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豆芽妈妈。

公司新来的97后美女前台小崔,面对父母催婚,她自巍然不动,对于相亲对象,她有自己的评判标准。

“相亲可以,但是对方家长如果是‘三无父母’,我不考虑。”小崔说。

“到底是哪三无啊?”众人都对她口中的新名词很不解。

但是,当听到她的解释后,觉得这女孩还是挺有“远见卓识”。

新时代“三无父母”遭人嫌弃,也不能全怪女孩太现实,这里面也有很多无奈。

新时代,年轻人婚恋观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别怪女孩太现实

上海社会科学院曾就不同时代年轻人的婚恋选择做过一次调查,得出结论:

50—70年代,年轻人择偶关键因素——本人成份、政治面貌和家庭出身。对于那种贫下中农、又红又专出身的年轻人,简直可以作为“英雄”形象让人向往;

不嫁三无男(嫁人不嫁三无父母)(1)

到了80年代学历和财富是选择的重中之重。八十年代初期,随着高考的开放和“出国热”的兴起,有知识的大学生,有抱负的留学生成为青年人的理想对象;而在八十年代末期,随着第一批“万元户”的出现,优渥的经济条件成为女性新的追逐对象;

90年代金钱成为择偶的重要因素,也因此出现“傍大款”、“钓金龟婿”等现象出现,据调查显示,这时候家庭背景在双方征婚中所占的比例最小,不到二成。

千禧年后,人们的择偶观越来越多元、包容,年龄和婚否都不再成为障碍。

不嫁三无男(嫁人不嫁三无父母)(2)

尤其近年来,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工作是否稳定、家庭条件如何成为主要考虑因素。

从父母之命、媒体之言到自由恋爱、婚姻自由,从新婚即初见到三姑六婆齐会堂要彩礼,从素未谋面到极端开放的婚恋变迁史……

不得不说,女性在婚恋中拥有越来越主动的权力,她们有自己鲜明的生活态度,不仅注重婚姻的稳定,更注重婚姻的质量。

也不再拘泥于父辈母辈眼中所谓的“结婚三件套”,是看中物质而不过分看中物质。

嫁人不嫁”三无父母”,女性婚恋观愈发清醒,男性娶妻压力陡增

曾经嫁人要看男方的“车子、票子、房子”,现在女方的婚恋观也在发生变化,很多“三无父母”成为男性择偶的“短板”。

不嫁三无男(嫁人不嫁三无父母)(3)

①无养老保障的父母

由于当年的计划生育,现在很多80和90后都是家长的独生子女,这意味着结婚后,两个孩子要面临赡养四位老人的现状。

如果老人没有医保,意味着在未来老年生活中,有个头疼脑热都需要自己掏腰包。现在医疗费比较昂贵,去趟医院没有几千下不来,也会徒增子女很多压力。

城市里的父母没有退休工资,意味着没有经济来源,子女每个月要给父母生活费,对于在城市里辛苦打拼的年轻人来说,也是一项不小的支出。

农村的父母没有经济能力,也会给孩子带来负担。同事晓晓不敢要二胎就是因为,婆婆常年是个“药罐子”,自己能照顾好自己都不错了,别说给儿子儿媳带孩子了。

②无开明思想的父母

同事方方怀二胎了,她很担心肚子里的宝宝不是个男孩,因为老大是个闺女,据她说,当时在产房外,公公听到孩子的性别后,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

公公婆婆都希望她这胎是个男孩,私底下公公还给婆婆说:“要是没个男孩,感觉自己干活都没劲儿。”

我们听说后,都觉得诧异:这都是什么年代了,还有这种老古董思想的老人?

老人思想不开明、固守己见,不能接受新鲜事物,没有学习能力接受最新的育儿理念等,都会在今后的生活中,给小两口的生活带来很多麻烦和不必要的争端。

③无宽容之心的父母

在网上看到一个调查,得出一个惊人的数据:很多年轻人的离婚,90%都是婆婆或间接或直接造成的。

不嫁三无男(嫁人不嫁三无父母)(4)

婆媳不和始终作为一种现象在中国家庭内存在。

作为走过大半辈子的老人来说,有无宽容心,是否和媳妇等小辈斤斤计较就显得尤为重要。

婆婆要主动退出儿子的世界,一个家庭中只能有一个女主人,婆婆不应该再过多插手子女的生活。

婆婆也不能厚此薄彼,看到一个故事:妈妈给坐月子的女儿买去的排骨,送到女儿家,被婆婆转手让大姑娘拿走了。尽管媳妇不是自己嫡亲的血脉,但是既然进了一家门,就得当一家人对待。

家有女孩,建立正确的婚恋观很重要

一个人的婚恋观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女孩,选择与什么样的交往方式,与什么样的人共度一生,未来几十年选择和什么样的家庭成员交往,都至关重要。

身为父母,要帮助女孩建立正确的婚恋观,也许可以从以下三点考虑:

①要清醒,会正确“识人”

要告诉女孩,任何时候都要“擦亮眼睛”,不能一时鬼迷心窍,让男人的花言巧语把自己哄得团团转。

不嫁三无男(嫁人不嫁三无父母)(5)

相反,有一些绩优股男人,看似老实、平凡无奇,但是他们身上有一股拼事业的韧劲,对待女生也很关照,有绅士范儿,这样的男生,在他人生平凡阶段就要果断“买进”,牢牢攥在手中,不可轻易放弃掉。

②要客观,正确看待对方家庭

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是两个家庭的结合。

这里面存在“门当户对”,包括家庭背景和财力的相当,文化层次水平的一致。

关于家庭条件,没有嫌贫爱富一说,这世界没有“王子爱上灰姑娘”或者公主爱上青蛙王子的童话故事,有的只是赤裸裸的现实。

关于阶层,认知水平不同,会造成三观不合,看待事物也会千差万别。就像《你好,另一半》中,金融高知女张诗情,相亲对象要求最低是个“985”的。而且她的父亲也一再强调,首先会比较看中对方的教育背景和学历,没有这个前提条件基本没有任何后续。

不嫁三无男(嫁人不嫁三无父母)(6)

③做自己,保持经济和人格独立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我们的婚姻》中,全职太太蒋静给沈彗星“支招”:把老公当老板看待,就会忽视他身上很多缺点。

沈彗星不以为然,认为夫妻两个人是平等的,不存在谁比谁高人一等,女性还是得出去工作,实现自己的价值。

不嫁三无男(嫁人不嫁三无父母)(7)

也是因为之前盛江川吹嘘自己“凭借一己之力买下金融街商品房”,深深刺痛了当年也是金融学高材生的沈彗星,使得让她义无反顾走出家门,开始了迟到六年的职业生涯。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女性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去“自己挣钱”的能力,更不能一味投入到家庭中,牺牲自己,感天感地感动了自己,却没有感动枕边人。

女性,可以暂时当全职妈妈,不可一辈子全职在家。

今日话题:你对“三无父母”怎么看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