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老板点单(据说好店长都和员工一起去发DM单)(1)

有一次大冬天,零下几度,寒风凛冽,巡店时,发现一位入司不到一个月的新员工站在店门口发DM单,冻得瑟瑟发抖,而且只有她一个人,笔者见此情景,直接走到店里面,拿了一叠单页与她一起发,边发边跟她聊:冻坏了吧!笔者走的时候将随身包里的一袋板蓝根递给她说,冲点热水喝,回头多吃点饭,天冷,消耗很大。回到店里面,笔者也跟店里的同事说,大家要轮流发。

从管理角度来说,看到促销时有人在发DM单,这家店执行到位了,OK,去下一家吧,但是,错了,我们忽略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对这件事情的态度,这位新员工与我们是有关系的,她是我们的一个同事,撇开工作不谈,我们也应该去关心一下。

我们不少同事往往只看到了结果(虽然结果很重要),却没有看到其中人的因素,结果实现了,人心却丢了,亏大了。

管理岗位是一份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处理不好,很可能既伤到员工,又伤到自己,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关系,相互影响,又相互作用,结果自然会影响到业绩。

根据笔者的观察与经历,目前,我们药店圈管理者存在这样一些令人发笑的问题点:

一、口是心非

康力是J连锁的店经理,康力抱怨说,老板前几天开会还说自己这个月的任务是20万,可没过几天又加了6万,说是完成了会给更多奖励,康力心想,连指标都可以随时改,又怎能相信老板会兑现更多的奖励呢?

管理者与员工相处,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受伤最大的是员工,反过来又是其本人。

二、光说不做

很可笑的是,有些店长或者领导,只会说,却不做,比如要求门店员工会卖,多卖,可是自己却不懂怎么卖,所谓放手让员工干,前提是,你首先要成为高手,并且能随时指导员工,否则是会让员工看不起的。

三、思维陕隘

管理多需要开拓进取,需要锐意创新,但是行业内,一些连锁负责人却出于不要出错而将所有员工的想法全部锁定在一个空间内,不允许出格,也不需要创新,因此,员工不敢说话。

一个行业的发展首先应是观念改变,在笔者看来,我们缺乏一些活力,有些沉静,不敢大张旗鼓地干,因此员工也常常显得保守,带来的是,我们看到的视野总是偏小的,存在较大的盲区。

在引导团队实现目标的时候,管理者应如何影响员工呢?

一、表里如一

关于这一点,笔者举一个酒桌上的例子,有一次,在K城培训,当地最大的连锁几个分公司的总经理与笔者一起用餐,令笔者受宠若惊,席间,同事们敬酒,笔者是不喝白酒的,这是的我原则,也是我在很多场合说过的,更是我在导购时劝诫顾客的,所以,不管谁敬酒笔者都不会喝白酒,与职位无关,一桌的医药同仁都在“劝”笔者,十几分钟,笔者还是没喝白酒,说到做到,这是我的原则,不管在哪里,不管什么时候。

笔者在多年的巡店中,如果对门店说了几点会再来店里,不管自己后来巡到多远的门店,遇到怎样的突发事件,都会在那个点之前到那里,如果确实去不了,一定会打电话给到门店说明,而且尽量不让这种情况发生。

笔者不抽烟就是不抽烟,并且会劝更多的人不要抽,这是药师的本分与职责。

对于员工来说,我们代表了公司,所以,在员工面前,我们所言所行应是一致的,这也是古训“慎言”之理。

二、身先士卒

对于我们药店的大多数工作来说,都需要有人带头去做,优秀的店长要会培训,会卖重点商品,会做陈列,会分析数据,……当然,他并不一定全部都要自己去做,但是他应该精通,这样才能带领员工,帮助员工,因为,零售工作的管理,都是实干的内容,除了投资人与老板,多数在岗的同事,都需要做实事,因此,我们要影响员工,需要身先士卒,要员工叫卖,首先自己要带头。

三、控制情绪

关于这一点,最好的管理解释就是学会对事不对人,话说来容易,可是不少同事面对发生的麻烦事时,又往往控制不住自己,正如尤丹一样。

情绪控制是一种技能,也是一门心理学问,在面对繁杂琐碎的日常事务,与日俱增的工作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下,情绪控制力将决定我们与员工的关系好与坏。

一个人职位高,说话的份量可能确实要重一些,但是,笔者也想说,一个人能否影响他人,不在于其职位的高低,而在于他心灵的高度。

长按上图3秒钟,识别二维码关注

喜欢的话就点赞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