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字辈分排列顺序表(原来我的34)(1)

斟一杯清茶,静听林家的历史;

追根溯源,探寻林氏的由来......

林氏专场-林姓解读

林姓,汉族姓氏。

林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47位。

主要源自子姓、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东夷一支称林方,南迁后称"郴"。林义与曹近似,"木"是建木,也就是天杆圭表,又名扶桑,扶木。二建木并立为林,"林"下为天齐坛台(渐台)。林姓是风姓别支,又作梵。中华书局刊印的《辞海》合订本载:林 ,"姓也,史谓殷比干避难长林之山,因以林为氏"。在民间,比干一直被尊为"文曲星"。

林字辈分排列顺序表(原来我的34)(2)

林 lin

2016年,大陆林姓人口约为1416万,林氏排在第16位;在中国南方林氏排在第4位,福建省林姓人口全约472万,占全省总人口14.8%,排在第一位;广东省林氏约311万,浙江省约184万;台湾地区林氏约200万,韩国180万 ,其他地区约500万,在全球约2千多万。林姓人口密度最高为福州、莆田、闽南、粤东及台湾。

林姓起源

林字辈分排列顺序表(原来我的34)(3)

1、源自子姓,是商朝末年名臣比干的后裔,属于王侯赐姓为氏。商末,纣王无道,比干犯颜直谏被杀。比干正妻夫人陈氏逃入长林山中,生下了儿子泉。周灭商后,因泉生于林中,其父比干坚贞不屈,被周武王赐以林为姓。

2、源自姬姓,出自周平王的世子姬开,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周平王姬宜臼有庶子名叫林开,林氏宗亲点击进入林氏总群林开的子孙有的以祖辈名字为氏。

3、源自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林衡,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林衡,又称林人,是西周中期开始设置的机构官称,主要负责掌管林木,并负责植树造林,养护浇灌等。

4、源于少数民族改姓。

①源自鲜卑族改姓: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把国都从平城迁到洛阳后,命鲜卑人改用汉字姓,把代北的丘林氏改为林氏。

②源自高山族改姓:台湾地区的高山族,是中国大陆古"百越族"迁居台湾的一个分支,世居林木茂密之地,因此有以林为汉姓者。

③源自满族改姓:满族布萨氏,满语为Busa Hala,世居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后多冠汉姓为林氏。林佳氏,满语为Lingiya Hala,世居蜚优城(今吉林珲春三家子乡高丽城村)、乌喇(今吉林永吉),后多冠汉姓为林氏。

情连世林

历史名人

姓名生卒年籍贯主要成就林放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期鲁国鲁国太傅林披733年-802年福建莆田官至检校太子兼苏州别驾林慎思844年-880年福建 长乐福建历史上第一位状元林环1375年-1415年福建莆田有《絅斋集》。林大钦1511年-1545年海阳县(今潮安区)明嘉靖壬辰科状元林兆恩(林龙江)1517-1598福建 莆田思想家、三一教创始人林则徐1785年-1850年福建侯官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林鸿年1804年-1886年侯官云南巡抚,曾出使琉球

林氏祖训

1. 孝弟宜讲明也。凡我族众有不爱其亲、不敬其长者,族房尊长宜时加训饬,以杜忤逆之渐。有不悛者,集同族开祠斥逐,永远不得入祠 。

2.污俗宜革除也。乡俗之坏莫大于淫风,乡里之害莫甚于作贼、聚赌,不肖子弟游手好闲蹈此习者,除送官严究外,邀族房长开祠逐出,虽身后不准入祠。

3.族簿宜修整也。族中人丁繁衍,派易于混淆,有非我族内而妄以伯叔兄弟呼者,亟宜会集斯文,共襄此举。

4.婚姻宜慎择也。族中许聘之家,须于是日到祠内下书一封。其有门户不相匹配,玷辱家声,即行逐出,不许入祠。书仪定为二则:彩轿一千文,青轿五百文。隐瞒不举者, 查出倍罚。

5.司年宜公忠也。凡十甲轮当,其帐目同上下次头,而算余则封交下首,以备歉岁补偿。至弃伐坟山,更当会议。

6.祠产宜慎守也。凡遇荒歉之岁,祠租该让若干,须会众公议。每年收清后,尤须会议,时价粜出。每当私匿违者,议罚,其小买交易,凭大买业主居中。

7.轻生宜杜绝也。乡里恶俗有子挟其父、妇挟其姑、以及寻仇作命者,往往抛一死以害人,此后如有犯者,男主不入宗祠,女主不入支祠, 若夫殉义、妇殉节者,不在此例。

8.祠宇宜洁净也。头门封锁,无事不得擅开,如纵放杂人混扰、以及堆放什物,定当议罚。

9.簿籍宜永守也。祠内归户签簿,残失日久。今新立签簿,定其租额,存祠轮交,庶免产业侵占,而钱粮宜得肃清。

10.衣冠宜整齐也。凡与祭宴饮,俱要冠丁各穿公服入祠。若衣冠不整、以及未出动者,与祭宴一体议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