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学的“需求”概念是,有着物品和/或技术支持的需要例如,睡眠是一种生理需要,为睡眠提供床榻等用具才是需求呼吸是一种生理需要,空气净化器才是需求千里眼是一种想象中的需要,望远镜才是需求诸如此类,不一而足需要和需求都是事实的存在,但是,坐地日行八万里是一种物理事实,以车代步则是一种经济事实,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经济学需求量的概念?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经济学需求量的概念(经济学的需求概念刍议)

经济学需求量的概念

经济学的“需求”概念是,有着物品和/或技术支持的需要。例如,睡眠是一种生理需要,为睡眠提供床榻等用具才是需求。呼吸是一种生理需要,空气净化器才是需求。千里眼是一种想象中的需要,望远镜才是需求。诸如此类,不一而足。需要和需求都是事实的存在,但是,坐地日行八万里是一种物理事实,以车代步则是一种经济事实。

占有一切是一种心理需要,满足个人能力发展所需条件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需要。就是说,没有无代价的收益,每个人的生命资源(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个人在得到某个东西的同时,也就意味着他失去了其他东西,此即“机会成本”,所以说,个人可以追求自身能力的全面发展,却不可能也无必要去占有一切,换言之,占有一切不是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个人占有任何物品都会有厌足的时候(边际效用递减为零),唯独对于货币(钱)的占有没有厌足的时候,似乎钱具有不受边际效用递减律制约的神性。人们之所以需要钱,是因为钱可以满足个人获得任何交易品的需要,而交换的需要又根源于个人能力的差异,个人从事自己最为擅长的活动,才能为他人提供最多的有利服务,从而获得最多的收益(如货币)。“挣钱越多越好”,至于钱是否“够用”的问题,没有能力发展要求的个人会以“想买什么就可以买什么”来衡量,即取决于个人对于效用物品的“有效需求”。实际上,个人挣到多少钱才“够用”,是没有客观标准的,而是“主观的”即取决于个人能力发展的需要。例如,某人有着从事科技研发的能力,他不愿贷款或接受风投,而是自己去经商,挣到多少钱才“够用”,取决于他进行科技研发需要多少钱,他不会因为经商可以挣到更多的钱而放弃自己搞科研的“偏好”。货币是商品效用的最高抽象,能力是人的活动(行为和行动的集合)的最高抽象。生理需要是“自然的”、给定的,能力发展需要则是“人为的”、不确定的。

人类和动物都有食物需要,在这种需要上没有人类和动物的分别,但是在满足这种需要的方式上存在着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人类以狩猎、种植等劳动方式获取食物,因此,人的需要不仅仅是行为动机,而且可以作为目的自始至终引导整个行为过程而成为行为过程的内容。由此可以给出“目的”的定义:以一定的方式去实现的需要。动物有获取食物的需要以及出于这种需要的行为动机或意图,却没有基于这种需要的行为目的,因为各种动物获取食物的方式都是固定了的,每一种动物获取食物的方式对于这种动物的个体来说都是“先验的”。

就人来说,同一种需要存在着满足需要的方式的差异,并且满足需要的方式往往比需要得到满足更为重要,所谓“不食嗟来之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所以,“价值”不仅是得到了满足的需要,而且是需要得到满足的方式。得到了满足的需要是“使用价值”,通过交换得到满足的需要是“交换价值”,后者不能化归为前者。交换和交易作为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方式,有其自身的价值属性,这种价值不能还原为交换物或交易品的效用。正因此,有些人把做生意当作与他人交往的方式,而不是因为做生意可以挣到更多的钱,这些人的价值偏好是满足需要的方式比需要得到满足更重要(价值高于效用)的极致化表现。市场价值体现在满足每个人的各种需要的方式上,市场的演进不是以交易品的数量和新交易品的出现为标志的,而是以交易方式的变化为标志的。

满足需要的方式比需要得到满足更重要,同样的,工具比工具的作用对象更重要。黑格尔《逻辑学》:“手段是比外在的合目的性更高的东西;锄头比由锄头所造成的、作为目的的、直接的享受更珍贵些。工具保存下来,而直接的享受却是暂时的,并会被遗忘的。人因自己的工具而具有支配外部自然界的力量,然而就其自己的目的来说,他却是服从自然界的。”黑格尔的历史局限性是,他没有注意到,使用工具的活动方式本身就是一种目的、一种价值,手段本身不是目的,手段的运用却可以独立为一种目的。这种目的早在人类历史的初期就已形成,狩猎成功的男人们回到定居点,操持着他们的狩猎工具,手舞足蹈地再现狩猎过程。手段的目的化衍生出生存活动的审美需要,这就是艺术的起源。

工具是人建立自身与外界关系的手段,是人自身能力发展所不可或缺的东西,因而有着自身能力发展要求的个人对工具的重视强于对工具对象以及工具使用所得结果的重视。货币是交易手段,个人拥有的货币量越大,可以交换到的物品数量和种类也就越多,由此形成了“钱越多越好”的观念。但是,这个观念诱导个人产生“占有一切”的贪念,以至于遗忘了终极目的——发展个人自身能力。

