上躺着,一场重病刚出院,花了几十万。我便说这么大的事怎么不给我说,老人说孩子们都大了,大家基本上凑齐了,差不多点向亲戚借了点。于是,下午我便给老人拿去所借款,老人好歹不收。隔了三年老人病重辞世时我才还掉。当时老人深情地说,“吉林,你这样做闫老师不高兴!”我说不用说我拿的你的钱,我应该给你点!两天后老人仙逝,那是个腊月,我闻讯在老人灵前跪了半小时,大雪纷纷,泪如泉涌!整整九天我天天去为老人守灵,并为老人写了藏头诗和挽联以寄哀思,直至把老人送走!

记得有一次,先生深情地对我说,闫老师没有什么给你留的,给你一套茶具留个念想吧!20多年我换过一批又一批茶具,送给亲朋好友高档茶具不计其数,闫老师给我的那套价格无几,但对我来说价值无比,至今一直珍藏着。因为这是一份爱心,也是一份深情,还是一份厚望,更是一份荣耀! 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当今社会最缺失的可贵的东西!所以我从平遥一直带到北京,几经辗转,搬家数次,随身携带。常常睹物思人,感到闫老师音容犹在,倍觉温暖。

闫老师对我最严厉的批评是:往往有才的人都傲,这叫恃才自傲, 但一定不能有傲气,有傲骨是对的。闫老师给我的堂号叫“三艺堂” 当时我做牌匾,三艺即书艺、木艺、漆艺。并强调不要以为俗,“三希堂”不就是嘛! 在谈到我的号时他充分肯定:直夫,正直的男人。一个正直的男人就是好人,做好人才能做好事,写好字,什么样的人写什么样的字,人品即书品。而且鼓励我:你写书法极具天赋,比闫老师强多了,(其实我的钢笔字定型于闫老师的字) ,闫老师是徒有虚名,盛名之下,其实难付。闫老师的自谦,实在令人汗颜!闫老师一生为人师表,身先士卒,正直公正,治学严谨熏陶,感染着我的一生,三生有幸,不胜荣幸!在此,我向闫老师一叩首,感恩对不才的教诲栽培!再叩首,敬仰闫老师德昭后人,学养桃李!三叩首,祝愿闫老师九泉之下安息!

我的老师吴汝铎(我和我的老师吴汝铎)(13)

怀念闫日晟老师

武雪芬

很久以来心里莫名就会想起闫日晟老师,想写一篇关于他的文章。上次高中同学小聚说到闫老师,还说有机会去看看他老人家,却意外得知闫老师已故去好几年了,具体日期和原因不详,只是一个同学听家里人说的。噩耗令我无比震惊,心里一阵唏嘘,闫老师要是活着现在也才八十多岁吧,并不算特别高龄,而老人家已于更早之前永远离我们远去了,今生已无缘再见老师一面,我为自己迟迟没有去探望老师一次遗憾至极。

闫老师是我们高中三年的语文老师,三十年前他已年过半百。印象中的闫老师花白的头发、精干利落的寸头梳理的一丝不苟,脸上胡子刮得干干净净。身着一身灰色的中山装,连脖子处的纽扣都规规矩矩地扣着,盛夏是淡灰色或浅紫色的衬衣,只有最上面的一个纽扣开着。脚上穿一双当时中老年人流行穿的黑色老板布鞋。任何时候看起来都是精神矍铄、干净整洁,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看起来那样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每次开门走上讲台都是那样从容淡定,偶尔在路上碰到课堂下的闫老师,背着双手,干练有神,就像一个老干部,很有儒雅的学者风范。

不知为什么想起闫老师我总能想到鲁迅先生,如果把鲁迅先生的小胡子去掉,黑发变成花白,头发再少再短一些,再去掉一点犀利,闫老师就那样一种神韵,和鲁迅先生极像:博学多闻、满腹经纶、睿智笃定、胸中有丘壑。一直以来我总觉得“知识渊博”是形容那些专家学者的,所以我很少用知识渊博形容一个普通人,但闫老师是个例外。他在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造诣给我的感觉真的是文化底蕴太浑厚了,他所拥有的、脑袋里装着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似乎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那里装着中华、世界历史长河中的星光灿烂,装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一个教师的文化底蕴不仅决定着他理解、驾驭教材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只有教师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创造一个丰富的课堂,才能给学生以广博的文化浸染。这些文化韵味是长期积累的结果,需要读万卷书才能在三尺讲台上气定神闲,让精彩纷至沓来。

雅斯贝尔斯曾经这样说过:“教育是人们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摇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闫老师就是这样,他用他深厚的文化、博学的才智、娓娓道来的耐心和爱心,把语文知识、古代经典、把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化植根于每一个他深爱的学生心中,在他们的心中播下兴趣爱好的种子并如蒲公英一般随风飘散到各处。

对爱好语文的人来说上闫老师的语文课是一种极大的乐趣和精神享受,即使不喜欢语文的人也会说闫老师的语文课绝不枯燥。三年下来,就像免费饱食了满汉全席盛宴,饕餮大餐。上闫老师的课没有一味地认识生字,解释词义,死背课本。每次沉着稳定的走上讲台,他会在开课之初把教案和课本往讲桌上一放,用低沉的男中音徐徐讲来,似乎从遥远的地方逐渐向目标靠近直到点题,才在黑板上用遒劲有力的漂亮笔迹板书出今天的课文题目。

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林黛玉进贾府》,他先从曹雪芹讲起,再说到大家熟悉的《红楼梦》,除了课文,他会讲到《石头记》《金玉缘》,讲到甄士隐、贾雨村,讲到金陵十二钗,让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这一篇课文,而是对这部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巨作的了解和对其产生的浓厚兴趣。“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红楼梦》的文学价值可窥一斑。包括我在内的好多同学就是在这个阶段抽出时间看完《红楼梦》的,以后的几十年间我先后看过不下四五次,这对爱好文学的我来说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随着老师的三年教导传授,我们掌握了很多课本之内以及课本之内所不知道的事情。我们了解了外人不知道的鲁迅。鲁迅先生给人的印象是“一把直插敌人的心脏”的匕首,是一个很难相处的人,但事实上先生是一个事母至孝,对弟悌让,交友至诚、为人兼爱的人,先生与某些文人的交恶皆因“理绝不让与人”的缘故。他以毕生的不懈努力创造了一个辉煌的“文化鲁迅”,同时他也因为自己不惮前驱的意志而成为了一面具有召唤性的旗帜,对中国的进步和发展的有为者而言,鲁迅先生是令人尊敬的前辈和导师。

在语文课堂上,《阿Q正传》《祝福》《为了忘却的纪念》《拿来主义》,老师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字、词、句、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我们更多从老师那里看到了一个弃医从文的勇者和铮骨,看到漆黑的夜里孤军奋战、以文为剑、为中国呐喊的民族的脊梁。我们了解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金戈铁马,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激昂豪迈辛弃疾的壮志未酬及毕生志向;“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一首《满江红》学到的不仅仅是词牌,是看文释义,更多的是一种家国情怀。记得学袁枚的那篇《祭妹文》时我家养的一条爱犬正好被一些收狗卖狗肉的狗贩子偷走了,文章的凄凉哀婉正好激发了我的缅怀感伤,我就仿写了一篇《悼狗文》,被闫老师作为范文让我在课堂上读了一遍,读的我当场哽咽,也成了一生中不灭的记忆。

