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识得“岫”字,应该是念小学光景,看电视里播放越剧《红楼梦》:“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年纪虽小,却懵懂知晓,雅致俊秀的人儿多半与美玉相伴,抑或本身就是灵玉一枚落入红尘。

岫岩玉,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岫岩玉为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玉之一,因产于辽宁岫岩而得名,最早的玉名见自西汉《尔雅》:"东方之美者,有医无闾之殉圩琪焉"。岫岩玉广义上可以两类,一类是老玉,老玉中的籽料称作河磨玉,属于透闪石玉,其质地朴实、凝重、色泽淡黄偏白,是一种珍贵的璞玉;另一类是岫岩碧玉,其质地坚实而温润,细腻而圆融,多呈绿色至湖水绿,其中以深绿、通透少瑕为珍品。

所谓白云出岫(轻云出岫话岫玉)(1)

关于岫玉的形成有这样一个故事,具体时间我也不知道,总之是很久以前的事儿了,那个时候岫岩这个地方原本叫“秀岩”,在秀岩山里住着两母子,有一天儿子上山打猎,看见一只尾巴挺长、全身花里胡哨、金翅金鳞的大鸟落在山岗上。他赶忙跑过去准备把这大鸟射下来卖钱。可是他刚跑过去,还没等张弓搭箭,这只大鸟“呼啦”一声飞了起来,转了几圈就没影了。晚上回到家里,儿子把白天遇到的事跟他母亲说了,他母亲琢磨了一会,一拍大腿说道:“儿呀,那只大鸟该不会是凤凰吧!”

俗话说:“凤凰不落无宝之地”,娘俩决定去好好看看。第二天,他们就直奔大鸟落脚的山冈,果然瞅见大鸟落脚的石堆中闪闪发光,娘俩挖开土石,就看见里边露出五光十色的彩石。他们把挖出的彩石带回家仔细一看,都是玉石。村里人听说娘俩挖出了宝贝便都来观看,有好奇的也到山上去挖,果然也挖到不少。这些玉石既好看又不太硬,有人就用它磨成手镯戴在手腕上,或者磨成吊坠儿挂在脖子上,溜光水滑很是好看。还有人把玉石做成各式各样的小工艺品拿到城里卖了不少钱,消息传开,很多外地人也到这里来买玉石,因为这玉石是在秀岩遇到的,于是人们就把这些玉叫做“秀遇石”。“遇”又跟“玉”同音,“秀岩”改为“岫岩”之后,人们就简称“岫玉”。

岫岩玉山生水藏,质地坚韧,细腻温润,光泽明亮,色彩丰富。具有块度大、色度美、明度高、净度纯、密度好、硬度足六大特点,自古以来就是理想的玉雕材料。

岫岩玉物质成分复杂,物理性质、工艺美术特征等亦多有差别,因而它不是一个单一的玉种。按矿物成分的不同,可将岫岩玉分为蛇纹石玉、透闪石玉、蛇纹石玉和透闪石玉混合体三种,其中以蛇纹石玉为主。

透闪石主要由透闪石组成,绿泥石玉主要由叶绿泥石组成。

通过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差热分析等手段亦可将岫岩玉分段划分为蛇纹玉、花色玉、绿泥玉三种。

岫岩玉只是从地域概念上对岫岩出产的玉石的一种笼统的称谓,但由于岫岩的玉石矿产并不是单一的一种,因此从矿物学上来分更科学一点,分为三种,包括"透闪石玉"、"蛇纹石玉"和"透闪-蛇纹石玉"三大类。

蛇纹石玉,也就是普通意义上的岫玉。主要出产于岫岩哈达碑镇的瓦沟地区。这里10多里长的山谷中矿藏量约176万吨,有玉石矿体76处,是中国最大的玉石产地。蛇纹石岫玉颜色丰富,有浅绿、翠绿、黑绿、白、黄、淡黄、灰等,但是以绿色为主。其中碧绿色、透明度好、无裂纹、少棉而且不跑色的绝对是高档玉料。蛇纹石岫玉硬度不高,摩氏硬度在2.5至5.5之间,普通玻璃的硬度一般为5至6,所以蛇纹石岫玉不能用来划玻璃。另外蛇纹石岫玉还有一个缺点,就是跑色,其实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几乎所有的玉石种类都会有颜色的变化。但是蛇纹石岫玉跑色相对比较明显,据说是和蛇纹石矿中结晶水含量的变化有关。

在与瓦沟一岭之隔的偏岭镇细玉沟出产另一种透闪石成分的软玉,当地一般叫老玉或细玉。这种玉质地异常细腻、坚韧,摩氏硬度在6至6.5之间,微透明,少量呈纯白色,多呈黄白色、青白、青绿色,其中以黄白老玉为上品。在岫岩还有两种非常有名的河磨玉和石包玉,矿物学上分也属于透闪石软玉。河磨玉出产于河床砾石之中,因河水长期冲刷及砾石摩擦,棱角殆尽而形成并得名。石包玉,外表形状与山石无异,石皮内含玉,玉质丰润而坚硬,多分布在细玉沟河谷间地表下。由于玉质好,产量相对小,透闪石岫玉的价格要高于蛇纹石岫玉。

第三种玉是蛇纹石玉和透闪石玉的结合体,绿白相间,和翡翠有几分类似,开始叫"假翠",后来觉得假字不太好,慢慢演变成"甲翠",也有人叫岫翠。甲翠基本不透明或微透明,以绿白色相间为主,白色为透闪石成分,绿色为蛇纹石成分,硬度和玻璃差不多,在5至6之间。

