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今晚听历史”、今日头条历史领域作者。点击上方“关注”,不会走丢。

绝密指示

1988年2月的一天下午,海军榆林基地参谋长陈伟文,正陪同南海舰队刘喜忠副司令乘车检查部队战备。

行车当中,刘司令员突然拿出一个笔记本对陈伟文说:“参谋长,关于近期南沙军事斗争,中央首长有个讲话,你看看吧。”

陈伟文马上准备记录,刘司令员却连忙制止,“这是绝密。看看就行了,不要记。”

真实记录1988老山战斗(敌将曾在我国就读)(1)

陈伟文(右)

陈伟文接过笔记本一看,只见口袋大小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了6页钢笔字,是最高首长对当时南海紧张局势的讲话记录。

陈伟文看的很仔细,尤其牢牢记住了一句关键指示:不主动惹事,不首先开枪,不示弱,不吃亏,不丢面子。如果敌人占领我岛屿,要将其强行赶走。

这就是后来被大家所熟知的“五不一赶”原则。

1988年2月底,51岁的陈伟文率领由502 、503两艘护卫舰组成的编队离开榆林基地,日夜兼程开赴南沙,与已经部署就位的的另两艘舰只汇合,执行联合国74号海洋观测站建设的守卫任务。

20多天后,陈伟文向舰队下令:击沉越南军舰。

久经沙场

1937年4月,陈伟文出生在广东省台山市都斛镇白石乡一个农民家庭。

真实记录1988老山战斗(敌将曾在我国就读)(2)

陈伟文

1956年,陈伟文考上了武汉大学生物学系,但这个从小立志献身海军的年轻人,响应回家需要,转学至大连海军学院就读。

1961年,毕业后的陈伟文分配到南海舰队服役。服役期间,他先后参加了大小5次海战,五战五胜。前两次是和国民党海军作战,后三次的对手都是越南海军。

陈伟文没想到,1988年3月,51岁的他即将迎来人生中的第六次海战。

1987年,中国应联合国要求,将要在南沙群岛建立一个编号为“74”的海洋观测站,在联合国表决的时候,越南政府投了赞成票。

可是,1988年2月观测站开始在永暑礁施工的时候,越南当局却突然反悔。

真实记录1988老山战斗(敌将曾在我国就读)(3)

502“南充”舰

他们撤换了在联合国投赞成票的代表,并指示其外交部发表声明,要对中国建立海洋观测站进行干预,同时多次派舰船抵达永暑礁进行侦查和骚扰,还趁机占领了附近的一些岛礁。

很快,中国政府就作出反应,海军增兵南沙,数艘军舰开赴永暑礁附近海域实施警戒,一时间风云激变,气氛骤然紧张。

陈伟文正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被任命为海上编队总指挥,坐镇502号护卫舰保护施工现场。

短兵相接

1988年3月13日,陈伟文接到雷达报告:西北方向发现一批两艘目标向赤瓜礁方向驶来。

随后探明,这是越南HQ505登陆舰和HQ604运输船。

真实记录1988老山战斗(敌将曾在我国就读)(4)

HQ505

陈伟文依据军委的“五不一赶”原则,命令军舰向敌方靠近并对其喊话:“这里是中国领土,请马上离开。”

但是越南军舰并不理会, 继续保持航向。很快,HQ505在鬼喊礁抛锚,HQ604在赤瓜礁抛锚。

中国军舰此时保持克制,未采取进一步行动,但保持对越南军舰的密切监视。他们发现越南军舰上有很多工兵。

我方判断,越方很可能预谋在次日清晨海水最低潮时抢占礁盘。

陈伟文命令6名战士连夜抢先登上赤瓜礁,先敌登陆,抢占先机,并调531舰和556舰在附近支援。

真实记录1988老山战斗(敌将曾在我国就读)(5)

海军博物馆内的531

真实记录1988老山战斗(敌将曾在我国就读)(6)

中国海军登礁敢死队

果然不出所料,3月14日早上6点,越南士兵开始登礁,见此情形,中方也开始向礁盘增兵,早上7:30,中方登礁人数达到58人,越方登礁人数为43人。

双方都在礁盘上竖起了国旗。

果断还击

为了阻止越南人继续登礁,502舰的政委带领一些战士接近到HQQ604前,在越军枪口下用刀将越南士兵拉舢板登礁的绳子砍断。

此时,双方已经剑拔弩张,登上礁盘的士兵都半身泡在海水里,互相用步枪指着对方,战斗一触即发。

在这关键时刻,陈伟文下令:“把越南兵赶下礁盘。”

接到命令后,战士杜祥厚将一个越南护旗兵打倒,拔掉了越南国旗。另一名越南士兵突然举枪向杜祥厚瞄准。

真实记录1988老山战斗(敌将曾在我国就读)(7)

真实记录1988老山战斗(敌将曾在我国就读)(8)

一旁的杨志亮见状急忙伸手掩护,一声枪响后,杨志亮的左臂被子弹射穿,此时是3月14日,上午8:47。

通信兵马上报告:敌人开枪了。

坐镇502的陈伟文当即下令:“把604打沉!”