高中三年对闫老师的印象大都停留在他的学识和严谨的教学上,有关生活的并不多。他代着两个班的语文课,课堂上与上课无关的话题几乎不涉及,上完课就走了。有时候晚自习会来教室辅导,但他似乎对谁都一视同仁,没有见他对谁特殊对待过。听人说他原本是镇高中四中的教导主任,为了儿女进城学习方便,他放弃了职务,到我们学校——一所省重点中学做回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在四中时他就一直默默帮助着那些家庭贫困的学生,但他低调内敛,从不张扬。三年中也从未见过闫老师发火,他总是那样循循善诱、温文尔雅,他是一个慈祥的长者,用父爱般的胸怀关爱着这些学生成长。记得那会我的作文分数在散文、记叙文方面都算是不错的,但是高二时议论文的写作让我一筹莫展很是苦恼了一段时间,不知道如何下笔。焦急忧虑甚至急的掉眼泪,我就在作文本上写下了这些心中疑惑和不安。当时也许只是为了自己议论文作文分数迟迟不能提高的一种情绪发泄,并不是老师要求的交的作文作业。没想到老师仔细读过并认真写上了长篇评语,为我解惑,告诉我如何从论点入手,如何引经据典逐步论证,又安慰说我各种体裁的文章是相互贯通的,要慢慢来。鼓励我要勇于面对,我的作文底子不差,议论文也一定能写好,最后说有什么疑问可以直接到办公室找他。老师的鼓励和指导极大缓解了我的情绪,也让我终于在议论文的写作上柳暗花明。

我们高中毕业后,闫老师代了高中补习班的语文课,有好多其它班的学生就会翘课慕名来听他的课,这也是他讲课魅力的缘故吧。他讲的语文课不是填鸭式,不是一味的应试教育,而是通过知识的传授更多传达一种对语文、对文字学习的途径和方式方法,传授做人的态度和对生命的敬畏、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恩。他上的每一节课都为学生打开一扇窗,看到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曹文轩先生说:“语文和语文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这里无意贬低其它学科的老师们对学生的作用,只是说语文和语文老师是无可替代的,语文永远是一个学校品质的建构者和体现者”。真的无法想象这个世界上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会怎么样。而好的语文老师传授给学生的语文就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让人流连忘返;是一坛香醇陈年的老酒,让人意犹未尽;是一幅墨迹斑斓的水墨画,让人赏心悦目。我们有幸遇上了这样的老师,奠定了文化之旅的坚实基础,对多读书读好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开启了我们畅游知识海洋的新航程和广阔新天地,这对我们一生都是很宝贵的。

秋雨绵绵,迷迷茫茫,秋风舞动雨丝,吹起了落叶的记忆,听风听雨,在这种秋风萧瑟里发呆。在教师节这样特别的日子里,更加怀念三十年前那些坐在教室里板凳上听闫老师讲课的日子,那些记忆会时不时的钻进脑海,时间越长,记忆越清晰,却让人变得更加寂寞。此生再无缘坐进闫老师的课堂,聆听老师的教诲,惋惜与悲痛,一切都来不及了,老师已化作一抔黄土,与天地同在。一切也都不可能了,只有偶尔翻看高中当年的语文笔记,反复阅读从闫老师嘴里留下的有关零散文字。

一切过去了的都会成为亲切的怀念,怀念中学时代,怀念母校,怀念闫日晟老师。

2019.09.10教师节于榆社电厂

"我1959年考入综合大学初中部,当年收四个班,全县择优录取。我从梁赵小学进城在综合大学考试,作文题是“给毛主席的一封信”。我写的很有激情,得了满分。考前,县委副书记李学谨给我们讲话:《羊夫赶集,瞎受忙急》。我读初中时,郝校长给我班教过语文,从初二开始,师专语文班学生闫日晟教语文兼班主任,后任我校高中语文教研组长,三年前去世,我代表我班同学致了悼词。"

再喊一声康老师

王海珍

一位白发老人仰头而坐,目光呆滞,似乎没有目标地四处张望,好像在寻找着什么。他面无表情的神态中还略带有一点似笑非笑的样子,真像个三五岁的小顽童。旁边的妇人扶着他的胳膊,老同学海芳正蹲着给他剪指甲。此时,我心里就像吊了个五味瓶似的:这果真是我的恩师康振温老师?聚会前就听人说康老师生病了,今天是带病从太原专程赶回来,参加时隔四十六年的师生联谊会。但我万万没想到的是,仅短短几个年头没见,康老师您咋就会变成这样?您从前那强刚、严肃、给人力量的身容神貌哪里去了?我移步上前,呆呆地站在他们面前,真觉手足无措,不知该咋!您已经被病魔拆磨成这样,但我还是觉得您那从前认真的态度、自律的精神还是没有变,这不还有近一个小时呢,而您已安详地坐到了聚会的现场,真不由让我们深感惭愧。

我叫了声:“康老师,您好!”他只是“咹……咹……”了几声。“我是您的学生王海珍!”他摇着头,眨眨呆滞的眼晴,瞅着我,嘴里不停地喃喃道:“记——不——清啦!记——不——清啦!”

顿时,我的眼睛模糊了,嗓子哽咽了,鼻子酸酸的。我欲言而止,心想:康老师您咋还能不记得我了呢,我就是曾经常惹你生气的王海珍呀——

“王海珍,来来来!你说说昨晚为什么没有下晚自习,就一个人跑回去了?那就不怕走二里多的夜路吗?”校长兼班主任的康老师拍着桌子高声喊道。被同学们称为‘假小则’的我不服气地站在那儿,低着头并略带情绪的回答道:“不怕,反正开会又没我!”沉默中,我偷着看了一眼康老师,只见他背着双手,在不足十五平米的办公室里徘徊了几次,脸色很难看。稍后,康老师停止脚步坐在一把唯一的靠椅上,转身面对我,语气也缓和了些:“就因为这?你知道没叫你吗?当时你在哪儿?就是开会没你,也不应该不守纪律提前下学,路上出了事咋办?”一连串的反问,缓和的语气,结果把我给有点不好意思了。我吞吞吐吐地回答:“我——我晚自习时上了趟厕所,顺便玩了一会儿,也没请假,回来后听同学们说总班长和学习班长都被你叫去开会啦,我这个担任红卫兵排长的也没多想,一气之下就跑了回去。”“那你也没想想,会不会是自己不在时……刹那间我的脸热扑扑的,开始低头抠着指甲,再也不敢理直气壮了。康老师是了解我的,已看出我知错了,便心平气和地说:“你知道吧,我去了好几趟教室,就是没见你的面,今后无论……

“同学们,请打开《毛泽东选集》第52页,跟我读:‘为人民服务……’他手捧当作课本的《毛泽东选集》,非常投入地领读着,他丰厚的语音,干脆有力的语言,青松般的身躯,为我们传播着那个时代的声音和文化。当时的“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是我们每天必学的内容之一。我清楚地记着,您不仅让我们会念会背,更重要的是从中让我们学到了不少做人的道理及生存的本领。您常常教导我们,一定要听党和毛主席的话,从小就要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红心,像张思德、白求恩一样,像愚公移山一样,有种坚持不懈,勇于战胜困难的毅力和决心。

康老师你知道吗?我从小娇生惯养,任性无拘,养成了一种天地不怕的豪爽性格。大概是一九七零年吧,您带我们四班的语文兼班主任,当时我总觉得自己学习很好,又是红二代,在班里可以说是目空一切,经常惹您生气。是您一次次的批评,挚诚的教育,让我懂得了是非,明白了道理。在我初中刚毕业,省体工队招我去蓝球队时,是您为我选择了放弃,继续读书。读完高中又是您领着我去尹村当代教,从此让我喜欢上了教育这个神圣的职业,后来我就成了您。一九七八年,当我从师范毕业正式入编教师后,想留城工作,身为县文教部领导的您教育我:“你应该回到家乡,为振兴农村教育出把力。”我听您的,回到当时人称“文化村”的北营学校任教,一干就是四年。四个春秋中,我时刻不忘您的教导,认真教学,埋头苦干,拜读您经常给我的书籍,使我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人生哲理,使我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得到大家的好评。同时也让我沉淀了许多,成熟了许多。一九八二年因照顾家属,我被调入城内火柴厂学校后,又是您和范老师第一次来到我的新家,苦口婆心地一再叮嘱我,让我注意点性格,学会和家人相处。有了孩子后还是您,从朱坑学校让别人给我捎来,您利用课余时间亲手种植收获的花生,说是让给海芳、桂仙我们几个的孩子分的吃。您不知道当时的我,望着袋子里的花生,真是无法形容那时的情景,我眼里浸满了泪珠,脸上却挂着笑意,双手再捧起一颗颗干净、饱满的花生,无法言语。只是一个劲儿的想:这是校长?恩师?还是父亲?后来,咱们也接触过几次,每次您总是关心地问这问那。今天我也开始步入花甲晚年,回顾从前我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您老的教诲,每一次进步的收获也少不了您老的关怀。您的精神、美德,在我身上仅仅是您在教学生涯中的一个小小片段,但同时也是您一生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关心学生美德的缩影。难怪学生们都那么地尊重您,爱戴您。我们现在收获的业绩、幸福,那都是您以及其他老师们全部心血浇灌的结果呀!

