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篇仅为简单的入门科普,不含任何专业知识。仅为帮助大家在选购上有一个简单的参考,不被复杂的参数绕昏头脑。

首先对显示器影响最大的三个参数是分辨率;色域;色准,这三个像三角形一样稳定支撑着你的使用体验,任何一项有短板都会让你用得不舒服。所以这三项在购买时要格外注意。

分辨率可以简单理解为显示器显示细腻程度的一项指标,想知道不同分辨率有什么区别的可以直接去视频网站上用360P和1080P看一个视频,你就可以明白分辨率的高低到底有什么区别。

当然,人都是很懒的,所以我这里直接给你们截图了。下图从左到右分别是4K;1080P和360P下视频截图。考虑到图片上传会压缩,所以仅供参考。

显示器高色域好还是广色域好(不专业科普色域)(1)

从左到右分别为4K;1080P;360P

从上图可以直观的感受到,360P和1080P差距巨大。而1080P和4K看起来好像差不多,那是不是4K显示器没必要了呢?别急我们放大来看。

显示器高色域好还是广色域好(不专业科普色域)(2)

左1080P 右4K;放大对比

从上图可以看到左侧1080P分辨率中BTB插槽上面的触点已经模糊,而4K的依旧清晰。

这就是高分辨率的优势,即使在放大后仍然可以保持较高的清晰度。

要说清这个的区别,就不能从截图来说明了,如果你凑近去看你手机/电脑的显示器你会看到屏幕上一个一个的像素点。

这是因为在生活中,你看到的所有线和面,其实都是由无数个小点拼接出来的。只是组成线和面的这些点太小,让我们在正常观看距离下看起来是线和面。

显示器高色域好还是广色域好(不专业科普色域)(3)

正常的图片经过放大后

下图是1080P分辨率和4K分辨率显示文字的一组对比。

显示器高色域好还是广色域好(不专业科普色域)(4)

上为1080P分辨率;下为4K分辨率

仔细看的话1080P分辨率的字体周围已经出现像素点,而4K分辨率的字体依旧清晰。

这是因为分辨率是由像素密度决定的。

在同样屏幕大小下,分辨率越高,像素密度越高。像素密度越高,显示的效果就越精细。

在同样的屏幕大小下,1080P分辨率的像素密度比4K分辨率低4倍左右。你可以简单的理解为,1080P用200万个像素显示出来的效果,4K可以用800万个像素显示,所以4K分辨率显示器的看起来就更精细,更锐利。

所以,即使是在4K分辨率的屏幕上放1080P分辨率的视频,看起来也要比在1080P的屏幕上放1080P的视频清晰一些。但看起来却有点模糊,这是因为非点对点缩放造成的,所以在4K屏幕上运行1080P程序或视频时,视频其实是以1080P等值放大4倍,程序原本在1080P设置下很清晰很锐利的边缘看起来就没有那么清晰锐利了,这就是为什么看起来会模糊的原因,但其实你仔细看的话,4K显示1080P要细腻很多。所以用高分辨率屏幕放低分辨率视频或应用的时候,建议加一个锐化滤镜。游戏可以用N卡滤镜里的使明朗,视频可以在视频播放器的选项里调节。

但对于游戏来说游戏分辨率越高,渲染游戏所需要硬件配置就越高, 想体验高分辨率游戏的朋友购买显示器的时候别忘了看看自己的硬件条件能不能达到标准。

显示器的色域代表显示器在当前色彩空间的显色范围。

色彩空间是颜色的编码标准,有了色彩空间我们就可以用一组数据来准确指代某个具体的颜色。

下图是几个常见的色彩空间标准叠加在一起的直观比较。在最后那个半透明马蹄形的色彩空间就是我们人眼的所有可见色(CIE1931色度图),SRGB,Adobe RGB这些色彩空间都是在CIE1931色度图这个大范围色彩空间上,圈出来的小范围色彩空间。

显示器高色域好还是广色域好(不专业科普色域)(5)

像常见的100%SRGB就是告诉你可以显示100%的SRGB色彩空间,72%NTSC就是可以显示72%的NTSC色彩空间。

色域的高低就是显示颜色丰富度的高低,这里不做过多讲解,你只需要知道色域越高的显示器显示的颜色就越丰富。

如果用口红颜色来举例,如果你的色域低,那别人高色域屏幕里看到的日落红;番茄红;大红;枣泥红;红豆红这么多种红色,到你这里看到的就没有高色域屏幕那么丰富,可能你只能看到深红浅红淡红。

显示器高色域好还是广色域好(不专业科普色域)(6)

