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个女读者,30来岁,和我聊过好几次,话题一直都是丈夫的婚外情,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婚姻中最坏的结局不是离婚了?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婚姻中最坏的结局不是离婚了(我时刻都做着离婚的准备)

婚姻中最坏的结局不是离婚了

1

有个女读者,30来岁,和我聊过好几次,话题一直都是丈夫的婚外情。

他们是一对底层夫妇,从农村来到城市打工。两人进了不同的厂,每天早出晚归,只有天黑了,才能在租来的小屋里短暂团聚。

夫妻异乡打拼,本该相濡以沫,可她却在老公的手机里发现对方出轨。

第三者和丈夫同厂,算不上多么年轻漂亮,唯一的优势是会打扮会撒娇,男人管那种特质叫“温柔”。

得知真相的她怒气冲天,丈夫不打自招,甚至理直气壮地教育起她来:“你该多学学她,别整天都跟母老虎似的!”

这蹩脚的出轨理由犹如火上浇油,她跟老公狠狠打了一架。但男人依旧我行我素,和第三者的联系也在继续。

于是争吵成了家常便饭,两人一步步沦为怨偶,日子也越来越难熬。

“他都这样了,你还不离婚?”我极度震惊。

可她表示:“我只希望他收心回家,能跟我好好过日子。”

后来还有好几回,她反反复复地诉说自己的苦恼,但却始终陷在泥沼里拔不出脚。

为什么?我更加不能理解了,“莫非你还爱着他?”

“什么爱不爱的?”她自嘲,“家里有两个不到10岁的儿子,离了婚我怎么养?”

哦,我忽然明白过来了。

这婚呐,不是不想离,而是离不起。

他们的婚姻或许无关情爱,却与生活紧密相连。其实这夫妻二人,谁都不具备离开一方的能力。

离婚也是需要资本的。

2

当一个女人对婚姻失望透顶打算抽身而退时,人们常常会用这句话来劝她:“离了婚,日子怎么过?”

这里的“日子”,包含两个层面。

第一层是物质范畴的:

房贷车贷、水电生活费以及孩子的抚养教育,可能再也没人一起承担,经济压力势必猛然增大。

第二层是精神范畴的:

长夜漫漫,前路也漫漫,一个女人踽踽独行,想来总是难以上青天,倒不如退一步,好歹有个男人在身边。

我不喜欢这种论调,却不得不承认它所言非虚。对大部分女人来说,这的确是真实存在的情况。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罗子君遭遇丈夫劈腿时,第一反应并不是态度强硬地退出,而是找小三谈判甚至自我检讨,试图将出轨的男人拉回来。

母亲和妹妹也帮着她全力挽回,想尽办法要留住陈俊生。

因为那时的罗子君,只是一个靠着婚姻来过日子的弱小女人。

婚后她就辞职了,在家相夫教子专心做全职太太,世界缩小为男人和孩子,工作和交际技能也都在退化。

外面那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恐怕她已经适应不来。

作为保险箱的婚姻,其实也是另一个层面的金丝笼。

重要的是,那只鸟儿没有忘记飞翔,也不曾荒废它的翅膀。

3

有句话说,攒够失望就离开。

我想在后面加一句:还要攒够钱、攒够资本。

余秀华的故事,就是个最好的例子。

当年,父母做主给她招了一个上门女婿。她并不情愿,却拗不过长辈,更拗不过命运。

在别人看来,嫁得一个健全男人,已经是余秀华此生最大的幸运。谁让她生下来就是个脑瘫儿,只能摇摇晃晃地行走人间呢。

婚后并不幸福。

两人合不来。余秀华生了颗敏感的诗人心,田间地头的一朵野花也品得出深情,可丈夫只觉得她可笑。

其实他也不是坏人,但粗糙庸俗,很少给家用,也没真的把妻子放在心上。“下雨天不会接你,相反,要是你摔跤,他回来还会笑话你。”

有一回,为了追讨工钱,他让她去拦老板的车,因为她是残疾人,老板不敢撞。

余秀华问如果真撞了怎么办,丈夫沉默,她很难过,自己的生命在丈夫眼中只值800块钱。

离婚的念头起了无数次,却始终难以实现。

直到余秀华的诗火了,才华得以变现,她才从这段令人窒息的关系中解脱出来。她本人是这么说的:

“我有钱了,也不是很多钱,可以给他买个房子,这时婚就离了。”

结婚需要些物质基础,其实离婚也需要。

余秀华的故事带着些偶然因素,但也透露出了婚姻和人性的必然规律:强大了的女人,才有可能主宰自己的人生。

4

说到离婚,不得不提的另一个女人是张雨绮。

近日传闻她与前夫袁巴元有复合趋势,但一个多月前的闪电离婚却圈粉无数。因为她,活出了无数女人理想中的自己。

这个“自己”从来不受婚姻的气,相爱时用尽全力,不爱了大步离开,永远肆意洒脱,永远能掌控生活。

离了两次婚,敢脚踹轿车怒打前夫的张雨绮,无疑是满足了广大女性对自我的全部幻想。

还真不是每个女人都能做到的。

得有经济基础提供底气、得有强大的内心面对外人非议、还得有十足十的勇气来应付生活。

张雨绮当然做得到,她又美又有钱,坦言“我的底线是不怕失去你”。假如抛开闪婚闪离又疑似复合的草率不谈,这倒是一种很值得推崇的婚姻观。

我不怕失去你,因为我有我自己。

婚姻不是谋生工具,更不是合伙开办的企业。我拿它追求幸福分享人生,假如它变了味发了霉,我要抬脚就走,马不停蹄地离开你!

好友在评价张雨绮事件时,曾说了这么一句话:“结婚后,我每天都在为离婚做准备。”

这么悲观?我又震惊了,“结婚难道不求地老天荒?”

“不是的,你误解了。”她解释道,“其实我们感情一直很好,我只是时刻提醒自己,永远不能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

什么都会变,基于主观情感的那一纸婚书,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牢靠。所以你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男人身上,能永远依靠的,也无非是自己而已。

不是不相信爱情,只是想牢牢抓住主动权——这也是安全感的最重要来处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