联谊会进行的很顺利,也很成功。在焦急盼望中我们才终于等来车。此时的天空已被夕阳映红,在不情愿分离的气氛中,我们扶着康老师上了车。望着远去的车灯,我们几个同学几乎同时转身相互微微一笑,好像在说:愿我们的恩师平安健康,美好的记忆永记心间。

虽然不知我们何时才能与恩师再次相见,但他的恩情与美德将会永远地留在我们心间,传向永远!就让我赋诗《赠康振温老师》一首,以表达我此时此刻对恩师的衷心爱戴之情:

傲骨一生显精神,不忘初心方始终。

育人无数美名扬,思齐后辈再踏程。

忆我的高一语文毕寿麟老师

看晋中 2018-06-06 11:21:02

闫杰

佛语曰:遇缘则有师。佛家认为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事物碰见的人,都是有意义的、可以启发我们智慧的。因为在某个时间某个空间我们相遇,是一种因缘的不可思议。我们应该从因缘里得到开启,不要让因缘空过。

——题记

看到很多同学忆老师的篇作层出不穷,我忽然也跳出这念头,缘是因了不久前和毕老师交流时,老师说的一段话:“2013年到今年1月给去世的三位老师写了几篇文章,我老了,也有那样的一天。我就想,在那一天来临之前,先写点东西,主要的内容就是道歉。越是教书时间长,越觉得对不起以前教过的学生,所以写点东西。如果能够举行一个最简单的告别仪式的话,在那个场合,让愿意念的人给念念,对每一个学生表示歉意。”

何谈歉意呢?习惯了老师的个性不羁、性情往来,或卓卓不俗。这番恳谈自言,却令人恻恻动容。曾见一文《老师得罪谁了?这个世界怎么了?》,读后我便毅然转了贴。一直认为:教师的世界,不过三寸舌,三寸笔,三尺讲台,三千桃李。桃李不言,岂不汗颜?

多次听老师说到老,想戏言解尴尬:干嘛总说老了呢,才比我们大几岁的呀,老师总说老啊老了,感觉我们很快也要老了似的……可是这样的宽怀玩笑,始终没说出。因为想张口时,总觉得有要哽咽的感觉,伤怀于天常,而讷言于当下。想起李宗盛的《山丘》里“不知疲倦地翻越每一个山丘,一生涓滴意念,侥幸汇成河。却因不安而频频回首,喋喋不休,时不我予的哀愁。”

老师常说,“我老了,想着赶紧干活。”

每个生命都是一种行走。前进路上的我,虽没有奋驰千里,却时常还是会想起曾经得到的关助、爱护甚至宠溺,便记下来吧。不然,就像老师之言,我也会老,等老了,记不起来了,便拾之不及。

我的老师吴汝铎(我和我的老师吴汝铎)(14)

认识老师,是在高一第一堂语文课。初入校刚刚工作的老师,开讲第一堂课上,洋洋洒洒竖写板书,顿时提升了印象分值;对自己名字”寿麟”、“守林”,“守灵”,极尽调侃之不俗的自我介绍;及至快下课时,布置了一篇无命题自由作文。初为人师的三把火,点燃了一帮新生们的探奇心。

与老师结缘,便因为那第一篇作文。既然老师给了自主,便任着自己随意的心性,应付一篇交账。岂料,第二堂语文课,老师点评作文,言道,发现了佳作,要朗读此文。一瞬间,忽然就有奇妙的第六感应,感觉那应该就是我的那篇了,果然,老师念出题目,果然就是《我》。在老师激昂赞许的语调下,自己淡然的心也有点加速飘飘起来。之后,老师逐一念名字发作文本,以便认识新生。念到我,走上前接过作文本,感受到来自老师深深地定视。只是,回了座位,按捺心神翻开作文,看到后面长篇的评语,却有些慌了。如同井底之蛙,望着高高蓝天的远远不及,自此总觉厚望在背,惶惶心惭。

隔几日,午餐后刚刚在宿舍休息,听到轻轻叩门声,回头看,门窗上一双找寻的眼睛,虽不熟悉,看那眼睛之小,就知道是奇异的新语文老师了。慌忙坐起,站门口,老师直接说,你是YJ,做我的语文课代表好么?一位老师,去学生面前垂问,这样的不讲究,也算得个性使然;而学生,混乱间也无暇考虑是否不自量力。从那以后,便做了最自由的课代表。可以不做老师在班里的命题写作,可以不写作业,只要自己觉得可以,一切自我掌控。而私下自己随便写的东西却可以随时交给老师评阅。然而这种看似放纵的自由下,语文课成绩却从不敢落后。宽容的注视,就像是一种无形的鞭策,反倒觉得不敢放松懈怠了。

高一末,面对文理分科的选择,学生、家长们多陷入摇摆纠结中,我却有悄悄的念头,不虑前途,不为自己对文学的懵懂初识与-文字中的随性和跌爬滚打,就只因为自己面对理化的不开窍,回避难堪大概是人之本能吧。决策之际,老师也给出了他中正的建议。师生间的信任与正确的认知,令决意坚定无误。只是从此离开了原来的班级,进入到大混合的文科班,不再是老师课堂中一学生,也失去了面对面听与学的机会。那以后,老师有时在原来的班里用留声机或唱片等自己搞的工具放些自己配乐诵读之类教学外的东西,还会让同学叫我回去一起参学,老师的挂念于此可见,感恩之情常记忆于心。只是,没有了近焦关注,此后浑噩虚度过无压力更无动力的散漫的高中时代。

其后顺应父母心愿去了离家不远的一所中专学校。刚入学军训一周后回去,老师居然在多方询问打听之下找到了家,落座开言,便明白了来意。他苦口婆心甚至有些情绪激动地对父母说,没有给孩子一个复习的机会而去上中专,会是终生的遗憾,上大学人生的境界会更宽广等等。只是,父母的考虑女儿身体弱,离家近一点,上个中专就能有工作,而且已在中专学校报道,档案资料已经不可退回,所有一切已成定局。明知已是定局,可老师还是不能安下自己纠结的心,不辞辛苦地跑一趟。时隔很多年,工作后才恍然明白老师那时话语的意义;时隔很多年,父母都会于懊悔中想起老师的真诚劝说。2015年初年级同学聚会,说起会邀请老师参加时,八十多岁的老妈妈插言问,你们那个毕老师也会参加么,那真是好老师呀。而与同学忆起高中青春往事时,也听到几位同学说起,老师曾为了好多学生的学习、报考、择校,骑个破烂车子,跑到很远的农村家里去家访。不由地想起那时许多的好老师,那个年代,学校是有着浓厚学习氛围纯洁的学校,老师是兢兢业业心无私念孜孜付出的老师们。很幸运,我们生逢其时,我们遇到他们。

今年正月里年级聚会再聚首,迟迟不见在邀之列的毕老师,再三电话邀催才来到,却站在外面不想进去,反复说:几乎都不认识,就叫三两位认识的同学出来见一见就好。有些不解,曾经洒脱不羁,我行我素的老师,竟然似乎透露出些许退缩或羞涩?那样的拘谨不自然,似乎都有些不入世的隔绝,莫非是长年校园里潜心语文教学与研究,于避世处觅清欢,疏离了人情世事么?感慨于老师昔年之热切衷肠,感觉到光怪陆离的社会大背景前,老师之犹疑与生涩。不知是该为之喜悦或是生疏?