此外,如果从颜色上分,岫岩玉还可以分为碧玉、青玉、黄玉、白玉、花玉等十几种;按产地类型分,可以分为井玉、坑玉、石包玉、河磨玉等;按产地分,有瓦沟玉、细玉沟玉等。

岫岩玉的颜色多种多样,其基本色调可以分为绿色、黄色、白色、黑色、灰色5种,每一种又可根据色调由浅到深的具体变化分为多种。绿色可分为:淡绿、浅绿、黄绿、绿、深绿、墨绿;黄色可分为:浅黄、黄、柠檬黄;白色可分为:白、乳白、黄白、灰白;黑色的俗称"墨玉",可分为:灰黑、黑;灰色俗称"火石青",可分为:浅灰、灰、青灰、黑灰;杂色:如果是原色夹杂红、黄、褐等次生色则为"花玉",如果是白色加绿色则为"甲翠"。

所谓白云出岫(轻云出岫话岫玉)(2)

所谓白云出岫(轻云出岫话岫玉)(3)

岫玉在玉石界里是很了不起的,它还享有许多世界之最的称号。排在第一的就是它是最古老的。人类从什么时候起发现并且使用岫玉,没有文献资料记载。因为从东北旧石器文化遗址、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遗址、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遗址及其他地区原始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古玉器中,发现有许多玉器是取材于岫玉,在距今大约6800-7200年的辽宁沈阳新乐文化遗址,出土了用岫岩制作的刻刀。辽宁朝阳和内蒙古赤峰一带的距今大约5000年的红山文化遗址出土了用岫玉制作的手镯。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大量玉器和河北满城西汉早期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金缕玉衣”的玉片也都有一部分是用岫玉制作的。凭借这些可以推断:至少在距今12000多年以前的旧石器晚期,岫玉就已经被我们的祖先发现和利用了。夏商周时期的“鸟兽纹玉觥”、“玉跪人”,妇好墓中出土的700余件玉器,夏家店文化的“碧玉螭佩”、“青玉鸟兽纹柄形器”,战国时期的“兽形玉”,秦汉时期的“玉辟邪”、“金缕玉衣”,东晋时期的“龙头龟钮玉印”,南北朝时期的“兽形玉镇”,唐宋时期的“兽首形玉杯”,元代的“玉贯耳盖瓶”,明代的“龙头玉杯”,清朝的“哪吒玉仙”都是用岫玉制作的。据说清朝皇太极的“皇帝奉天之玉”传国玉玺和乾隆皇帝的“国朝传宝记”玉玺也都是用岫玉制作的。

所谓白云出岫(轻云出岫话岫玉)(4)

1960年在岫玉矿中发现的一块“玉石王”,后来被雕刻成全世界最大的玉雕佛像;1995年岫玉矿中也发现了一块重达6万多吨的岫玉,被称为“巨型玉体”;1997年岫岩玉矿井下300米,原生矿床采出一块高1.2米、宽2.6米、重12.6吨的岫玉,被称为“井中玉王”;1998年岫岩偏领细沟的一位农民在自家院子打井,挖出一块巨大的河磨玉,玉质异常细腻、温润、坚韧,重约8吨,被称为“河磨玉王”。

最近有一个比较火的新珠宝成为了网红,可能不少朋友也听说过,或者见过了,它就是天青冻。“天青色等烟雨”,乍一听这个名字觉得真仙真有意境啊,那颜值应该也很高吧?确实,湛蓝清爽,很通透很梦幻,而且与翡翠非常像。

所谓白云出岫(轻云出岫话岫玉)(5)

其实天青冻也不是什么新的玉种,只是因为高颜值成为网红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颜色好清新,水头好高,这是顶级蓝水翡翠吗?真令人心动!天青冻的产地争议一直不小,有说它产自辽宁的岫岩,也就是传统岫玉的主要产地;也有人说,天青冻的产地在新疆,它其实是一种蓝色的蛇纹玉。

天青冻的特别在于它的颜色像蓝蓝的天空带点青色的感觉,越接近天空的颜色价格就越贵。它的样子就像一块晶莹剔透的果冻,深受女性朋友们的喜爱。连翡翠独有的”雪花棉“它都有,或飘飘洒洒在天空飞舞着,又或羽毛般的轻盈而柔软,非常浪漫有意境。

“晴色云里卷苍南,琼丹雾晓散清绵。”从玉石的角度来看,天青冻的高颜值,让它一面世就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所谓白云出岫(轻云出岫话岫玉)(6)

天青冻的本质是岫玉,密度较低,所以上手掂量比较轻,没有翡翠的那种压手感。就颜值上来说,天青冻真的很好看,价格也很便宜,可以作为翡翠的平价替代品。但是,它具有岫玉的特点,硬度不高,稍微磕碰就容易开裂,而且天青冻特别容易跑水,会导致发黄变丑。此外,天青冻的图片看起来都很仙,但是容易见光死,所以入手要理性。

所谓白云出岫(轻云出岫话岫玉)(7)

岫玉产地有哪些

产于辽宁省岫岩县的蛇纹石玉,历史悠久,量最多,市场上所见的岫玉大多产自此地。

酒泉岫玉产于甘肃省祁连山地区,又称祁连玉或祁连山玉。是一种含有黑色团块的暗绿色蛇纹石玉。酒泉岫玉多呈里绿色、黑色条带状,半透明至微透明,硬度较小。

信宜岫玉又称南方岫玉、南方玉,产于广东省信宜市境内。此地所产岫玉表面有深浅不一的绿色花纹,大多呈黄绿色、绿色,玉石表面有蜡状光泽。

陆川岫玉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陆川县。玉石表面有浅白色的花纹。

台湾岫玉产于台湾省花莲县,常含铬铁矿等包裹体。玉石表面有暗绿色的条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