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析泌水原因回顾

1、水泥温度的影响

现在的水泥生产厂家大多数都不具备倒库(均化库)的能力。通常都是刚生产出来就需要马上运走,水泥的温度到了商品混凝土公司还有着70~80℃。为了能够更好的施工,就需要加大外加剂的掺入量。水泥温度会随着生产过程而慢慢降低,因此外加剂的掺入量也需要实时降低。不然,混凝土泌水、板结的现象就会出现。

2、含泥量不稳定

混凝土生产中若是含有较高的砂石含泥量,为了让坍落度满足要求就需要将减水剂的掺量加大,同时也需要根据含泥量的多少来实时调整减水剂的掺量。不然掺入过多的减水剂将会使得混凝土泌水、板结的现象出现。

3、外加剂的原因

(1)混凝土泌水、板结问题最为常见的原因就是外加剂超掺,因此需要对外加剂的掺入量进行严格的控制。

(2)一些因素会影响外加剂与水泥或掺合料的相容性,从而使得混凝土的泌水、板结问题的出现,因此在对外加剂与水泥或掺合料变更时需要对它们的相容性进行试验。

原因分析:

为分析混凝土产生离析的原因,调查组调看了商混公司的生产记录中的配合比如下表。并取得混凝土公司当批次的原材料留样按照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试拌量为20L,混凝土拌合物未发现离析泌水的现象。

泌水和离析怎么处理(泌水离析该咋办)(1)

调出当时生产的监控录像以及询问当天值班的质检人员,在生产第四车、第五车混凝土时,发现当时工人错把减水剂(未复配的粉剂)当成早强剂投入混凝土。通过换算萘系减水剂的掺量达到3%,为设计配合比的3倍,按照3%的外加剂掺量再次进行试拌发现混凝土出现泌水、板结、骨料沉淀离析。

泌水和离析怎么处理(泌水离析该咋办)(2)

事故处理:

经各方分析讨论形成处理办法:进行支撑后,将出现问题的4根柱子进行凿除,进行置换。

事故教训:

在混凝土生产中,应控制好每个细节,同时粉态外加剂应由电子称计量,不应由人工进行投放。

商品混凝土公司应加强混凝土的出厂质量检测,混凝土坍落度检测不宜用目测,更应将出厂的混凝土放置到推车或大盆里,静置5~10min观察混凝土的和易性变化,在进行判断如发现混凝土质量出现问题时,应及时调整不应出厂。

现场施工质检人员应注意混凝土的质量检测在进行验收,不合格的混凝土杜绝使用。

总结

商品混凝土应用于工程中,堵泵、粘罐是常见问题,最主要原因就是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好。

注意以下几点!

1、孔隙率

通常混凝土孔隙率大的同时不但强度差,而且泌水也会随之增加,如当混凝土级配不合理时混凝土的砂率低或胶凝材料用量低浆体过少不能将骨料充分包裹。再如胶凝材料的比表面积小。这无疑是为混凝土中自由水上浮,提供了一个方便的通道。使得混凝土更容易出现泌水,离析。同时孔隙率的增加也会导致混凝土的粘聚性降低。

2、含气量

通常商品混凝土中,混凝土出现泌水时,加入一定量的引气剂就会解决问题,是因为良好的引气剂会向混凝土中引入优质的小气泡,而气泡可以将混凝土正在向上运动的自由水进行包裹,将其稳定在气泡周围。并且,由 于含气量的增加,会使混凝土更密实,气泡会填充到混凝土的空隙中,阻断部分自由水的上浮通道 。

3、水胶比

当混凝土中自由水的用量增加时,水胶比过大时,水泥浆的流动性增加但粘聚性保水性会变差抵抗不住混凝土中粗骨料下沉的力量,导致泌水离析。

4、混凝土凝结时间

混凝土的凝结时间越长,则骨料沉降的时间越长,同时也就越容易出现泌水现象。如水泥的凝结时间长, C 3 A含量过低。泵送剂中缓凝剂超量,都会对混凝土的泌水有着很大的影响。

5、外加剂与原材料的相容性

外加剂与原材料的相容性主要体现在,水泥颗粒与外加剂的吸附与分散效果。吸附效果过强会造成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快,分散效果过大时会出现泌水板结的现象如减水剂超掺。

6、过度振捣

振捣不足时混凝土会出现蜂窝、孔洞,影响混凝土强度。但过度振捣会加剧混凝土中的骨料沉降水分上浮,导致混凝土的泌水离析现象出现。过度振捣导致的混凝土泌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