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市场何去何从(冷链模式创新已达冰点)(1)

本刊主编 海猫猫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大多数人足不出户,只能够依靠各类生鲜电商APP续命。在每天折返于家和快递点的路上,我们开始意识到也许疫情不仅是生鲜电商发展的助推器,也是中国冷链物流发展的催化剂。

时间进入4月,新冠疫情渐趋平稳,不少行业也随着春风有了复苏之象,日前的一则“一次下单77杯奶茶”的新闻,被看作是各行业恢复的信号。

冷链市场何去何从(冷链模式创新已达冰点)(2)

“新冠”下喜忧参半

线下餐饮惨不忍睹

应该说中国人对于吃这件事,一直相当重视。疫情爆发期间,本就适逢中国传统佳节,而在这个被视为中国最大的消费场景中,食品所占比例举足轻重。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春节黄金周(除夕至正月初六,即2019年2月4日至10日)全国零售餐饮销售额约为10,050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突破万亿元大关。受疫情影响,报告中对于2020年将达到11,034亿元的预计应该是有所降低,其原因不仅来自于餐饮、零售行业受相关政策限制无法正常经营,还有“隔离”政策下居民足不出户等拉低了线下消费频率,据初步统计,受疫情影响仅餐饮行业直接经济损失高达约5,000亿元。

线上释放需求

正常的采购需求开始在线上释放,由此生鲜电商行业成为了为数不多因疫情而爆发增长的行业。据统计,各生鲜电商企业在日活跃量、新增用户量方面均上涨明显(统计数据为2020年1月25日起始至2月6日),例如京东到家日活跃量已经突破百万、叮咚买菜日增4万多用户等,结合用户在APP中经常发现订单已满、商品售空等情况,生鲜电商的火热可见一斑。

冷链市场何去何从(冷链模式创新已达冰点)(3)

冷链向新零售靠拢

这与近年来中国冷链物流发展的趋势相符合。供应链服务于商业模式,中国食品冷链物流自然也向“新零售”靠拢。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冷链物流的发展并未受到经济大环境的影响,继续保持了高增长,据统计预计2019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将达到3,780亿元,预计同比增长24.5%。

旧有痛点得到解决

在高增长的同时,中国冷链物流的旧有痛点也在不断地改善和解决。首先是行业发展不均衡且集中度低。中国幅员辽阔且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同时冷链行业各环节的建设和投入也层次不齐,因此造成了行业发展的不均衡。而从百强企业来看,集中度仅为10%,低于美国前五大企业集中度约70%的水平。令人欣喜的是,近一年来中国冷链物流行业企业间的合作广泛,新夏晖、中外运冷链物流有限公司、万纬冷链等企业的成立,将推动中国冷链行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

其次是冷链设施依旧不足,冷链物流服务不完善。目前中国冷库容量已经接近发达国家如美国,且远超日本等国家,只是受限于人口基数庞大,因此人均拥有量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例如日本仍然为中国2.5倍以上。冷链设施设备的缺乏是冷链服务不完善的原因之一,同时部分企业冷链意识不足,或为了节省运营成本,流程不合理等,也是造成冷链服务不完善的因素。据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三季度,全中国冷藏车保有量为16.42万辆,新增冷藏车2.4万辆,同比增长33%,2018年中国国内新开通铁路冷链线路近20条,铁路冷链运量超过160万吨,新增的冷藏车辆和运输方式对于缓解冷链设施不足、降低冷链物流成本起到了积极作用。

冷链市场何去何从(冷链模式创新已达冰点)(4)

现制茶饮等新业态火热

“新零售”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商业模式和供应链体系,在冷链物流方面的需求也基本找到了解决之道。一方面采用前置仓、限定配送范围和时间,另一方面广泛采用新型的保温箱、冷藏柜等,不断提升客户体验。新零售自生鲜而起,如今已经蔓延到连锁现制饮品如咖啡等,例如近两年风靡大街小巷的瑞幸咖啡就相当具有代表性,而且对于如何通过供应链保证服务体验,瑞幸咖啡深谙此道。

现制茶饮在于各类原料的稳定供应和高效储藏,尤其是鲜奶类易变质的原料,既不能大量向门店供货,又无法实时响应门店订单,因此供应链系统中的预测功能相当重要。通过对市场需求的采集和分析,并建立数字化模型后,通过系统的预测来尽可能满足门店对于重要原料的供应。而且冷链设备的投入,可以保证原料能够在保质期内消耗完毕,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冷链新动力

