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和侯耀文最后谈话,当年郭德纲的师父侯耀文在台上这么使现挂(1)

  郭德纲的师父侯耀文虽然已去世多年,但他留下的相声作品却令人百听不厌,不管是《糖醋活鱼》、《财迷丈人》还是《楼上楼下》都成为耳熟能详的经典,其中像《楼上楼下》等作品还被徒孙岳云鹏搬上舞台重新演绎师爷的经典。创编段子的成功其实只是侯耀文相声艺术的一部分。作为侯氏家族唯一专业从事相声事业的后人,在传统活方面也深得父亲侯宝林大师真传,在表演柳活的段子时,其深厚的学唱功底也颇有老侯爷当年的神韵。而观众不常见的是作为以表演创编段子见长的侯耀文其实台上现挂的功夫也相当了得。

郭德纲和侯耀文最后谈话,当年郭德纲的师父侯耀文在台上这么使现挂(2)

  2001年,侯耀文受邀赶赴天津参加了“庆祝魏文亮从艺五十五周年纪念晚会”并攒底与魏文亮合作表演了一段传统腿子活《黄鹤楼》。当天是侯耀文逗哏,魏文亮给他量活。两位原本都是逗哏演员,这样的临时搭档一上场,观众就报以热烈的掌声。侯耀文一看观众这么热情来了精神,在台上一个接一个的垫话小包袱,站在旁边的魏文亮看着着急,因为他知道天津的观众太懂行了,垫话太多容易给观众带跑了,于是冲着侯耀文说了一句,“您赶紧入正活吧!”虽然是相声界的行话,可台下大多数观众都是资深行家,当然也都听懂了,接着就是一个场笑。侯耀文当时就急眼了,这跟头不能认栽,得拿魏文亮砸一挂。《黄鹤楼》这块活是以学唱见长的柳活,捧逗双方份量差不多。其中在台词中有这么一句,逗哏演员问捧哏的,“京剧里正工捋髯是什么意思?”魏文亮由于之前几天一直在忙于专场彩排,嗓子不舒服,回答侯耀文时声音又细又高。侯耀文赶紧抓一现挂,“您这是在宫里学来的吧?”顿时,台下哄然而笑。魏文亮也不吃亏,不急不缓的回答道“是啊,你知道京剧界有个说法叫“十净九裘”吗?就是十个学京剧的有九个得学裘盛戎,可我们相声界也有这么个说法,叫“十相九侯”,十个说相声的有九个都学的是侯宝林。”言外之意老侯爷也成宫里出来的了。两人在台上你来我往斗开话了,整段本以学唱为主的《黄鹤楼》让两位逗哏演员加进去不少机智的现挂,但却没有破坏段子的结构完整性。

  其实,侯耀文的现挂随处可见,在纪念苏文茂从艺六十周年的纪念演出中,侯耀文也没放过他这位大师哥,开场垫话就瓷瓷实实的砸了一挂。刚一上台,侯耀文就说:“今天是我国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苏......苏什么来着?”石富宽接话接的也紧,“都著名了,不知道人家叫什么啊?苏文茂”。侯耀文使相道:苏文妙?石富宽:苏文妙?什么舌头啊,苏文茂!侯耀文:“苏文茂先生从艺60周年呢,我看了,门口贴着一个大讣告......大广告” 石富宽:您把您这字眼儿咬清楚了行么?

郭德纲和侯耀文最后谈话,当年郭德纲的师父侯耀文在台上这么使现挂(3)

  游刃有余的现挂是台下基本功扎实的缩影,很多观众喜欢把侯耀文和少马爷两位拿来对比,其实完全没有对比的必要。少马爷的相声在于继承马氏相声表演精髓,而侯耀文的相声则是在探寻一条更合适自己的表演风格,一条可以明显区别于父亲侯宝林大师的艺术风格,可以说两位在相声艺术上做到了不辱门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