图片来自钟文泽

在购买显示器的时候,一定要买色域是100%SRGB /72%NTSC以上的屏幕。否则会对你日常上网浏览网页造成不小的影响。

色准代表了显示器显示色彩的准确度,这项参数决定了你在显示器上看到的标准红色是不是真的标准红色。你看到的蓝色是不是真的蓝色。

一般色准用△E值来表示,△E值越小色彩越精准。

△E<6时为良

△E<3时为优

△E<1时为极其优秀

△E>6时,别买。因为当△E>6的时候,你看到的红色,其实就已经不是红色了。

三个对屏幕影响最大的参数就简单介绍到这里了,在选购显示器的时候这三个参数凌驾于一切之上。上面三个参数里只要有一项参数有短板,那都会极大的影响你在使用过程中的体验。

下面要介绍的是额外参数,额外参数不影响显示器的正常使用,但在一些领域如游戏或影视上,这些额外参数较好的显示器能让你的体验比基础显示器更好

刷新率是你屏幕一秒可以更新多少次画面的一项参数,常见的刷新率为60Hz;144Hz;240Hz

60Hz刷新率并不是说在一秒内屏幕上可以刷新60张画面,而是画面在一秒内可以更新60次。

理解不了?别慌,看实际案例。

显示器高色域好还是广色域好(不专业科普色域)(7)

看不清可以点开大图看

上图可以简单的看到低刷新率在使用过程中无法正确的显示物体的实际位置。

假如把上图的黄线作为飞碟的实际位置,那么在上图中只有158刷新率的最接近,4刷新率和20刷新率已经偏到离谱了。

我用速度*坐标来简单的解释一下,假如一个物体速度是每秒10,但你每秒只能看到它两次,那么在他匀速运动时你看到的运动轨迹就是5-10-15-20-25-30,你看起来就是像闪现一样瞬移过去的。

假如速度保持不变,但你现在可以每秒看十次,同样是匀速那你看到的就是1-2-3-4-5-6-7-8-9-10-11-12-13……,虽然也是瞬移,但看起来就会流畅的多。这就是刷新率的简单解释。

在游戏中,高刷新率可以让画面更流畅,在对抗中也能更快的看见出现在视野中的敌人。

说到了刷新率不得不说的就是FreeSync及G-SYNC技术,这两项技术分别是AMD和英伟达的画面防撕裂技术

为什么画面会撕裂呢?这是因为显卡渲染画面并不是一次渲染一整张,而是把画面分成若干个像素行,去进行逐行渲染。显示器刷新画面的时候并不是一次性把整个画面全部渲染出来,他是从上到下一行一行逐渐渲染出来,这个时候如果显示器还没显示完当前渲染的一帧画面而显卡已经渲染好了下一帧,那么就会出现画面撕裂。

freeSync技术和G-SYNC技术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搭载G-sync和freesync的显示器可以动态调整他们的刷新率而不是固定的1/60秒或者1/144秒扫描完一张画面,他会去适应显卡的输出帧,而不是在这里等着,说白了就是:显示器刷新率变频技术。

购买建议:游戏玩家强烈建议购买144Hz显示器,但也不要过于追求高刷新率,60-144带来的提升远比144-240带来的提升要大

响应时间代表显示器发光像素切换两个颜色所用的时间。大家都知道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原理是红黄蓝三个液晶不断的开关组合形成我们日常看到的显示效果。如果响应时间过慢(开关切换过慢),就可能出现重影和模糊现象

显示器高色域好还是广色域好(不专业科普色域)(8)

显示器高色域好还是广色域好(不专业科普色域)(9)

但大家在购买的时候不要去太参考响应时间。因为我们常说的响应时间都指的是GTG,也就是灰阶响应时间。但就现有技术来说,没有任何一款显示器可以做到全灰阶1ms显示。

厂家宣传的一毫秒往往是几个相近灰阶的切换速度或VRB,MPRT等切换技术下的1ms。

VRB和MPRT是降低显示器响应时间的技术,VRB牺牲画面色彩,MPRT牺牲视觉体验(大量频闪),而相近灰阶是指在0-256灰阶里,选择俩相近的两个或一个范围的灰阶测试出来的1ms。

我举个栗子你就懂了,厂商的1ms并不是所有颜色切换1ms,而是只有特定颜色切换到特定颜色是1ms。如果是其他颜色切换,则达不到1ms显示。

所以在购买显示器的时候,不用太参考所谓的1ms响应速度,甚至可以说不需要参考响应速度。因为游戏玩家最爱的IPS材质屏幕,响应时间都是差不多的。新型IPS如fastIPS和nanoIPS在解决相应速度上的方法也是给传IPS“超频”。