中央厨房功不可没

凭借中央厨房,不仅能够规模化地完成半成品的加工,同时也能够针对门店的订单进行系统化的配送(包括按比例地配送主辅料和消耗品),帮助门店避免因原料不足而损失客源。

当然,中央厨房对于休闲零食的作用更加重要。据统计,2018年中国休闲零食行业销售规模到达了10,297亿元,同比增长12.03%,2012~2018年复合增长率达12.26%,绝味食品、周黑鸭、来伊份、良品铺子、三只松鼠等众多知名休闲食品品牌百花齐放。休闲食品的大放异彩,对于中央厨房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仅以绝味鸭脖为例,为了提高产能保证产品质量,绝味鸭脖建设了20多家工厂,并逐步引进了自动化物流设施,帮助工厂降本增效。除了连锁餐饮、休闲零食外,近年来城市居民对于方便净菜的需求也在稳步提升,并形成了千亿级的市场规模。因此,可以说未来中央厨房的发展,将成为冷链发展的重大推动力。

冷链市场何去何从(冷链模式创新已达冰点)(5)

批发市场转型带动升级

另一推动力来自于批发市场。作为对接供给两端的桥梁,传统的批发市场在新商业模式下踏上了转型道路,其中商贸 物流成为了主要的探索方向。上游对接产地、制造商和贸易商,在为其提供交易平台的基础上,衍生出物流仓储的功能,帮助前端客户解决仓储问题。下游对接零售终端、餐饮企业等,整合资源帮助上游企业进行配送,由此批发市场完成了从单一交易平台向综合型商贸企业的转变。同时,通过对下游需求的搜集和分析,企业能够为上游提供可靠的市场数据,帮助上游企业优化经营策略,提升盈利水平。同时通过物流仓储等服务,进一步衍生出以仓单质押为主的供应链金融服务,真正做到了“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为一体。在这过程中,企业逐步完善更为完整、长远且符合市场需求的冷库建设方案,据本刊获悉,天环集团已经成功完成上文中模式探索、转型、升级,其目前建成、在建和规划中的冷库容量已达210万吨,为中国民营企业之首。

冷链自身发展

除此之外,冷链物流本身也是一大增长点。正如上文所言,中国人均冷库拥有量仍然偏低,冷链设施缺乏,这些都将成为中国冷链发展的推动力。而对于冷链物流企业而言,除了不断扩大硬件设施投资和提升硬件水平,自身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依旧是下个阶段竞争的焦点。例如万纬冷链物流除了为客户提供常规的冷链仓储,还可以为客户提供众多的增值服务如贴标、换箱、拣果、真空、质检、托盘管理、包材采购及管理、进出口管理、报关,以及运输和定制化服务等,形成了以硬件和服务相结合独特竞争力,并获得了佳沛、费列罗等知名品牌的青睐。

冷链市场何去何从(冷链模式创新已达冰点)(6)

物流装备迎机遇

同时,中国的物流装备企业也有望迎来进入和扩大新业务领域的机遇,中央厨房、冷链仓储的建设将会产生对物流自动化装备的巨大需求。例如良品铺子选择了普罗格全面负责开展华中物流中心的项目咨询、规划设计、系统集成、工程实施、现场运营与上线管理,以及全国物流中心网点布局规划咨询等方面的工作。根据良品铺子发展战略及未来业务需求,本项目引入自动化立体库、万向分拣机等自动化、智慧化设备,以及物流管理相关软件等软硬件充分结合,形成高效和谐的一体化作业,使华中物流中心项目的智慧程度显著提高,与良品铺子的现阶段发展思路更为匹配。此外,如叉车等搬运设备的采购需求也会同步增长,尤其是能够在食品、冷冻环境下使用的设备将获得更多青睐。

竞争是商业的主旋律,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催化剂。在摆脱了“起步晚”的窘境后,中国冷链物流市场不再是一片蓝海,痛点和需求的更迭也更加迅速和多样化,重资产投资、回报周期长、劣币驱逐良币等行业现象也会一直存在,企业应客观看待行业现状、尊重市场发展规律,物流的属性是让货物产生空间移动,从而增加货物价值,再好的商业模式、再高超科技的手段都无法改变物流的属性,但可以降低运营成本,从而提升商业价值。冷链物流更是如此,企业应脚踏实地经营方能长久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