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纪录片排行榜(马小盐白丝带)(1)

德国导演哈内克这部获得62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影片,是一部旨在探讨童年教育对孩子未来人格形成影响的影片。如果说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影片关于人类心灵迷宫的探索,处于弗洛伊德与荣格的暧昧地段(齐泽克的观点),哈内克的影片则游走于弗洛伊德与拉康之间。四十七岁才开始电影创作的哈内克,在大学期间,所修专业为心理学与哲学。这两个学科,对直至人到中年,才开始拍摄影片的哈内克而言,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哈内克的大多影片,皆从细致入微的心理角度切入,从而揭示蕴藏在人类平静的日常生活表象之下的恐惧与迷惘。

哈内克相信一个人的人格形成于幼年生活。原生家庭的创伤,会给一个人的一生带来难以抹除的阴影。2001年获得戛纳评审团大奖的《钢琴教师》一片中,在母亲苛刻教育下长大的女主人公艾丽卡,一生处于情感困境之中——她无法恰当的处理自身与他人的亲密关系。一场原本温馨动人的师生恋情,在她的自导自演下,演变为纯粹的情感车祸,当然,她最终撞伤的仅仅是她自己。她将她与母亲灾难性的亲情关系(彼此虐待),再度投射于她与学生的爱恋之中。日常生活里的艾丽卡,压抑的不仅仅是汹涌的情欲,她更无法建立自身正常的情爱幻象。她依靠色情电影建立自己的情爱框架——这也是在她的受虐情信的盛情邀请之下,追求她的学生真的按照她的要求强奸了她,她又深受创伤的缘故——她不明白,色情电影所构建的,仅仅是性游戏的规则,而非正常之爱的幻象。很多影评认为艾丽卡是一个受虐狂,用拉康心理学来解释,艾丽卡本质上不是受虐狂,而是一个因为母亲的严厉管教,从小丧失了情爱框架,直到四十岁,仍旧在组建自己情爱幻象的女人。在她的情爱想象里,爱就是彼此控制、捆绑、殴打、暴力、宣泄,而非柔情蜜意的互相融合。她和她的母亲,便一直生活在彼此控制、互相殴打的纠结之爱中,一生不能自拔。

哈内克拍摄于2009年的电影《白丝带》,亦是从幼年教育切入,展示了纳粹一代人的童年生活。哈内克是人性恶论者,在他看来,越是过度苛刻、纯化、清教徒式的教育方式,越会导致被压抑之物(恶)的回返。意识形态越是歇斯底里的倡导天使之白,回返的更有可能是恶魔之黑。这是一部几乎没有主角的群像式影片,它通过一位乡村教师喑哑的声线,来回顾一战前夕的一个德国小村庄一系列无法解释的恶性事件。开头便是一位乡村医生出诊归家,因一根细绳子绊了飞奔的马脚,从马背上跌落,跌断了脖子的悬案。接着村庄里死了一位农妇,警察都无法查出是谁在暗处施展手脚。没过多久,男爵之子在庆祝丰收的狂欢日失踪,找到后发觉被打的遍体鳞伤。不久,与乡村医生关系暧昧的助产士的智障孩子,以上帝之名被人殴打至几近失明.....

纳粹纪录片排行榜(马小盐白丝带)(2)

影片里游荡着一群眼神清澈沉默寡言的孩子,大多数时间,他们聚在一起不是为了玩耍,而是在恶性事件之后聚成一堆大睁双眼前来围观。最具代表性的是牧师一家的孩子。这家的孩子在他们的严厉之父的管教下,要遵循各种各样的规则,做错事之后还需佩戴白丝带,用来表示犯错受罚后向纯洁国度的回归。白丝带是他们的牧师父亲对他们的美好期许。他期望在他的训导之下,他们能够成长为上帝洁白的羔羊,一日不洁白,一日便不能除去白丝带。正在发育期的大儿子,因为有手淫的习惯,晚上睡觉被牧师捆绑在床。受不了父亲严苛管教的大女儿,一直在沉默的行动中挑战着父亲的权威,她的父亲在学校里惩罚她之后,她直接用剪刀杀死了父亲的宠物鸟,并以上帝之名来回敬——那把刺穿了小鸟心脏的剪刀,亦呈十字架造型。

