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志奎 曹宁宁

平鲁面塑的由来(指尖上有乾坤平原面塑大观)(1)

面塑,民间俗称“捏面人”,是用面来塑造形象的手工技艺。面塑艺术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世代相传的民间艺术,成为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中绽开的一朵奇葩。明清时期,面塑是旧社会艺人们糊口的手艺,现今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成为登入大雅之堂的艺术品。

山东省平原面塑有百余年历史,它造型多样,绚丽多彩,有着独特的地域特色,具备深厚欣赏性,充分展示了传统艺人的精湛技艺和聪明才智,是一项宝贵的艺术表现形式,是民俗文化具象化的典型代表。平原面塑作为民间手工技艺的同时绝不仅是一个玩赏品,它具有很强的社会教育功能,面塑艺术以其传神的形象、精湛的工艺,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在潜移默化之间启迪人们的智慧。

平原面塑原料主要是糯米粉、高筋面粉、防腐剂、保湿剂、甘油、蜂蜜、淀粉、各种颜料等。用手指和小刀、剪刀、梳子、竹针、拨子等极简单的工具,通过揉、搓、挤、压、团、挑、按、拨等造型技巧,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

平原面塑的题材大多是传统戏曲、古典名著、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儿童卡通中的人物以及十二生肖和其它动物。人物造型绮丽多变,多以关羽、赵云、福禄寿三星、八仙、嫦娥、哪吒、唐僧、猪八戒、鲁智深、济公等人物形象为作品。

平鲁面塑的由来(指尖上有乾坤平原面塑大观)(2)

张万仁是平原面塑的代表性传承人,幼年随外祖父肖洪山学成传统面塑技艺。能捏制花鸟、人物等,尤其擅长捏制古典造型人物,生态逼真,惟妙惟肖。其面塑作品不霉、不裂、不变形、不褪色,易保存。张万仁的面塑作品具有造型夸张,手法简练、淳朴敦厚、色彩艳丽的特点。

平原面塑是重要的陈设工艺品及民俗文化用品,深受平原人民的喜爱。其民俗特征、艺术特征、工艺特征使它具备了深厚的民族信仰内涵。独具特色的艺术价值,以及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2020年4月列为德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