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灰的分享影视独家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武德九年唐太宗接手的是一个很不景气的摊子。隋末以来的丧乱中,山东、河北、河西等许多地方遭到了大破坏。贞观初又逢连年灾荒,关中饥民多卖子女以接衣食,社会经济凋瘵残破,百废待兴。唐太宗就是在这样的局面下,致力于创建“贞观之治”的伟业。贞观之初,唐太宗在助手们的帮助下,制定出轻徭薄赋、爱惜民力、保护生产的国策。由于政策得当,社会安定,百姓努力从事劳动,被战乱、灾荒破坏的社会生产力很快恢复。

唐太宗时期是贞观之治吗(从贞观之治到)(1)

李世民书法作品

贞观四年起连年丰收,流离失所的人返回乡里,有的地方米粟每斗不过三、四钱。从长安南至岭表,东至大海,走远路不需要带粮食,沿途都有供应。人们“外户不闭”,那时“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这在封建社会已经是为人称道不已的治世了。巍徵当年和封德彝辩论时提出的“三年成功”的目标,基本上奇迹般地实现了。贞观中起步的这股经济发展上升的势头,一直保持了百余年。到唐玄宗李隆基的时代,进入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开元天宝盛世。

唐太宗时期是贞观之治吗(从贞观之治到)(2)

李世民画像

唐人记述,当时“四方丰稔,百姓殷富”,“开元天宝之中,耕者益力,四海之内,高山绝壑,耒耜亦满。人家粮储,皆及数岁。太仓委积陈腐,不可较量。”无论这些言词有多少溢美的成分,大唐肯定是当时世界上生产最发达、最富庶的国家之一。统计材料表明,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即唐太宗逝世一百周年那年,国家各种仓库存粮一亿二千三百多万石,合全国每人一百市斤以上。每当人们赞美那二千年封建社会中的黄金时代——盛唐的富庶时,是不能忘记唐太宗这个唐代初期的君主的。

唐太宗时期是贞观之治吗(从贞观之治到)(3)

李世民雕像

“开元之治”是“贞观之治”的延续和发展。唐太宗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态度比较平等。他说:“自古以来都贵中华,贱夷狄,唯我一视同仁,所以各种族部落都依我如父母”。他在讨平经常前来掳掠的突厥、吐谷浑后,依然用他们的贵族治理本民族。他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吐蕃普松赞干布,弘仕公主嫁给吐谷浑诺曷钵可汗。他对少数民族将领如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都放心任用,授予很高的军职,让他们担任京城的守卫,还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他们。

唐太宗时期是贞观之治吗(从贞观之治到)(4)

李世民剧照

对内徙的各少数民族,也给以较好的安置,入居长安的突厥人数近万家。当时有“华戎合同”、“胡越一家”之称。唐太宗受到全国各族的尊敬,被称为“天可汗”。贞观年间,大唐国力雄厚,生产进步,科学文化也很发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处在丝绸之路起点上的国都长安,宏伟壮丽,成为东方各国科学、文化、艺术、宗教交流的中心,从日本、新罗、印度、东南亚和南洋及波斯(伊朗)、大食(阿拉伯)乃至西方各国来的商旅、使节、留学生和宗教僧侣络绎不绝。

唐太宗时期是贞观之治吗(从贞观之治到)(5)

李世民陵墓

我国也有许多人从东西海陆走向世界。他们都是传播古代世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先驱者。据现存西安碑林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记载,早期基督教一派的景教就是贞观年间传入我国的。也是在唐太宗时代,著名的玄奘法师完成了往印度取经的历史性旅行。中外的广泛交流滋养丰富了我们古老的民族文化。唐太宗作为一个封建帝王,他的嘉言懿行不可能贯彻到特别是到了晚年,思想、政治全面倒退。

唐太宗时期是贞观之治吗(从贞观之治到)(6)

李世民纪念馆

太宗晚年时很难听得进别人的意见了,因而国家的治理不大如前,“贞观之治”逐渐褪去了光彩;又不顾民力,四面用兵,走上穷兵黩武的道路。他还修翠微宫、玉华宫,兵役、徭役的繁重,达到了隋末以来的高峰。剑南的百姓,又到了卖儿卖女的地步。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五月,唐太宗因病逝世,时年五十周岁。葬于昭陵。唐太宗死前一年同太子李治谈了一次话,历数自己当皇帝以来的种种不善,为自己的深过感到惭愧。他要儿子学古代的圣贤,不要学自己,自己不足以师法。那恳切陈词的珍贵遗训,难能可贵的自知之明,大政治家的坦荡襟怀,到底还是不同凡响的唐太宗呵!

参考资料:

·《贞观之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