在人类社会进入电气化时代之前,生产方式(怎么生产)的发展总是快于生产内容(生产什么)的发展,需要的对象(需求品)几乎不变从而生产的内容也就几乎不变,可变的是怎样生产,形成了怎样生产支配生产什么的格局,并且成为历史发展的动力和各个阶段的标志。

进入电气化时代之后,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发明越来越多地来源于生产过程以外的研发机构,例如各种家用电器的发明,人们对于微波炉的需要完全是技术开发的结果,日常生活中的人们有着加热食物的需要,但是用电磁波加热食物的方式不可能从日常生活中产生出来,这项发明是科研人员机缘巧合的产物。

尤其是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每一个初创企业都意味着是一个携带新技术或新产品进入市场的企业,这样的企业依据新技术或新产品的特性组合了生产要素,新技术或新产品未必是对消费者某种需要的迎合,更多的是对消费者需要的开发和引导,具有引导性的新技术或新产品的初创企业才更易于取得成功,即开辟出一片市场、形成专业化分工。这是因为,电气化和信息化开启了全新的生产方式,各种新技术和新产品都是这种生产方式的衍生形式,犹如树干与枝叶的关系。

航天技术的发展开辟出新的生产领域,正在形成新的生产方式,由此衍生出各种新技术和新产品,如同一棵大树开枝散叶。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无从设想太空生活的场景会是怎样的,因而无从预想太空生活会有哪些需要。只有当航天技术不断发展,把越来越多的人送到天空生活,才会形成消费者需要,而这些需要是由太空科技开发和引导的,并且改变了人们既有的某些需要,例如饮食的内容和方式。在太空生活中,每一次呼吸,每一步行走,都有着技术支持,只有得到技术支持(开发和引导)的需要才是真正的需要。

将来必定会有一门“太空经济学”,这门学科的初始规则就是,技术开发并引导需要,不再是需要引导技术的开发。在这门学科里,“稀缺性”仍然是一个基础概念,但是,稀缺的不再是物态的资源,而是建构人与环境关系的技术,技术的稀缺度取决于人自身能力的发展水平。

迄今为止的经济学只有与供给相对应的“需求”概念,却没有与能力相对应的“需要”概念,由此导致了诸多观念混乱,以至于亚当斯密提出的钻石与水的“价值悖论”,至今也没有得到解决。

所谓“价值悖论”,不过是从物品的效用出发去理解“价值”所导致的观念迷障,而从人自身的需要出发去理解“价值”是不会产生这个困惑的。任何一种物品,只有当它能够满足人的需要时,它才是“有价值的”,差异只是存在着人的当下需要和将来需要的分别。人在沙漠中需要的是水而不是钻石,并不意味着人脱离了沙漠之后不会需要钻石。在日常生活中,钻石的“价值”之所以高于水,是因为钻石的稀缺度大于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钻石的价值量等同于钻石的稀缺度,因为这是两个不可公约的概念。稀缺度大的物品意味着获取这种物品的难度较大,从而获取的成本或代价较大。而且,稀缺度与成本量之间也没有公约数的关系,因为技术的提高可以降低成本。例如,目前的人造钻石在物理性质上已经与天然钻石没有差别,人造钻石的生产成本远远低于获取天然钻石的成本,从而市场上钻石价格大跌。此时,人们对钻石由“需求”回归“需要”,即不再是因为钻石价格高而想要得到它,而是因为钻石可以给人产生审美愉悦而想要得到它。这种回归不仅可以看作是价值的“主观化”,而且可以看作是效用的“主观化”,因为钻石的审美效用是纯粹的主观感受。如此,“价值悖论”便得到了解悖,暴露出其佯谬的本相,从而古典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主流经济学与奥派经济学之间的对立冲突也就不过是一种观念上的自相纠缠。

顺带说一下,经济学不必再沿用旧哲学的“主观”“客观”之类的术语,且问:天然钻石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人造钻石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恰当的说法是,天然钻石是物理事实,人造钻石是经济事实。

人们对任何一种效用物品的需求都有厌足的时候,却唯独对作为交换介质的货币(钱)的需求没有厌足的时候,这是一个经济事实,而不是一个“悖论”。只有当经济学理论处于某个由规则构造的形式系统中,这个经济事实才会表现为悖论,即:某种经济学理论把“需求”定义为由价格支配的一种数量,价格是供求关系的货币表现形式,价格提高则需求量下降,需求量上升则价格提高,此即需求定律。边际效用递减律说的是,人们对任何效用物品的需求都会随着满足度的增加而减少,满足度增量下降则需求量减少,需求量减少则价格降低。因此,边际效用递减律与需求定律可以构造一个逻辑自洽的规则形式系统。但是,人们对于作为交换手段的货币的需求却不受这两个“定律”的支配,对交换手段的需求远远超过了对标的物效用的需求,使得由这两个“定律”构造的规则形式系统出现了悖论,其情形犹如苍蝇拍打不到拍子上的苍蝇。