我的老师吴汝铎(我和我的老师吴汝铎)(15)

记得老师初登讲台,曾戏言:自己视力不好,却很少戴眼镜,是不想看清这个世界——但,人生看得几清明?以他的不羁,可以允许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写作而不必非得完成教条的日记作文;教育孩子给予充分的自由;可以考试不在讲台虎视眈眈监考,问他为何,曰:相信学生。多年的联系交流中,感觉老师的教育理念,似乎更接近洋式。虽然真正感受老师教学,其实仅高中一年。他一贯主张学生追求个性兴趣,顺应自然,与人和环境的适应交往要随缘,对劲,不像一般的教师模式,不停地修剪,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人生思想,将自己的积累或现学的书本知识现卖,一股脑儿灌输给学生,按部就班,也不论学生能不能消化得了,为成绩而教学的作为。

只是,不知老师种种个性的教育方式是否通达于学校,是否被见容于心寄满满希望的家长,甚至是否通畅于在现行的教育机制?只见他一路走来,居然有很大一批学生追崇和膜拜。在他原来的qq空间里,曾经带过的学生们,时不时地问候,忆起中学生活时的感动,“老毕老毕”地称呼着,随意中透着信服、感恩与敬重。

功与过是或非,留待时间验证。惟希望在冷漠之际,失意之下,无措之时,偶尔可以有真挚的对望,可以保留温暖的质地;希望漂流于时间河里的老师和学生,能够不要说,或最少次地说起那句悲伤的话“本来可以……”。

是故也不愿自己迭迭老暮之时,恍然发现,生命中许多的感动、温暖、感恩与铭记,已随着岁月的风飘散,空余抱憾,黯然慨叹:本来可以……。

感谢曾经拥有的欣赏与照护,感念多年的不弃与执念。回望二十多年的师生缘分,希望还有更多个二、三十年,让我们慢慢度过。待到彼时,也会成就一幕九十岁的学生去看望百岁老师的人生美景。想想那番情景,老师们在,学生在,该是多么珍贵、幸运的师生缘!

我的老师吴汝铎(我和我的老师吴汝铎)(16)

余秋雨先生曾语:为老师执笔,我们名字前所有的修饰词,甚至头上繁重的名号,傲骄的光环,将会全部抖落,只剩得学生二字。是啊,无论何时何境,在老师面前,我们永远都是学生!

题后记:后与老师交流时,特意问了"为何要对学生表示歉意呢"?老师说:“有这么几方面:教学的经验很不够;和学生打交道的经验欠缺;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足、思想不深刻,考虑问题不周全;那时没有电脑这样的工具,不能把更多的东西教给学生。由于人性的原因,做事情肯定有不妥、错误的地方。这些就是我觉得心怀歉意的原因。”

部分学生老师对毕老师的回忆和评价节选:

他是个至情至性、超尘脱俗之人。淡泊名利,活出了自己。

两年里,毕老师一直关心关注我,但我当时就没咋学,很想有机会再听他一堂课。

毕老师很有学识,我们都叫他毕大师。

听他的课,受益匪浅啊。

毕老师点评学生作文,可是别出心裁啊。这么多年过去了,有同学还保留着他写的评语。

老毕的字,很有个性。

代我向毕老师问好,最对不起他了。

毕老师年轻很多了。

梁启胜忆安宗周老师

每当年关将至,总能想到一个人,那就是我的中学老师,安宗周。从我考上学校离开介休起,每年正月初四我都要到安老师家去拜年。他家住南桥头村,正月里汾河结冰,从冰上可直接过去,走不过一二里路即是村子。冯建平同志曾猜测原来之汾河故道可能在南桥头与北桥头村之间,大有道理。南桥头是介休口音,北桥头则是孝义口音,很明显。如夏秋去,则需走渡船,船老大一问是去安老师家,是不收船票钱的。

安老师文化并不高,是那个年代从小学到中学当教师的,教物理。在生产队劳动时,喂切草机,把右手给喂进去了,那时农村常发生这样的事故。他上课只能用左手写字。记得有一次,一个很聪明的学生不好好上课,他一怒之下,用没有手的右手臂夹着书本,用左手把物理书撕了个粉碎,可把我们吓坏了,可见他的脾气有多大,当然他是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中学时,我的学习不错.很用功,极左年代还未完全结束时,家里正受压迫。安老师是学校的团总支书记,要发展我入共产主义青年团,那是当时年青人政治进步的标志,可笑的是还需各村支部开证明,偏支书与我父亲有过节不给开。安老师亲自跑到我们村里去找村干部,开好证明还把村支书臭骂了一通。很正直的一个人。

可万万令人想不到的是,95年夏天他竟然因为一件根本不值的小事离开了人间。给无数的人带来了痛苦和悲伤。人太刚则易折。坏人总是以折磨别人为快乐,好人为何往往要苛求自己、摧残自己?由他想到了阴士亮,那些赚钱不多贷款无数、花天酒地、欠工人工资不还的人活得挺潇洒,房子好几处,汽车许多辆,脸皮比城墙厚,人家挺滋润。偶尔市场形势不好,外欠一点, 自己为何要走不归路呢?安老师去世时烈日炎炎,我赶到时已经下葬,只有汾河边上滚滚的尘土留在人的记忆中。后来与四位同学共同为安老师立了一块墓碑,十里乡俗不一般.不教随意去吊唁,可总觉他活在自己心里。

安老师活得挺艰难。论知识,村里没有几个人能相比,可论体力活.毕竟自己少一只手,是个残疾人,就欠缺了。 民办教师多少年,补一点工分,发几十元钱,维持家计确实困难。每次进城,安老师总要到我单位来一趟,那时我经常下乡,下乡回来,看门老头告我安老师来过了,我总感到歉疚。遇我在单位,临走把单位发下的笔记本、油笔之类的给打点一份,孩子们上学都能用得上,他显得挺高兴。那时民办教师太清苦了。

他家只他一个儿子,母亲很通大道理,如今76岁了,属羊,身体还很结实。一旦到汾河那边去办事,我总要去看看老太太。老人家手很巧,谁家有红白喜事,他能做好多巧活, 自食其力。高英照同志在南桥头做书记好多年,经常关照老人家,我也能从英照口里得到老人家的不少信息。多年来,从内心我是感激英照同志的。

杨毓清老师曾经是我班主任

去年3月,已近“春分”,我们高八班10位同学相约去太原看望分别多年的杨毓清老师。杨老师曾经是我们的物理老师兼班主任。

当我们踏进杨老师家门时,杨老师热情接待,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因为重逢而更添一份热烈。特别感动的是年近80岁的杨老师,竟然还记录着我们全班同学的名单,尽管里面有点误差(把李春林列入男生名单,把王桂香写成王爱香),但还是把我们在场的同学惊得都睁大了眼睛。感谢杨老师这么多年,还记得我们高八班的60位同学,而且一个都不落!

杨老师,我们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们最崇敬的老师。教诲如春风,师恩深似海。笑语欢声,互道相思之情,觥筹交错,慨叹离别之绪。一张张合影,把相聚的时光定格,一段段录像,把美好的瞬间汇聚。留不住的岁月,忘不掉的曾经,很想念我们与老师曾经的共处。愿岁月静美,彼此安好。

一张照片,一处记忆。

暖了记忆,醉了流年。

我的老师吴汝铎(我和我的老师吴汝铎)(17)

我的恩师一王瑞明

看晋中 2018-06-07 09:16:03

文/王哲爱

我的老师吴汝铎(我和我的老师吴汝铎)(18)

(合影前排左一是作者 中排中间是王瑞明老师)

我是一名退休教师,年近古稀。青少年之事大都依稀,但只有我的恩师一王瑞明悉心关怀,精心培育我的感人事迹至今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王老师是一名名副其实的省劳模,他有极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工作、对学生极端负责任。他性情耿直,刚正不阿,知识渊博,教学有方,他可贵的精神、优良的品质,深深地影响着一届届学子!