影片从头到尾,导演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这一系列恶性事件的幕后黑手是谁。孩子们是最大的嫌疑犯,他们成群而来,又成群而去。与大多歌颂儿童是天使的影片相反,《白丝带》里的孩子既不单纯,亦不天真,更非天使。他们的身上,天然带着人类兽性的一面。他们成群结队的四处行凶,却以正义之名审判他人。尤其是助产士无辜的智障儿子惨遭凌辱的那一幕戏中,现场留下的一张纸条之上,书写着一段令人触目惊心的《圣经·出埃及记》的耶和华对人类的判词:“因为我耶和华,你的上帝,是忌邪的上帝。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显然,助产士的智障儿子,成为孩子们惩戒乱伦的乡村医生的替罪羊。他们认为智障孩子是乡村医生与助产士的邪恶之爱的产物。或许,这便是纳粹一代成年之后,在希特勒的煽动下,大量屠杀犹太人的根本缘由——他们将自身内在的邪恶,投射于他者之上,他们依靠审判他者的存在,来建立自身的正义之维。

这是一部堪与桑德摄影相媲美的黑白电影。哈内克认为比起彩色电影,黑白影片更适合制造影片与观众的疏离效应。眼花缭乱的色彩,虽然更容易满足观众的视觉欲望,却无法引发观众任何的思考能力。作为一位艺术片大师,哈内克深深懂得,艺术片的根本目的,在于引发观众的反思与思考能力,而非仅仅满足观众的浅层欲望。满足观众浅层欲望的电影,是商业片最为基本的职能之一。这也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之后,彩色电影已经大面积开始普及之后,一些电影大师,仍旧执着于拍摄黑白影片的原因所在。譬如伯格曼的《假面》(1966年)、贝拉·塔尔的《都灵之马》(2011年)等,皆是从视觉上实现一种疏离的性冷淡风,来达到对影片内涵的深度思索。

纳粹纪录片排行榜(马小盐白丝带)(3)

当然,哈内克的影片,在习惯了主旋律叙事和好莱坞叙事的豆瓣网友的眼里,一直评价不高。豆友对哈内克的评价不是晦涩,便是没看懂。哈内克在一篇访谈里,直呈自己的电影观:“我的目的是人文主义的——与我的观众对话交流,促进他们思考。”“只有糟糕的电影才提供所有的答案和解释。”《钢琴教师》《白丝带》这两部影片,还不是哈内克最令观众反感的电影。哈内克最臭名昭著的影片,是他反好莱坞叙事的惊悚电影《趣味游戏》。这部影片细致入微的讲述了两位文质彬彬的杀人狂,如何将去别墅度假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一家三口虐待而死的故事。观看这部影片的观众最终会发觉,这对变态杀人狂直接的施虐对象,并非影片里的那一家三口,而是观影的“我”——“我”对正义的诉求,直到影片的结尾,皆无法获取任何满足,“我”就这样被导演的“变态”叙事虐待而死。然而,这更接近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大量连环杀人案的受害者的真实境遇。很有可能,那些无辜的人,便是这样被杀人凶手玩弄着虐待而死。

世界范围内,电影基本上分为三大类型:1,商业片(满足观众的欲望);2,艺术片(悬置观众的欲望);3,游走于商业片与艺术片之间(既满足观众的基本欲望,又引发观众的思考)。执导《盗梦空间》的美国导演诺兰便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一般来说,人们观看电影,是为获得基本的情感认同。譬如最近大火的国产影片《我不是药神》,无非是看不起病的广大民众的一个情绪泄洪口和一粒屏幕安慰剂——生活里我们仍旧看不起病,但不影响观看电影时,观众在多情落泪的同时,通过被神话的男主人公,安慰自己:有人替“我”与“我”身处的不公境遇进行了抗争。这是商业片的基本套路:满足观众的基本欲望,让观众获得情感认同。然而,艺术片与商业片有着本质的区别。哈内克的大多数影片,便是将观众置于拉康所言的“不要屈服于你的欲望”的奇特位置,这也是我说哈内克在探索人类的心灵迷宫时,更多的游走于弗洛伊德与拉康之间的原因之所在。哈内克是悬置观众浅层欲望的德国电影大师。

本文图片皆为《白丝带》剧照

上传与管理:杰夫

——————————————————————————————————————

纳粹纪录片排行榜(马小盐白丝带)(4)

首部中篇小说集《字造》《神镜》《麒麟》七月底上市

纳粹纪录片排行榜(马小盐白丝带)(5)

首部长篇小说《长生弈》五月底上市

欢迎各位网友订阅《文化先锋》,搜索微信公众号iwenhuaxianfeng,或扫描如下二维码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