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三叔》

文:周政

素莲妹发来了三叔的些生活照片和三叔的日记,三叔亲切的音容就在我眼前,放开了我记忆的镜头,那些逝去的生活片段,又清晰地回到我的脑海,我真的感到三叔并没离开我们,与三叔在一起的生活点滴,成了永远难忘的记忆。阅读三叔的日记触摸的是那些承载了岁月痕迹,见证共产党人革命的历史沧桑。那一张张老照片,那一篇篇日记,作为一种特殊载体,也是共和国之辉的缩影与见证。

对于历史,对于世界,对于宇宙,人短促的一生,又能了解多少?认识多少?

谁说这个年代不再有理想,只是大家都未看到前方的希望:有人总说中国人对共产党人的爱是一种崇敬,因为那些共产党人是我们的亲人,他们生活中的点滴事儿值得我们敬仰,何况那是一种别人无法取代的力量。

对三叔的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倘是寻根,只往你们爱说的人性上找便可,而且绝不是人性的污面,因为,尤其是我们这一代,对他的敬意,决非思维的惯性。

三叔也不是完人。他也有缺点,也有错误。三叔在世的时候从来就不掩饰自己身上的缺点,甚至别人认为已经无法再找到缺点的时候,他也总是自觉地加以检讨。

记得我在《外向经济》杂志任副主编时,一次去荣成市采访,与荣成市委书记滕宝玉谈起三叔,他说老叔是老功臣,现在是荣成市最老的村支书记,把石头河村领上了集体致富的路上。并要我写写三叔。受荣成市委的委托,我决定去采访三叔,将他一生的传奇经历写篇报告文学。

采访三叔,是我从事记者工作十几年来最艰难的一次。

他说,我没有什么好写的,那些工作都是我应该做的,也是共产党员的责任。当年革命,不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吗。要致富,老百姓一个也不能扔!

这话三叔说的肯定、朴实,却震撼了我,这就是三叔那代共产党人的革命初心,朴实的阶级感情。

我更加坚定了写这篇文章的决心。

在我再三的缠磨下,他却说,如果写我,就写我一生的缺点吧。

看来我对三叔的采访是进行不下去了,这篇文章要落架了。可是我想,写三叔不是在写他自己而是写三叔这代共产党人,是他们坚定的革命意志感染激励了我,回头看看,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经济建设时代,他们都在默默地奉献自己,像耕耘不止的老黄牛,流的是汗是血,收获的是为百姓奋斗终生意志不改。

我要写他!

于是,我瞒着三叔,自己寻找采访的人,他们大多是石头村的普通百姓,与三叔一起参加过渡江战役的老战友老党员,一起打鬼子的青年抗日先锋队队员,一起入党的同志,建设荣成的老搭档老伙友老干部,他们讲了许多三叔的故事,三叔在我的笔下更加丰满了。

写三叔的这篇文章题目是《老支书》,在《外向经济》发表,并获得优秀报告文学。

三叔见到了这篇文章,把我叫去,语重深长地说,再不要写叔,老百姓做的比咱多,叔在党,叔这一生都交给党了。

我的泪水在眼眶打转。

三叔真是可敬的人。一生只讲奉献,从不索取,把个人有限的生命完全融入全心全意为老百姓做事中去,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三叔就高兴,这是他人格精神的核心。

他一生只有一个信念:俺是共产党员!这就是他一生只讲奉献,从不索取,把个人有限生命完全融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去的伟大人格和高尚情操的真实写照。

三叔的为人是光明磊落,不仅老百姓尊重他,朋友钦佩他,就连当年战场上兵戎相见的人、商海经济大潮相搏的对手,都不乏对他的敬畏之感。

都为他对党忠贞不二的意志、豪放的个性、彬彬有礼的举止、富有哲理的谈吐、亲切谦逊的态度所倾倒。在他身上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文明的精粹。

他的才干与风度,勤勉与忠诚;他忍辱负重,唾面自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无论对信仰和亲人和同志都从一而终;他的善良仁义仗义和对党的无限忠于,可照日月!

三叔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共产党员,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所深爱的党,热爱的祖国,献给老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身后没有丰碑,只有一面鲜红的党旗,一片青山绿水,但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回忆三叔,绝不仅是一种缅怀。

我提起的,是一个毫不褪色的人格话题;透过随着时代巨变已经不可同日而语的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生活观念,去触摸一种跨越时空的人格精神,感受作为一个共产党人的自豪。

作为生活在新世纪的人,我不相信灵魂的存在,但我却坚定地认为,三叔一直在以慈父般的宽容注视着我们。

等待我以一个后辈学人的身份,带着一颗不染世俗风气的心,与他进行灵魂深处的对话。

我想,我及我的兄弟姐妹和我们的下一代,永远需要这种爱,世世代代传播这种爱,这也是我们这个民族永远需要精神——像一本厚厚的书,读懂他,将使我们看到自己心灵深处的卑微,直面繁杂的人生;三叔像一盏高悬的明灯,光芒穿越时空,照耀着我们前行!他是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慈父!

故人作品书单(青未了散文三叔)(1)

故人作品书单(青未了散文三叔)(2)

壹点号 周政文学专栏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故人作品书单(青未了散文三叔)(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