人们经常说,人一生中能遇到一位好老师就是三生有幸,那么,我就是一个三生有幸者。

我的老师吴汝铎(我和我的老师吴汝铎)(19)

我出生在梁家墕乡泉则坪村,上小学一年级就大病一场,因此,十一岁才上小学,一九六六年才考入沟二里高小。当时王老师代六年级语文兼班主任,我是五年级,在杨志明老师班。秋收季节,老师带我们下乡收秋,早晚王老师常不分年级,把我们集中在教室做算术题,他发现我爱攻难题,便提议让我跃级。在王老师的提议下,沟二里中心校召开了后片学生的跃级典礼大会,我和黄青珍一起光荣跃级。我有幸来到王老师班。

当时,六年级算术已上到练习十几,上繁分数,我一时跟不上,王老师安排我和王保珍同桌,让其帮我。王老师常常鼓励我努力上进,在王老师的鼓励下,我经常牺牲休息时间学习,时间不长,我便跃入全班前几名!

我的老师吴汝铎(我和我的老师吴汝铎)(20)

王老师善于培养班风,那时班内从不排值日表,但教室,卫生区常常有人抢着打扫。校内养的猪无需安排人喂养,学生们天天抢着喂。同学们受老师敬业精神的感染,都有一种吃苦在先享受在后的精神。 那时正值文革期间,全县大部分学校已停课,我们高小毕业后,王老师为了让孩子们有书读,有学上,在沟二里办起了全县第一所七年制学校,我们很自然进入初中。没有课本,师生全部借书,初中两年,师生排除种种干扰,坚持白天上课,晚上排戏,抽时间到周边村里宣传演出。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我们不仅上完初中全部课程,还学到了一些特长。

一九六八年元旦,是初中第一天开课,语文上的是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就是这一天,我父亲不幸去世!为了生计,春节一过,我家就搬迁到南关镇南沟村。因为南关,道美都停着课,我无处转学,就一直在沟二里就读。家校相隔七八十里,且交通不便,常常不能回家,周日经常回泉则坪邻居家,王老师给了我父母般的关爱。

上初中时,我有眼疾和胃疼的毛病,王老师为我请医,买药,煎药。离家远,拿不去粮,学校打的粮平价卖给我。

我的老师吴汝铎(我和我的老师吴汝铎)(21)

记得一次“五,四”青年节,这天中午,同学们改善生活,吃的白面,我没有白面票,吃的窝头,这时我特别想家,不顾晚上演出化妆,一人在校门外玉米地边转悠,王老师得知后,让灶上为我煮了整整一碗鸡蛋,非让我吃完,我含着泪吃完了鸡蛋。时过多年,忆起这件事,都不禁湿了双眼。

文革期间,学校不正规,老师配备不齐,音乐、美术几乎没人代,王老师常常利用下午活动时间教我们识谱,我就是在初中学会简谱的。记的一个中秋节下大雨,有的同学没回家,王老师把留在学校的学生集中在他办公室,整整上了一天地理课。

我们快要初中毕业了,因派性作怪,王老师被调到上庄初中,全班同学太无奈了,照毕业像的那一天,班内几个代表去请王老师,那时,我们怎么会懂得王老师不会与我们毕业合影?

我的老师吴汝铎(我和我的老师吴汝铎)(22)

初中毕业后,同学们各奔东西,总感到再无机会上学了。我回到南沟村大队菜园种菜,并协助村妇联工作。一九七零年伊始,没想到王老师给我来信说,毛家上庄办起了全县第一所九年一贯制高中,希望我就读,那时大队书记贾国林与我家长都不答应我去上学,我给王老师复信后,又一次想不到王老师竟骑自行车,从几十里外来南沟做书记与我母亲的工作。七零年3月份我带上行李和3元钱,跟随王老师踏上上高中的征途。

一九七零年秋季开学时,我们村正缺一名小学教师,家长和大队都让我辍学回村任教,第一次被王老师阻止,第二次我三哥又去学校叫我,适逢同学们去劳动抬硫磺,我胃疼没去劳动,跟我三哥回村任教,和王老师不辞而别。从此我就步入教书的行列。

我的老师吴汝铎(我和我的老师吴汝铎)(23)

王老师为此为我惋惜,来信一直鼓励我向前看,再向前看,努力自学,走自学成材之路。在王老师的鼓励下,我没有停止了自学。七一年有幸被选到太谷师范轮训班专攻半年语文。七九年我克服重重困难,参加了省教院第一批中文函授,通过几年的潜心努力,1985年顺利毕业,拿到大专文凭。从76年至88年一直代初中毕业班语文,85年因自修与教学成绩双丰收,我被树为灵石教育战线十杆旗之一。当时被推选为晋中地区优秀教师。在王老师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下,我被大家称为工作狂,91年被评选为全国优秀教师!

我的成长,我的发展渗透着王老师的心血,人常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然而,我很难报达王老师的恩情。几十年来,我只是与贵生,保珍等几位同学去看望过王老师几次。

不知是一九八几年王老师因修窑洞通过同学借过50块钱,本来不愿要,他却让袁校长给我捎到南关。二OO几年他儿媳不幸脑瘫做手术,我,保珍,贵生,万英凑了一万元,本意要赠与,不过几年,王老师又让同学们转还给我。让我心里总是不安。

我该用什么方式来报达王老师的涌泉之恩呢?

如今,王瑞明老师已是78岁的老人了,退休后和老伴一直生活在老家王禹乡回祖村。然而,他的言行人品、学养学识堪称良师楷模,对我们的耳濡目染、亲聆教诲,使我一生受益匪浅,我深深怀念我的恩师,记着他的传授,记着他的恩德 。

张茂堂:校苑楷模 学子典范(追忆灵石中学时的黄养光先生)

我的老师吴汝铎(我和我的老师吴汝铎)(24)

宋金泉:忆尊师

黄养光,上海人,论年岁,民国生。探学识,人人佩,造飞机,他本能。动力学,早吃透,电磁光,门门精。流体力,头头道,飞机业,留功名!xx时,遭大殃,夫妻俩,掉灵中。黄恩师,代物理,黄师娘,疗师生。数理化,师最精,他演示,惹人盯。讲要点,玩图示,手一舞,图已成。见美图,撼吾心,简笔画,露神品!一平反,调高校,大教授,正了名。说心地,了不得,作古时,近九旬。品德欠,能熬到?此高师,神贵人!忆博学,更诱人,操英语,自家门。出国团,当代表,为国民,建奇功!师训班,住半年,大恩德,惠终生!恩未报,人已去,自羞愧,恓己心。

黄养光(?——2012年),男,枫泾人,教授。厦门大学49届航空系毕业。地下党员,从事航空工程数年,曾为山西矿业学院矿业研究所副所长、原机械系主任、曾在太原理工大学测试研究所工作。编著有《航空仪表原理及使用》等。1958年4月,作为离开解放军三总部的一员,下放到山西省太谷县郭堡水库劳动。

灵石名师张育康生平事略

遆国宁

在灵石乃至晋中一带,说起文革前后的教育,年龄大一点的人们总会提到一个名字——张育康。那么张育康是什么人,在他的身上究竟有着怎样的经历,以至于人们对他至今仍念念不忘呢?