色深指的是显示器的色彩深度也叫色位深度常见的有10Bit;8Bit;6Bit。

色深是和色彩息息相关的一项参数,在上面提到了色域就是你的显示器显示颜色的丰富程度。而色深就是显示器显示颜色的细腻程度。

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色深就代表了显示器在色域内可以显示多少种颜色。

下面我用简单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来举例子。注意,真实情况要比我演示的复杂的多,我仅仅是用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演示色深之间的区别。

显示器高色域好还是广色域好(不专业科普色域)(10)

我们先假定上图就是我所规定的色域,这个色域里所有颜色都在上面,纵向可能经过多次压缩可能已经看不出色彩变化了,但问题不大。下面我们加上平面直角坐标系。

显示器高色域好还是广色域好(不专业科普色域)(11)

那么如上图所示,在不使用小数的情况下。那色彩显示出来的是不是就只有(1,1);(3,5);(5,2)等一共25种颜色。那我就可以说,在这个色域这个显示的色彩深度是5,那接下来我们增加色深。

显示器高色域好还是广色域好(不专业科普色域)(12)

接下来把横纵坐标都增加到了8,也可以说色深增加到了8,那么在只能显示整数坐标色的条件下,我们可显示的颜色可以增加到64种。那我们如果继续增加。增加到10个色深,就能显示100个颜色当然实际情况要比这个复杂的多,比如说实际SRGB色彩坐标系其实是这样的。我只是为了方便演示才找了个长方形的色彩图。便于理解。

显示器高色域好还是广色域好(不专业科普色域)(13)

色深在使用中最大的影响就是颜色过渡,如果色深过低,在显示一些渐变色的时候会出现色彩断层。

如下面的天空。但色深并不影响你显示器显示颜色的丰富程度和显示效果的细腻程度。高色深的显示器只比低色深显示器不易出现色彩断层。

低色深的显示器也不会影响太多的显示体验,因为色深只确定了显示色彩的细腻程度,其他显示效果如色域和色准和色深没有半毛钱关系。

显示器高色域好还是广色域好(不专业科普色域)(14)

看天空

这个HDR和手机拍照的HDR可不一样,手机里的HDR代表多帧合成,利用多次曝光合成出更高动态范围的照片,显示器的HDR就是高动态范围图像的意思,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让暗的地方更暗,亮的地方更亮

常见的参数为为HDR10;HDR10 ;HDR400:;HDR500;HDR600;HDR1000等。除了HDR10和10 后面跟的数字都是代表显示器的亮度,HDR400代表显示器支持的最大亮度是400尼特的HDR,1000就是1000尼特亮度的HDR。

因为正常显示器的亮度达不到还原HDR视频中的亮度,对于HDR视频里超过其亮度显示范围的亮度信息的处理会产生过曝或者过暗的画面。所以HDR必须搭配高亮度显示器使用。

但不同显示器的HDR效果也有不同,就拿两个相同的HDR600显示器来说,在播放HDR电影时,两台显示器的效果可能会有细微差别,这就是厂家和面板厂商调校的结果,所以建议有HDR需求的朋友先了解一下相关的产品在进行购买。

显示器高色域好还是广色域好(不专业科普色域)(15)

对比度是画面黑与白的比值,也就是从黑到白的渐变层次。比值越大,从黑到白的渐变层次就越多,从而色彩表现越丰富。一般来说对比度越大,图像越清晰醒目,色彩也越鲜明艳丽;而对比度小,则会让整个画面都灰蒙蒙的。一般参数为400:1;600:1;800:1;1000:1。越高越好

显示器高色域好还是广色域好(不专业科普色域)(16)

左:对比度低;右:对比度高

越亮越好

最后简单的概括一下现在主流面板的优缺点。

IPS面板:可视角度大,色彩准,响应时间正常;显示纯黑时容易漏光;对比度偏低

VA面板:色彩鲜艳,响应时间慢;对比度高,没有漏光问题。

TN面板:响应时间短;颜色泛白;灰阶显示有问题,色彩不准;刷新率高

NanoIPS面板;响应时间比IPS要快,色域色准比Ips更优(具体要看参数)同时保留了Ips的优点。

Fastips面板:比nano-IPS响应时间更快但相比nanoIPS牺牲了一定的色彩,但总体仍然优于Ips

打游戏的话如果预算足够,可以优先选择nano或者fastips,这两款都是新技术,相比老的ips各方面均有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