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说起刘备的第一心腹谋士,大家都是想当然地认为是诸葛亮,但是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

在刘备政权中,诸葛亮更多是偏向于萧何式的定位,主要是负责政权的内政管理,真正跟随刘备身边出谋划策的首席心腹谋士、军师是不为众人所知的法正法孝直。

刘备最信任的三个谋士(谁才是刘备最信任的谋士)(1)

正是在法正的帮助下,刘备才能在东汉末年站稳脚跟,具备和曹魏、孙吴三分天下的基础。而且也正是因为此人的英年早逝,才导致刘备在夷陵被孙吴所击败。

夷陵之败后,诸葛亮曾感叹说:“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那么这位法正究竟是何许人也?为何他会成为刘备的首席谋士,并让才智卓绝的诸葛亮发出如此感叹?

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关中扶风郿县人,名士法真之孙。东汉末年那场董卓之乱,导致关中生灵涂炭,百姓死伤惨重。

作为名家子弟的法正也迫于世事,建安初年,与同郡的孟达入蜀躲避战乱,投靠当时的益州老大刘璋。

刘备最信任的三个谋士(谁才是刘备最信任的谋士)(2)

法正之所以选择入蜀,是因为刘璋的父亲刘焉。东汉末年,刘焉被朝廷任命为益州牧,为了稳定益州的局势,巩固自己的势力。

刘焉特意从从关中的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称为“三辅”)以及河南南阳郡一带,招募大量百姓和士人一起入蜀。

当年,为了避乱入蜀而选择依附刘焉的人有数万家之多,因其地在益州以东,故而也叫作“东州士”。

正是凭借这群“东州士”,没有根基的刘焉在益州站稳了脚跟。而这群跟随刘焉的“东州士”也自然而然获得了自己的荣华富贵。

因此,法正才会选择入蜀,希望和自己的老乡一样,能在益州之地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但是令法正没想到的是,“东州士”的到来,却明显侵占了益州土著的利益。因此,在刘璋当政时期益州土著便爆发了大规模叛乱。

刘备最信任的三个谋士(谁才是刘备最信任的谋士)(3)

后来,虽然在“东州士”的全力支持下,刘璋平定了叛乱,但从此却对益州土著豪强迁就,并且开始削减“东州士”的利益补偿益州土著。

所以,法正入蜀后,久久不得重用,很久之后才当上小小的新都县令,后来虽然被任命为军议校尉,但也是不得重用。

而且由于法正此人行事比较轻浮,不拘小节,被人指责没有操行,所以更加不受刘璋的待见。所以,怀才不遇的法正开始寻找自己的明主。

恰好此时,刘璋派法正出使刘备,这次会面法正彻底被刘备的风姿所倾倒,法正觉得刘备有雄才大略,是可以辅佐的明主。

刘备最信任的三个谋士(谁才是刘备最信任的谋士)(4)

在见完刘备回到益州后,法正遂与好友张松密谋,决定暗中拥戴刘备为主。

而正是在张松的蛊惑下,昏庸的刘璋派法正、孟达率兵邀请刘备进入益州,指望依靠刘备的军事力量,打败张鲁。

于是,本就对富饶的益州垂涎欲滴的刘备“欣然”接受邀请,自率步骑一两万人入蜀。但是,益州的本土势力却对刘备进入蜀地保持着警惕。

本来益州土著的头上已经有了一个大爷东州士了,已经够难伺候了,他们可不想再来一个大爷。

在他们的劝阻下,刘璋也渐渐起了戒心,而且刘备率军入蜀一年以来,不仅没有北上与张鲁打一仗,反而对刘璋交给他的军队收为己用了。

而此时,张松叛变的消息也被刘璋获知,于是,刘璋准备将刘备驱逐出益州,刘璋和刘备正式决裂。

刘备最信任的三个谋士(谁才是刘备最信任的谋士)(5)

两刘开战后,刘璋的部下谋士郑度便建议刘璋采用坚壁清野之策拖垮刘备。因为孤军深入是兵家大忌,而刘备当时正是孤军远征,这一计策抓住了刘备的要害。

而刘备在得知消息后,也是惶惶不安感觉末日来临,只能向法正讨主意。而法正则告诉刘备,刘璋此人暗弱不会采用这个建议的,给刘备吃了颗定心丸。

果然,昏庸的刘璋不仅没采纳郑度的建议,反而认为此计策过于劳民伤财罢黜了郑度,并决定派人率军与刘备正面开战。

但是,承平日久的益州军那是刘备所部的对手,纷纷溃败,而且在法正的帮助下,原先在在刘璋手下受到疏远的东州士也纷纷投靠刘备。

于是,刘备不到一年的时间,便率军进入了成都,成为益州新的主人。

刘备最信任的三个谋士(谁才是刘备最信任的谋士)(6)

因为在刘备入蜀的过程中功劳甚高,法正开始超过诸葛亮成为刘备的头号宠臣,并被任命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成为刘备的绝对心腹。

而且,刘备也对法正言听计从,当年刘备与曹操在汉中征战,刘备为了鼓舞士气,身先士卒站在战场第一线指挥,非常的危险,众人苦劝刘备后退,但是刘备却坚持己见,不为所动。

法正知道后,直接上前挡在刘备的前面,刘备大惊,忙说:孝直快退后,小心箭矢。而法正却说:主公不退,法正不退。

看到此番情形,刘备急忙拉着法正后退,由此可见法正在刘备心目中的位置。所以诸葛亮才说,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

也只有法正这个心腹,才能劝得住一意孤行的刘备。

而且,法正此人拥有高超的军事谋略,当年汉中一战,诸葛亮坐镇后方,法正则跟随刘备临阵划策,计斩夏侯渊,帮助刘备战胜曹操,把汉中收入囊中。

可惜的是,在刘备占据汉中的第二年,法正便因病英年早逝,为此刘备痛哭数日,如丧考妣。

作为蜀汉的首席谋士,法正是刘备征战沙场必不可少的智囊。若是夷陵之战时法正还在,必然不会让盛怒的刘备中计。

刘备最信任的三个谋士(谁才是刘备最信任的谋士)(7)

毕竟,以法正的谋略,要看破陆逊的计谋并不是太难,而且以法正在刘备心中的地位,刘备必然会听从法正建议,必然不会遭此惨败!

若是法正能再多活十几年,蜀汉的历史必然为之改写,或许就能实现刘备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