张育康,灵石县张家庄人,1909年农历9月24日出生于一个贫苦的乡村教师家庭,父亲张家驹粗识文墨,靠种地和教书为业,深知学习对一个人命运的重要性。张育康自幼便随父亲劳动、学习,他勤奋好学,小小年纪,就熟读各种古文典籍,一些经典名篇更是了然于胸,倒背如流,并能做出准确解释。十五岁时,张育康继承父业,通过了当地几个老秀才的考核,先后在平家圪垛、荡荡岭等村轮流执教,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教书生涯。由于教学成绩优秀,深得学生好评和村民的信赖,曾受到县督学的称赞褒奖。

1928年,省城太原的师范学校开始招生,全省各县学生均可报考,时年十九岁的张育康闻讯后,背着行李与干粮,步行三天半,前往报考,并以不俗的成绩被山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录取,由此成为灵石为数不多的早期师范生。中师毕业后,张育康在太原第一实验小学任教。抗战期间,他先在山西民族革命大学运城三分校当学员,毕业后被分往牺盟会洪赵中心勍香镇小学任校长,后来又调往洪洞县政府教育科工作,但他内心最向往的仍是教师职业。

1945年抗战结束后,张育康在榆次农职校任教,期间受同事中地下党人的影响,参加反蒋反阎地下斗争,帮助营救被迫害的同学。解放战争期间,又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内战,反迫害,反饥饿”斗争,对我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逐渐有了新的认识。1948年夏,榆次农职校迁往太原,更名为太原工职校,第二年解放军攻克太原,不久,山西全境解放。太原解放后,人民政府开仓放粮,接济贫困,张育康家也分得一袋小米。旧社会教师地位卑微,拼命工作,全家还忍饥挨饿;新社会政府主动嘘寒问暖,一家人不愁吃穿,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让张育康念念不忘,感慨万千,他由衷地拥护新生的人民政权,决心申请入党,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奋斗终生。

1950年3月,张育康被安排进了平遥中学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其时正值建国初期,经历过长期战争的破坏,平遥中学到处破烂不堪,各方面条件都很艰苦,而太岳中学的合并进来,又使得学生人数猛增,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张育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一到校,便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工作之中,他刻苦钻研,认真备课,为了一个问题常常挑灯夜战;课堂上他深入浅出,循循善诱,注重以生活中的事例引导教育学生,所带班级学生成绩优良,经常在考试中名列前茅;他总结的在语文课中渗透思想教育的经验为学校领导和同行所好评,1955年被推选为平遥县政协委员,第二年被评为优秀教师,出席了全省优秀教师代表会议。1957年秋,因工作需要,张育康被调往省教育厅,曾先后担任视导室语文组组长、主任等职,期间他参与了高中语文教材选编工作,多次负责组织全省中考语文命题和高考语文阅卷工作,并曾代表山西前往北京参加国家高考语文命题,在文革前全省中小学语文教育界中声名渐起。

1966年文革开始后,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冲击,中高考一度被取消,教育系统陷入瘫痪,张育康负责的教研工作仿佛一夜之间失去了用武之地,无所事事的他感到极度的困惑与迷茫。1973年, 六十二岁的张育康调入山西师范学院图书馆,整日里与古书为伴,埋头纸堆,不问世事。期间,他整理了大量的图书,识别鉴定了一批珍贵的古籍善本,因成果突出,曾受到省图书馆的表彰,被评为研究员。

文革结束后,历经两年徘徊,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如同一声春雷,惊醒了沉睡的中国,也唤醒了张育康那颗沉寂的心。他在后来的《江城子三首》中表达了当时的激动心情:

欣看今日大变样,

特权废,平等讲。

知识分子,也把主人当。

还有工农并列三,

基础固,力量强。

左倾风臭胸宽敞,

眉飞舞,气轩昂,

各条战线,一派新气象!

他看到历经十年动乱,国家百废待举,地方建设急需大量人才,而长期的教育断层却导致各地师资力量奇缺。图书馆里的他坐不住了,心里总觉得自己应该干点什么,经过一番长时间的思考,他毅然做出了一个惊掉所有人眼球的决定,向单位递交了一份去往家乡灵石县任教的请调报告。消息传出,周围一片哗然,单位领导极力挽留,面对人们不理解的眼光,张育康报以淡淡一笑,他知道什么样的地方最需要自己,也最适合自己。

1981年,已过古稀之年的张育康终于如愿以偿地回到家乡,进入灵石一中工作,被聘为学校顾问,专门负责教研教改和青年教师指导工作。“张老师是我上平遥中学时的语文老师,教学经验丰富,不但语文,各个学科都是内行,堪称教育专家。我们从山西师范学院招聘回来,目的就是希望青年教师能在张老师的指导下迅速提高,尽快适应飞速发展的教育形势。”当时主持学校工作的燕宝琛校长多年以后在忆及此事时如是说到。

在灵石一中工作期间,张育康团结同志,多次深入教学一线调查研究,和领导们研究各科的教学改革方案;他积极主动,多次联系,带领老师们到平遥、祁县、太原等地听课取经;他态度认真,学校搞公开教学,他不顾年迈,连登三层楼梯,像小学生一样恭恭敬敬地坐在教室后面,整个四十五分钟,边听边记,绝不含糊;他能力全面,听课不局限于语文,数理化,政史地,几乎囊括当时中学所有课程,而且事后总能提出让人信服的指导意见;他平易和蔼,乐于助人,青年教师遇到教学难题,都喜欢找他解决,而他每次也都能及时予以解惑。

有一年,学校高三语文复习中遇到一份资料,其中有一段文言文材料晦涩难懂,语文组的老师们无论怎么推敲,都解释不清,张育康来了以后,只轻轻改动了一个标点,句意顿时通顺明朗,其古文水平之高全组为之倾倒。张育康还有一个特点,治学态度非常严谨。语文教师张耀月有一次讲《崤之战》,清楚记得以前“崤”读音为“yao”,而课本中却标为“xiao”,遍翻字典也搞不清怎么一回事,只好请教于张育康,张育康当时只说读音为“xiao”后就随即离开,不几日后又手拿一本60年代的旧课本找上门来,翻开一看,注音赫然为“yao”,在一片疑惑中,张育康这才细细地给他讲解了这个字读音前后变化的经过和原因。张育康这种注重事实依据的方法让张耀月印象深刻,至今也不能忘怀。

1984年,随着党中央对知识分子政策的逐步落实,张育康以副厅级待遇正式离休,但他依然关心着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教育事业,依然关心着灵石一中的发展,他在一首诗中写到:

年老壮心志未衰,

无时敢忘党关怀;

经济翻番事重大,

愿将余热献出来。

在张育康的倾心指导和言行影响下,灵石一中教风正,学风浓,全校师生同心,锐意改革进取,在八十年代中期出现了良好发展势头,教学质量稳步走在了全地区前列。1985年4月,晋中行署教育局在灵石一中召开教学管理研讨会,学校的教学管理经验在全地区推广。

1985年,对张育康老师本人来说,也是好事连连。这一年,他因为突出的工作业绩在灵石县首届政协二次会议上被增选为县政协委员。这一年,七十六高龄的他在经过无数次的递交申请之后,终于实现了平生所愿,成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八十年代后期,张育康移居太原,1991年,终因病去世,享年八十二岁。受其影响,其家族后辈中人以从事教育工作者居多,曾被灵石县政府授予“教育世家”称号,其侄孙张成功至今仍在他当年工作过的灵石一中任教,并担任了副校长职务。

纵观张育康一生,少年在艰难困苦中立志求学,自强自立;青年在战乱年代里辗转漂泊,空有壮志,却报国无门;中年喜逢解放,得遇良机;晚年又献身改革,重获新生。在他的身上,体现了老一代知识分子踏踏实实工作,勇于追求真理的可贵精神品质,他用一生的行动证明了自己,诠释了“人民教师”这一称谓的神圣含义,其严谨治学,教书育人的师表形象必将垂裕后昆,为世人所铭记。

最后,谨录张育康八十岁时诗作《杂感》,让我们一起在诗中缅怀这位老教育工作者,感受他那谦虚不自足的人生情怀:

八十徒虚度,百事无一成。

感慨随流水,怎禁悔愧情。

夜深寐难回,凝神独静思。

重温往昔事,如癡不自如。

我上灵石中学时的老师南克哲先生

郭树林

一位清瘦的老人,稀疏的头发,满脸的皱纹,走起路来有些佝偻的身影,再加上身上穿着有些破旧的中山服和一脸疲倦的神情,如果不是那双闪着慈祥而智慧的目光,你定会觉得那就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老人,如果走在大街上没有人会将他和一个知识分子联系在一起。他,就是我的高中语文老师南克哲,一个用毕生精力从事语文教学的中学高级教师,省级模范班主任。

