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打哈欠是中风前兆吗(频繁打哈欠可能是中风了)(1)

□ 科普时报特约记者 李 颖

据临床报告,中风病人有80%在发病前5-10天哈欠不断。所以哈欠不断者,不可大意!

“人在疲倦、睡眠不足等情况下打哈欠是正常的。如果没有以上原因存在的情况下,哈欠连天,就要引起警惕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宋海庆教授在“医患携手健康久久”大型义诊活动上表示,打哈欠提示您大脑已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很多中风发作前特别是缺血性卒中发病前,患者的脑血管可能已由于狭窄或其他原因处于血供不足的状态,使得整个脑组织缺血缺氧,这时人就会频繁打哈欠。有一些轻微的中风虽已发生了,这时人也会频繁打哈欠。

秋冬季是脑卒中的高发季节。“气候变化是诱发脑卒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多数患者都是发生在秋末冬初、气候骤变之时。”宋海庆解释说,这是因为低气温可使体表血管的弹性降低,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进而导致血液浓度增加,促使血液中栓子的形成而发病。

除了频繁打哈欠,还需要注意的是,中老年人一旦出现原因不明困倦嗜睡现象,一定要高度重视,很可能是缺血性中风的先兆。据医学观察,大约有75.2%的人在中风前有嗜睡症状。嗜睡者大多在半年内发生中风。这是出现最早的中风先兆,更有预防意义。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死亡率、致残率、复发率极高,是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慢性病。时下正值秋末,卒中进入高发期。据介绍,天气逐渐变凉,温差变大,冷空气的刺激会引起人体交感神经的异常兴奋,导致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出现紊乱,影响全身血液循环,进而加重心脏和脑部的负荷,此时,血小板也易于凝集而形成血栓,导致卒中发生。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容易忽视卒中发生的前兆,比如,头晕、耳鸣、走路不稳;一侧肢体无力、乏力或麻木,走路跑偏;言语不清,口角歪斜,流口水;视物异常,认知异常,记忆力差;睡不醒、意识障碍等。“当出现这些异常症状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找医生确诊。”宋海庆提醒道,脑卒中的黄金抢救时间为4个小时内,针对病人也并没有特殊的自救措施。因此发病后应当以最快速度选择有资质、有能力进行急性期脑血管病救治的综合医院、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尤其是具备卒中单元治疗的医院。

对于危险因素的防控,特别是将卒中防治措施个体化,实现共性与个性措施的结合,才能达到最佳防治效果。具体措施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血脂异常的人群,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不随意增减药物;合理膳食,以低盐低脂食物为宜;坚持适量的有氧运动,控制体重;此外,还要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尤其是40岁以上的人群,最好一年一次,如有过病史,则半年一次。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脑卒中,在义诊活动上,医护人员编排了舞蹈,教会大家识别脑卒中的FAST原则:

F面部(Face):请患者微笑,观察一侧面部是否没有表情、僵硬或者眼睑、嘴角下垂。

A上肢(Arm):请患者将双臂抬高平举,观察一侧手臂是否无力而下垂。

S言语(Speech):请患者重复一个简单的句子,观察其发音是否清晰、语句是否准确。

T时间(Time):当出现上述三种情况中的任意一种时,需要立即就医!正确记录发作的时间并告知接诊的医护人员或者急救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