早已标定射击诸元的我方舰炮立即开火,三艘护卫舰一共向敌人发射了600多发炮弹,8分钟不到,HQ604起火沉没。

真实记录1988老山战斗(敌将曾在我国就读)(9)

越南俘虏

HQ505也受到火力打击,升起白旗向西逃窜,没跑多远就在鬼喊礁附近起火搁浅,大火燃烧了5天5夜;越军另一艘军舰HQ605也在琼礁附近被我军击沉。

这场短促却激烈的海战结果是,我方负伤1人(杨志亮胳膊负伤),舰艇完好无损;我军共击沉、重创越舰3艘,击毙越军300多人,俘虏9人(以上数据来自陈伟文回忆录)

真实记录1988老山战斗(敌将曾在我国就读)(10)

海战视频截图

一波三折

此战胜利,我军收复了东门、南薰、渚碧、赤瓜、奈罗、安达、牛东尼、琼礁、鬼喊等9个岛礁。从此,中国海军在南沙有了立足之地。

正是因为控制了这些岛礁,才为日后的大规模填岛打下了基础,进而一改我国在南海长期不利的战略态势。

真实记录1988老山战斗(敌将曾在我国就读)(11)

今日赤瓜,从礁变岛

站在今天的角度对这场海战进行评价,怎么肯定都不为过。

然而,当时陈伟文奉命返航榆林基地后,却出现了让他意想不到的一幕,凯旋之师受到了冷遇。

码头上冷冷清清,并没有按惯例出现欢迎队伍,有的只是几名神情严肃的军官在等待。军舰一靠港,陈伟文就来到会议室汇报。

这些反常情形让他忐忑不安起来,难道这一仗打错了吗?

真实记录1988老山战斗(敌将曾在我国就读)(12)

等待了半个月,上级机关从各种途径对海战的各个细节进入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之后,终于在1988年4月1日,参战部队受到了通令嘉奖;9月1日,陈伟文也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

历史会记住

打完仗后,大连舰艇学院给陈伟文寄来了一封信。寄信人是越南海军副司令黄友泰,收信人是大连舰艇学院。

在这封多年前的信中,黄友泰说他很感激毛主席、感激中国共产党、感谢母校。把中国称为第二故乡,表示永远跟中国友好,希望后会有期。

黄友泰,正是这次海战的越方总指挥,是陈伟文在大连舰艇学院念书时的师弟,1962年毕业。

真实记录1988老山战斗(敌将曾在我国就读)(13)

守礁卫士

看着这封转来的信,陈伟文说“没想到30年后,师兄弟为了各自的国家打了一仗。”

2017年11月,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专程前往广州拜访陈伟文将军。陈伟文赠给金一南一幅字,上书“亮剑”两个苍劲的大字。

金一南教授说:“这幅字我一定好好裱起来。这不是书法,这是亮剑的人写“亮剑”!彪炳史册!”

真实记录1988老山战斗(敌将曾在我国就读)(14)

金一南夫妇和陈伟文

回顾这些往事,笔者认为,1988年的这场海战,应该不排除有意外的因素。但如果不是陈将军临场果断行事,中国很可能就会错过这个历史机遇。

真实记录1988老山战斗(敌将曾在我国就读)(15)

人常说,时势造英雄,但英雄,又何尝不会影响时势呢?历史的走向,往往就掌握在风口浪尖上的“英雄”手中。

电光石火之间,大势已定。


参考文献:《近访1988年南沙海战海上指挥员陈伟文将军:中国领土不容侵犯》、《南海争端:阶段、特点及成因》

我是今晚听历史,欢迎阅读我撰写的其他文章:

北洋海军舰炮命中率比日军高,但没有击沉日舰,有这三个原因

一百年前,幸亏中国在南海做对了四件事,才奠定如今地位

1987中印严重冲突,印军叫嚣“全面进攻拉萨”,中方:进行核试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