一九八五年,我从段纯县直中学考入灵石一中,被分到高一年级九十八班,南老师便是我的班主任。记得好像是九月三日的上午10时许,我背着行李赶到学校去报到,在校门口的报名处交了学费后,被告知到九十八班找班主任南老师报到,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引,我从报到处穿过一排宽敞的弧形窑洞,然后从教学楼后面的公厕绕过去,在一个离公厕不远的略显破旧的小房子里见到了南老师,尽管我来自农村,家庭贫寒,但在我的想象中,作为灵石最高学府的灵石一中,作为一名中学高级教师一定是服装整洁,浑身上下透露着儒雅之气的知识分子,但一见到南老师,却使我大吃一惊,甚至心中有些隐隐失望的感觉,那时的南老师虽然只有50多岁但看上去却像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穿着一身普通的布衣,全然没有一丝知识分子居高临下的感觉,这不禁使我绷着的心一下子松懈下来,望着南老师慈祥的面容,我的心中突然有一种温暖而又酸涩的感觉,那间简易的小房子里,只有靠窗的位置放着一张简易的办公桌,屋子里除有几件已陈旧的家具外,没有一件时髦的东西,除过办公桌上堆着的一摞厚厚的书本外,几乎和我家也没有多大的区别。南老师热情地接待了我,简单问了一下我是哪个学校考来的,家在什么地方之类的问题外,便带着我从教学楼的后面向北走,上了一个斜坡便到了一排瓦房的门前,他用随身带的钥匙打开其中一间房门便招呼我进了房间,房子非常大,地上有一排土炕式的通铺,可以容纳10多个人住宿,我将随身带的行李放下,南老师将钥匙交给我,吩咐我照顾好后面来的同学,说完便匆匆走了,望着他有些蹒跚的脚步,渐渐地走远,一股莫名的感觉油然而生,慢慢地浸过我的心间。

我的高中生活就这样开始了,在此后的日子里,我逐渐从别人的口中知道了南老师的许多故事,其实,南老师在当时的灵石一中是出了名的好老师,不仅因为他教学有方,更因为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和能力,他多年担任班主任,是灵石一中当时唯一受省级表彰的优秀班主任,他爱生如子,善于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敢于放手大胆地尝试学生自我管理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班干部的作用,特别是能够充分发挥班干部的整体作用,从而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他的学生有很多考入当时的名牌大学,有的成为政府机关的高级干部和科研人员,在当时的灵石一中,他是一个德高望重的资深教师,是众所周知的"名师"。因此,当时学校让南老师担任我们班的班主任,也说明了对我们班的重视,因为我们班是那一届灵石一中唯一的文科班也是当时的三个重点班之一。南老师针对我们班文科倾向班男生少女生多的特点打破常规,提拔女生担任班长和团支部书记,我当时也被南老师挑选为团组织委员,另一名能歌善舞的女同学任宣传委员。于是班里的大小事务便由这些挑选出来的班干部自我管理。

在我的记忆中,南老师的语文课是我们感觉最舒服的课,一方面,由于我自幼酷爱文学,因此对语文课一直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则因为南老师大道至简的独特授课方式,南老师的课可以说是平中见奇化繁为简,他讲课时语言平缓而简洁,但却极富感染力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使人会因此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对课文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他会在不经意间用最简洁明了的方式给你点出来,使人感到有一下子穿透的感觉,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因此,在我的印象中,南老师的授课属于启发式的教育方式,这和当时不少老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截然不同,他可以引发你主动去思考去感悟去发现知识中的原理和规律。他的语言非常朴素但却富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和感染力,而且在课堂上,他很少单独提问,也从不批评答错的学生,而是引导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思想,并不追求固定的方式和答案。因此,只要是南老师带过的班,大家学习起来都有事半功倍的感觉,功夫下得不多,但每年高考成绩却很好。这和他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以及善于因才施教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关系。

在高中三年的生活中,感悟最深的是南老师善于处理各种各样的复杂关系和心理问题。记得在进入高三的时候,我们中的许多人由于各种原因对数学和英语课失去了信心,有的甚至准备放弃高考,这时南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多次找同学们个别谈心,为每个人打气鼓劲,同时又主动协调各科教师,针对基础差的同学进行适当的补课,从而使我们许多同学又重新鼓起信心,投入到了备战高考的行列,现在想来,南老师在关键时刻对每个失去信心的同学都起到了引导作用。其实,他不仅是一个教育者,更是一个灵魂的塑造者,他用自己的无私和爱心,点燃了每个青年学子心中熊熊燃烧的火焰,同时他用自己毕生的精力,使这些星星之火,最后终成燎原之势。

在我的生命历程中,南老师对我帮助最大的是教会了我如何面对厄运,如何在困境中找回自信。记得在高三临近毕业考试时,我在一天夜晚骑自行车被车撞伤,被送到城关医院包扎,由于伤口未处理好,一直没有彻底愈合,而此时已经离高考只剩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这突如其来的厄运,使我几乎濒临绝望,正当我的信心和勇气降到冰点准备放弃高考的时候,南老师多次鼓励我鼓起勇气走向考场。正是有了南老师的鼓励,才最终促使我重返校园,勇敢地迎接了人生中最严峻的考验,而没有因为丧失自信而放弃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高中三年的生活很快就结束了,我们毕业后不久,南老师便退休了,他的一生中从教时间长达40多年,可以说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奉献给了我们这些莘莘学子,在此后的日子里,他的勤劳俭朴,他的善良和严谨,他的宽容和无私,它的开拓和创新时时激励着我,使我自新,催我奋进,使我勇敢地面对人生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他的一生其实是奉献的、是贫穷的一生,是一个知识分子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改造社会的一生,他像一支燃烧的红烛,流尽了自己最后的一滴泪,却照亮了我们每个人的光明前途……

在我考上大学的时候,他曾激励我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习有用的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回报社会;在我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他曾叮嘱我一定要慎用国家赋予的权力,努力为人民服务……在此后漫长的日子里,我们虽然有过几次交往,我结婚时南老师托人给我写了一份礼,他的儿子结婚时,我们班20多个同学都自愿出资捐赠了一台彩色电视机,后来由于儿媳妇的户口迁移问题他曾找过我,我及时给予了力所能及的帮助。由于一生都在为教育事业而辛劳奔波,再加上长时间的抽烟喝酒等不良习惯,他的身体每况愈下,最后在不到70岁的时候便过早地离开了他的亲人,离开了他一生都在为之奋斗的教育事业……

在以后的日子里,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总会想起他那慈祥而坚毅的目光,他像一支流泪的红烛,永远在我们每个学子的心中熊熊燃烧……

2017年3月27日

"二把刀”老师灵石刘利

张瑞平

当我把一幅《竹石》书法作品展示在QQ空间时,一位老同学问我:“这是谁的作品呢?写得这么好!”我回答:“咱们的刘老师!”这一句“咱们的”,包含了我对刘老师的多少感恩,一时间思绪纷纷,心中升起无限感慨……

刘老师,本名刘计亮,又名刘利。只因“刘利”二字各有一个立刀旁,所以刘老师就为自己刻了一个“二把刀”的印章。我听到这个故事会心地笑了,这正是刘老师的风采:幽默。据说刘老师曾私下与人这样调侃过:“老师你有什么用?好学生那能是你教出来的?那是人家妈生成的。差学生你没有几刷子又能教会几个?所以,一般老师就没啥大用处。你没啥大用一个月领那么多工资,还有啥可抱怨的?”哈哈!这段话哪个老师听了都要大笑一番,然后又引用了它,去说教那些抱怨教书挣钱少的老师。