在此,有必要给奥派学人科普一下现代逻辑意义的“悖论”概念:形式化系统就是规则系统,任一有限形式系统都存在着该系统无法自证的东西(“盲点”),并且表现为悖论,即该系统由一个初始规则出发,经过严格的逻辑推导,得到的却是两个相反的结论。因此,“悖论”的发现使得传统逻辑的一个基本信念破灭了,即:从一个正确的前提出发,经过严格的逻辑推导,得到的结果必定也是正确的。

可以把供给的内容分为物品和技术两个大类,旧经济学的“供给”概念的外延只有物品而无技术,新经济学不仅重视物品所内含的技术,而且把技术作为供给的一个独立内容。例如,消费者需求的是手机的效用,不必知道手机的技术构成,手机芯片的尺寸不断缩小,可以更加便利消费者的使用,由此形成了手机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的对应关系,从而固化了手机技术的发展路径。然而,芯片微型化存在着一个极限,小于3nm时会发生量子隧穿效应,不再能够满足二进制运算要求。新的技术路线是,将手机的内存卡和处理器剥离出来,由云端服务器提供内存和处理,手机只是作为终端接发设备。这种设备可以安装在物品和墙壁上,这样,手机将不再是“手上的机”,不再是“生活必需品”了。互联网信息传输是一种需要,手机却不再是一种需求。到那时,如果有谁坚持要把这种设备抓在手里,那就显得极其怪异了。

概括说来,“需求”对应的是物品,“需要”对应的是技术。没有哪一种物品是不可替代、不可取消的,因为所有人造的效用物品都是技术的物化形式,而技术是人自身能力的体现,能力就是人建立自身与外界关系的活动水平。发展人自身的能力之所以是一种终极目的性的需要,乃是由于建立更加丰富多样的人与外界联系形式,才能使人有着更多的愉悦和舒适的存在感。如此,人的满足感不再来自物品效用的获取,而是源于人自身能力的发展以及这种发展所产生的自我肯定和自我赞赏的自足感。

一个没有审美能力的人,不会有对于钻石的审美需要,却会因为钻石价格很高并且具有“保值”的效用而产生对于钻石的需求,因而当人造钻石批量生产使得钻石价格大跌时,他对钻石的需求也会跟着大减,粗鄙的暴发户们都是这样对待钻石的。一个人有没有欣赏钻石的审美能力,跟她有多少钱无关,她即使买不起钻石,从而对钻石没有形成“有效需求”,她也仍然有着对于钻石的需要,这种需要是为了获得审美愉悦,而不是为了占有的满足感。

审美能力无法技术化,但是具体的审美活动可以技术化。例如,某人不会欣赏钻石的美感,只要他有欣赏其他事物的审美能力,就可以借助他欣赏其他事物的方法,使得他获得欣赏钻石的技巧。

一个教条主义的说法:所有的需求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满足,有些需要无法或不必通过交换得到满足。例如,商品化的住房是一种需求,只有买得起商品房的需求才是“有效需求”,每一个家庭都要求有自己的住房则是一种需要,这种需要无法以市场交易的方式得到满足(言外之意就是要求分配住房)。这种教条主义看法的认知根源是,试图在物品效用的层面上区分需求与需要。岂不知,有些人可以为了满足自身某种能力的发展需要而放弃买房,例如为了环球旅行而卖掉房子。又如,一个建筑师的从业初衷并不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住房,而是把建筑设计当作一种艺术活动,是为了从中获得审美愉悦。因而,建筑师这个职业对于他来说,是一种需要,而不是一种需求,不论建筑行业是否景气、能不能挣到大钱,建筑师职位的市场供求状况如何,他都会选择从事这项职业。人生的“真相”是,个人出于自身能力的发展需要做出的职业选择,比他受着供求关系的驱使做出的职业选择,更可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就。对此,旧经济学是完全无法用供求关系意义上的“需求”概念及理论做出合乎其逻辑的解释的。

最后,做一个通俗的概括。睡眠是一种需要,床是一种需求,个人什么时候需要睡觉,并不取决于他有没有床。特异情形是,有些人只愿意在床上睡觉,有些幼儿更是要在特定的床上睡觉。迄今为止的经济学只有与供给对应的“需求”概念,却没有与能力对应的“需要”概念,没有供给的“需要”不予考虑,犹如某些人没有床就不肯睡觉。这样,经济学的理论效用就仅仅表现为描述供给者(企业家)如何发现消费者需求,而不是表现为引导供给者(企业家)如何开发消费者需求。

我们需要发展出一个新的思路,即:企业家判断→生产要素组合→企业行为边界→价格/市场形成→分工格局→产生财富。企业家判断不仅仅是对消费者需求的发现,更是越来越多的表现为对消费者需求的引导和开发,开发需求比发现需求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因而更有赖于企业家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