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起源哪个故事(中元节的起源)(1)

中元节是本土文化的产物。在梁武帝时已有,至宋代定型成熟。清乾隆《普宁县志》言:“俗谓祖考魂归,咸具神衣、酒馔以荐,虽贫无敢缺。”祭品之中,楮衣是不可或缺的。因七月暑尽,须更衣防寒,与人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相契合。

一、中元节开端

(一)道教起源说

道教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据《道藏》载:“中元之日,地官勾搜选众人,分别善恶……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囚徒饿鬼,当时解脱。”也就是说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为“中元二品地官赦罪大帝”之生日,这一天地官大帝会为万鬼祈福赦罪,会释放地狱万鬼囚,让恶鬼们免于疾苦,所以从七月初便大开地狱之门,让众鬼享受一个月的人间香火,以便于激起他们的向道之心,帮助十方恶鬼摆脱轮回之苦。而据道教所述,七月中元日,地官来到凡间,考察核定人们的善恶,道士在这天要诵经做法事,并以三牲五果普遍超度十方孤魂野鬼。民间在这天也有祭拜地官的仪式,各自说辞有些许差异,但大体传达的都是道士诵经,普度魂鬼。这种说法来自道教书籍,无正史印证,因此真实性也有待考究。

(二)佛教目连救母说

在佛教文化中,中元节传说源于《大藏经》中的目连救母的故事。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收了十位徒儿,其中一位名叫目连的修行者,在得道之前父母已死,目连历经千辛万苦到阴府,见到死去的母亲被一群饿鬼折磨,目连用钵盆装菜饭给母亲,却被饿鬼夺走。目连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他的孝心感动,授予《盂兰盆经》,目连按照经中指示,每年七月十五日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饿鬼再也不敢来抢夺了。为纪念目连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梵语《盂兰盆经》述示:“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之恩。”也就是说以所得福报来解救父母在阴间所受倒悬之苦。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写道:“要闹处亦卖果食、种生、花果之类,及印卖《尊胜目连经》;又以竹竿斫成三脚,高三五尺,上织灯窝之状,谓之‘盂兰盆’,挂搭衣服冥钱在上焚之。”可见,当时目连救母的传说与中元节还是颇有渊源,但神话传说并非史实,有一定的夸张美化色彩,虽然流传甚广,终究也不能当作中元节的真正起源。

(三)秋尝祭祀说

古代由于生产力有限,常将农事寄托于神明,以求丰收。据《管子·幼官》:“修春秋冬夏之常祭。”也就是说农业祭祀活动在春夏秋冬四季都有。但因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祭往往更为重要。“古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祖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的大事。《春秋繁露·四祭》载:“古者岁四祭。四祭者,因时之生熟,而祭其祖先父母也。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蒸。尝者,以七月尝黍稷也。”《礼记·月令》:“(孟秋)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即指秋尝,又叫“荐新”“尝新”,秦汉时有“奉常”一职,属九卿之一,其职官名称即源于“奉命让祖先尝新”之意。汉代的媵祭在立秋日,《后汉·书刘玄传》卷九十一:“欲以立秋日,媵时共劫更始。”《风俗通义·祀典》日:“食新日媵。”可见,用新谷祭祖之俗由来已久,起先是天子诸侯的事,然后自上而下影响到民间。但秋尝祭祖日期起初并不确定,只是后来逐渐固定在农历七月十五日,大概因为七月十五日是下半年的第一个望日,秋气新来的阴盛之时,也是立秋后第一个月圆之夜,再加上古代很早就有清明、寒食以及每月的朔望等重要时节祭祀的习俗,后来民间的秋尝祭祀活动大多集中于七月望日。经过历史发展,秋尝祭祀也就逐渐演变成祭祀祖先亡魂的“鬼节”。这种起源说贴近农业生产和生活,且有据可考,相对来说更为让人接受。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许多传统节日都跟农业有关,这也是我国是农业大国的缘故之一。

(四)周代祭祀魂鬼说

周代还有祭祀为国战死的战士灵魂之俗。后世各地尚有官府令道人、僧侣作法事超度亡魂之俗。广泛流传的普度、祭祀野鬼之活动与《国殇》所载同出一源。

二、中元节发展

中元节是我国本土的传统节日,从它的产生到进一步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自梁武帝在南方创设盂兰盆会后,已成为一种习俗。唐代宗李豫每逢七月十五日,都要在宫中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城中的寺院也要备办供品,陈列于佛像之前,十分虔诚。到了宋、元年间,七月十五这一天家家祭祖亡亲,并且盛行放河灯超度孤魂野鬼的活动。清朝时期,中元节早已是家家户户都熟知的重要节日。到了20世纪20~40年代,中元节也都比七夕、清明热闹,祭祀祖先、普度孤魂的习俗依旧盛行,过节形式除个人外,还有商办官助的大型活动。抗日战争胜利后,各寺庙还做法为阵亡将士超度英灵。然而在“文革”时期,除清明节外,传统节日都被取缔,中元节因被宣扬是封建迷信也在被取缔的范畴。直到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思想观念进一步开放,改革开放以后传统节日逐渐回归,现如今对于传统节日更加重视,中元节又呈现出独特的色彩。

纵使中元节起源说法多样,但不可否定的是,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经过历史的沉淀和多种文化的融合,中元节早已不是单纯的节日,它彰显的是缅怀祖先的孝道,是乐善好施的仁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