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入关以后,在中原地区汉文化的巨大影响下,康熙皇帝沿袭明朝旧制,创设了“东西六宫齐备,位号明确,等威明辨”的后妃等级制度。对于后妃等级和人数配置,《清史稿·后妃列传》记载明确:“皇后居中宫;皇贵妃一,贵妃二,妃四,嫔六,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

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清朝统治阶层几乎考虑到了所有有助于皇权集中、稳固统治根基的统治手段,后妃等级制度就是其中之一。也就是说,皇帝纳娶后妃从来都不是一件随心所欲的私事,而是关乎皇权统治、朝局稳定的国家大事。

太嫔对皇帝如何自称(贵人和嫔仅差一级)(1)

后宫中每个等级的妃嫔对应的地位,权力都不同。比如说皇后作为后宫之主,需要母仪天下,不仅仅是后宫众人的典范,更加要是天下女人的典范,所以对于家世,德行要求很高。在前朝是皇帝说了算,那么在这后宫中就是皇后说了算。

太嫔对皇帝如何自称(贵人和嫔仅差一级)(2)

在很多清宫剧中,都有妃嫔晋升的桥段,晋升自然是一件好事,标志着身份,地位的提升。那么哪一级妃嫔的晋升是最让本人欣喜若狂的呢?这应该就是从贵人晋升为嫔吧!

太嫔对皇帝如何自称(贵人和嫔仅差一级)(3)

成为皇上的“妃子室”后,它就有了一些相应的特权,其中有三种特权绝对属于下层妃子“可以见面,但不能寻求:

1、可以抚养自己的子嗣或者收养嫔妃的子嗣

清朝皇室的孩子并不是和他们的生母一起长大的。但当王子的儿子和公主到达一定年龄,如果生母的地位较高,有权提出,可以和生产孩子”“定期会面。

太嫔对皇帝如何自称(贵人和嫔仅差一级)(4)

2、在皇上驾崩以后有特权

皇上死后,后妃一般会得到后宫后妃的头衔,皇太后、太妃、太妃、太贵妃就是这一类人。但是失去了皇上的保护,以前的妃子,关心的不是短暂的一份,而是真正的晚年善待。在《清史稿·后妃列传》中也有记载。

太嫔对皇帝如何自称(贵人和嫔仅差一级)(5)

3、身份的转变

前面说过,贵人、常在、答应这一众后妃的人数是不限定的,她们居于东西十六宫侧房,虽然在地位上比一些宫女强,但面对嫔以上的妃子,她们就是奴婢,就是供人使唤的“丫鬟”。这是一种很严格的等级划分,不晋升的嫔这个等级,她们永远都是“下人”。

若是贵人晋升为嫔之后,身份的差别一下子就体现出来了。从一个供人驱使的“丫鬟”变成了其他贵人以下后妃眼中的“娘娘”。从以前供人驱使,到晋升后驱使别人,这种身份地位的转变,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的确可以令贵人欣喜若狂。

太嫔对皇帝如何自称(贵人和嫔仅差一级)(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