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张英东

卫河,鲁西北地区与冀南地区的界河,发源于太行山脉,一路北上汇入海河,千百年来,哺育着两岸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

然而,抗日战争时期,这条本应造福于民的河流,却被日军控制起来,成为切断鲁西北和冀南两块抗日根据地的“天堑”。

为打破敌人对根据地的分割封锁,1938年冬,中共鲁西北地委在冠县东古城镇秤钩湾村、王安堤村等多个沿卫河村庄建立工作队,在军分区卫河工作团的领导下,利用门板、木船、木筏和大簸箩等工具,通过摆渡或架设浮桥的方式,协助党政军干部、八路军战士渡河,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

聊城的历史文物(那些藏在聊城文物里的红色故事)(1)

卫河工作队使用过的船只

8月8日,记者来到秤钩湾村旁的卫河岸边,极目远眺鲁西平原的大美风光,耳畔传来从卫河上吹来的呼呼风声,仿佛诉说着那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

一块门板见证一段历史

冠县党史陈列馆位于冠县清泉街道南街村红旗路西,是中共鲁西北地委旧址。陈列馆的后院,有一座玻璃房,里面陈列着一块门板和一条木船,它们就是当年卫河工作队使用的“摆渡船”。

聊城的历史文物(那些藏在聊城文物里的红色故事)(2)

卫河工作队架浮桥时使用过的门板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军占领了冠县,国民党县政府南逃,冠县境内一片混乱。日军为“强化治安”,在卫河两岸修建了炮楼,将附近村庄的船只全部控制起来。

卫河是鲁西北和冀南两个抗日根据地之间的秘密联络线,是连接太行、山东和华中等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纽带。为打破敌人的封锁,保证卫河这条水上“红色交通线”畅通,1938年冬,王安堤村共产党员王建虹等人,在卫河沿岸的秤钩湾、王安堤、班庄等村,联系了一些会摆渡、架浮桥的先进分子,动员他们积极投身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来。

不久,这些热血青年在鲁西北军分区的领导下,组成了半脱产的卫河工作队。88岁的班庄村村民班丙安回忆说,当年,卫河工作队第一、第二小队就驻扎在班庄村。每次有渡河任务,村里人都会想方设法把家里的门板、檩条集中起来扎成筏子,队员们跳进河里,一只手划水,一只手推动木筏前进。

聊城的历史文物(那些藏在聊城文物里的红色故事)(3)

卫河工作队部分成员合影。 中共冠县县委党史研究中心供图

随着抗日武装力量的壮大和战争形势的需要,卫河交通线上来往的人员日益增多,简陋的渡河工具已不适应形势需要。为此,冀鲁豫第三军分区建造了100多只木船,白天把船只等渡河工具藏在附近农户家中,晚上就把船只拉到河边执行摆渡任务。

1942年9月,时任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的刘少奇,从冠县乘坐卫河工作队的船只,渡过卫河进入河北省,顺利到达一二九师师部所在地。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南下时,卫河工作队组织精干力量护送人民解放军渡过卫河,为刘邓大军顺利完成千里挺进大别山的战略任务提供了帮助。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这条“红色交通线”先后协助党政军干部1万多人次和不计其数的战士渡河,为党和人民立下了不朽功勋。

一张报纸诉说一件往事

《解放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刊的第一份大型机关报,是抗日民主根据地出版的首份大型日报,也是延安时期发行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多、影响力最大的报纸。

1942年8月7日,《解放日报》以《馆陶北阳堡两度血战我获全胜歼敌近千》为题报道了发生在河北省馆陶县的“北阳堡战斗”。

1942年7月8日,日军纠集3000余人,乘汽车300辆,沿邱县馆陶公路对冀南进行奔袭“扫荡”,企图消灭活动于公路两侧的冀南八路军和游击队。

1942年7月11日,冀中警备旅奉命从河北深县、衡水出发,经冀南到阳谷、范县一带集中。7月13日拂晓,与正在“扫荡”的日军一个联队在北阳堡村附近遭遇了。

当时警备旅只有第二团五个连的兵力,负责保卫冀中区党委、行署、军区机关共500余人。旅长王长江和政委旷伏兆分析认为,部队连续行军作战,十分疲劳,加之人生地不熟,如果再往前走,有济邯公路和漳卫河相阻。敌人碉堡林立,封锁严密,白天行军,势必与敌人遭遇,陷入被动。于是二人商定,进村固守,待机突围。

部队进村后,封锁一切消息,堵住村口、胡同口,将院落间相互挖通,保护好水井,抓紧时间做饭,又动员群众躲出屋外,分散隐蔽。

日军很快逼近,对北阳堡村进行了包围。我军凭借有利地形,重创敌军。战斗持续了12个小时,八路军依村沿工事多次打退敌人进攻,给敌人极大杀伤。

入夜,狂风骤起,天阴地暗。惯于夜战的警备旅指战员见时机已到,挨家挨户动员群众随部队突围。为了不走散,战士们把绑腿接起来,让群众拉着,由战士端着机枪和刺刀开路,神不知鬼不觉地从敌人的间隙中冲了出去,跳出了包围圈。

冠县融媒体中心的戴敬仁对这段历史颇有研究。“冀中警备旅带领群众突围后,就是乘坐卫河工作队的船只渡过了卫河。”戴敬仁说,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卫河工作队不畏严寒、酷暑,个个奋勇争先、舍生忘死,确保我党政军领导干部、战士顺利渡过卫河。

一座石桥连接今昔岁月

在距离班庄渡口原址不到5公里的地方,有一座灯塔桥。它位于冠县北馆陶镇与馆陶县马头村之间,跨越卫运河,是连接山东省与河北省的重要通道。

新中国成立后,卫河两岸人民通过摆渡的方式渡河很不方便。1958年,山东省交通厅设计,报请苏联专家审核和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建设,在北馆陶西北建设了灯塔桥,结构为钢筋混凝土T型桥。

有了桥梁,卫河两岸人民的交流更加密切了。桥面上,各类农用车辆穿梭往来、络绎不绝。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吹雨打,这座历史悠久的桥梁又迎来了新生。

2019年,冠县划拨专项资金对灯塔桥进行了修复,更换引桥支座、护栏,对桥基、护堤进行加固,重做桥面铺装,更换伸缩缝,桥梁主体凸显“灯塔”标识及字样,并设置党建文化小品(纪念碑、灯塔雕塑),介绍桥梁建设历史。2020年8月1日,灯塔桥施工完毕,正式通车。“现在,卫河两岸的居民来往非常方便,贸易往来日益密切。”冠县农村公路养护中心主任王培明说。

除灯塔桥外,冠县境内还有新七一大桥、秤钩湾桥、焦圈桥、薛圈桥、营镇桥等多座桥梁连接起卫河两岸,对鲁冀两省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时至今日,卫河上的“红色交通线”仍在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发挥着其应有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