其实,在我心里很想把“二把刀”理解为“两刷子”,也就是刘老师最突出的两个实本事——写诗和书法。在我家乡的教育界,一般人可真没他这“两把刀”。

初识刘老师,是我刚刚转入“××中学”不久。那时我刚十四、五岁,青涩懵懂。而自己从幼年的艰难中走来,已然走成了卑怜忧苦的样子,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对人对事置若身外。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的物理老师换成了新老师。新来的老师戴着一副眼镜,年轻儒雅,敦实沉稳,不瘟不火地给我们讲着“浮力”这一章。这便是我的刘老师。

我正是最发愁物理这门课,而“浮力”这一章又是物理中令我最发愁的。刘老师每天端着装了水的量杯,拿了木头块,给我们一遍一遍地做浮力实验,手指弄得水水湿湿,点点滴滴滚落到讲桌上……

刘老师本来是初二(三)班的语文老师,让他临时给我们初三(一)班上一段物理课,想来代物理对于他来说也是生疏的,肯定他特别用心备课了。每节课上,他口若悬河、不厌其烦地讲呀讲,反复地在黑板上写着那个公式“F浮=ρgV排”,一遍一遍地给我们套着公式,解着例题。那段时间,一贯视物理为骨头的我意外地听懂了每一节物理课,甚至喜欢上了物理课。所以每每一到物理课,一看到刘老师不辞辛劳地端着量杯、拿着木头块,稳健而兴致勃勃地从办公室走近教室的身影时,我心中立刻升起微微欢喜之情。

但我喜欢上物理课并不仅仅因为自己终于能听懂了,还因为刘老师在课上从不发火,不骂人,更不打人,我不用害怕被盯被问被查。但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刘老师一上课,我就又可以欣赏、模仿他写到黑板上的那些汉字了。

年轻的生命不免昂扬激情,只见课上的刘老师轻拈粉笔,甩头转身,微点黑板,抬手落字,一个个潇洒漂亮的汉字就排排地流向黑板。有简体字,有繁体字;有端庄整齐的,有飞扬飘逸的;时而繁渺如蝇,时而疏硕似斗;或鸾漂凤泊,或龙蛇舞空,行云流水,挥洒自如。粉笔在手中旋转,灵气在笔端舞动,每一个汉字都流淌着年轻的朝气,散发着青春的热情。看着看着,那字就不仅仅是字了,而是一幅幅画……一回身,刘老师的眼神流动着智慧,面容笼了一层光辉……每当这时候我就走神了,想象自己就是刘老师:落字转身,神采飞扬,挥斥方遒,豪情万丈,鸟瞰小辈儿郎,志得意满……那种滋味,怎一个美字了得!我万分兴奋,已然忘记了自己的忧苦卑怜。赏心悦目之余,不免拿起笔来在纸上模仿着刘老师的字体,一笔一划,反反复复。今天,每当我的字也不免被人夸奖时,我心下就暗暗思忖:是不是受到刘老师的影响了?

我常常观赏着刘老师的笔体风韵妄想:刘老师怎么就不是我的语文老师呢?怎么就让三班那些幸运儿占了刘老师呢?不过刘老师虽然代了三班的语文课,但我还依稀记得他对我这个一班学生语文的关注。

记不清那是初二还是初三的事了。有一次,刘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给我看他的一篇文稿。我当时应该是认真读了,但现在还是想不起具体内容了,只模模糊糊记得是写在稿纸上面,翻了好几页才读完。有一句话我深深记下了:“小桥流水人家”。后来我知道那是引用的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中的一句。我记得我顿时就对这句词产生了强烈的感觉:“小桥流水人家”,那是怎样温馨宁静的一幅画面呀!才十四、五岁的我弄不清自己为什么尤其喜欢这一句,尤其能对这一句产生共鸣,但是一过目就再也忘不了。现在想来,也许在自己艰难成长的过程中,缺乏安全感、缺乏爱,心如荒野,太渴望这一泊安宁温馨的港湾了;也或者自己天性中就带着对这一湾宁静的偏好吧。

此后,我懂得了在文章中创设、寻找、获得一份温暖,让自己成长得幸福点。也更加喜欢读美文、写文章。在读到或者写到温馨题材的文章时,不由得就能想到这个句子。想到这个句子,就想起了刘老师让我看他的文稿。正是刘老师,引发了我内心对文学的萌动,激起我对文学的喜欢,在我内心播下一粒文学的种子。这粒种子随着岁月的滚滚车轮,也在慢慢成长,渐渐长大。感恩刘老师,我的文学启蒙老师。

几年后,我师范毕业了,刘老师也调进了教育局。刘老师管理着语文教学研究。我正好当了语文老师。我还记得那次刘老师怕我不去参加全市的快速作文研讨会,专门安排了一个同学来劝我。可惜我那时苦于孩子尚小,娘家婆家两边都没个帮手,自己也简单懵懂,不谙世事,所以在事业上也没发展成个样子。但扪心自问,我深知刘老师对我很看重,也提携过我,只是我自己不争气。今天我要说一句:感谢刘老师!还要说一句:对不起刘老师!学生负了您的一腔热心和期望!

我还要再说第三句:还是感谢刘老师!这一句是感谢刘老师赠与我书法作品。

当我得到刘老师这份墨宝时,有一种得了珍宝的感觉。因为我知道,这是刘老师特意为我精心书写的,也是我盼了好久的一份心愿。在教育界这么多年,我深知刘老师的书法渐入佳境,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随着刘老师的名气越来越大,我每每想起学生时代他写在黑板上的字,就会产生越来越强烈的愿望:我定要得到他的一份墨宝!今天我终于得到了,这份墨宝不仅使我赏心悦目,更让我时时想起因为有了刘老师,而使生活显得高雅温馨喜悦了的学生时代。

人常说“桃李满天下,教师最光荣”,而我这个学生却常常以刘老师为荣。每当我看着刘老师的“简介”,就油然而生无限的光荣自豪感:“刘计亮,又名刘利,号澹斋。1962年生,山西灵石县人,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山西省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书协考级中心中级注册教师,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省诗词学会会员,灵石县书协常务副主席。著有《灵石历代书法赏介》《诗韵灵石》等。”

此时,我正手捧着一本《刘计亮自书诗选》。刘老师多才多艺:语文老师里能教物理,局领导里又能书法,书法圈里最会篆刻。甚至还考古、作画,这样的老师太少了,纯属是多面手!但刘老师对书法、诗词情有独钟,又最擅长这两点,有这“两把刀”。这本小册子里面编辑了刘老师的部分诗词作品,第一页赫然印着《赠乡贤胡正先生》的一首《七律》:“抗倭烽烟上吕梁,铁笔一支赈家邦。挥戈退日云山远,立马乡间汾水长。几度元宵历风雪,七月彩虹迎曙光。喜看五谷翻金浪,祥云绕处是故乡。”全诗笔力雄健,格调高昂,气势磅礴,充斥着一股英雄豪迈的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还不乏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读来令人自豪、令人振奋。这些作品再由刘老师用不同的字体亲笔墨写出来,“笔走飞龙起,波墨透绢香”,一幅一幅恬淡潇洒,遒俊动人,掸去人心底的浮沉,使人进入一个清雅脱俗的世界,喜悦惬意油然而生……

斗转三十载,刘老师还是我心中那个才华横溢的老师,他的风采犹似当年更胜当年,他对我的看重和恩情永远铭记于我心间!

我的老师吴汝铎(我和我的老师吴汝铎)(25)

再次观赏刘老师的这份墨宝,内容写的是我好喜欢、好感谢的一首《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曾经一次次激励着我走过人生的坎坷,度过一次次艰难。更引起我注意的是刘老师落款中的一句“竹石之类乎人耶乎”,心下一思量,刘老师对我的一份嘱托与期待就浮了出来,越来越明朗。慢慢琢磨,细细玩味,这一份嘱托与期待变得越来越厚,越来越重……

仔细收好刘老师的墨宝,想着今天的自己,已然能够快乐、高雅、上进地生活,再一次升起对刘老师的一怀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