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写给妹妹的十首诗(苏轼看到友人的妻子漂亮)(1)

唐诗,很多人都能背诵出几首,但是对于唐朝诗人的了解,限于李杜,即李白和杜甫,其他的诗人,很多人说不出个所以人。而对于宋词,或许很多人了解的是李清照和她一生的坎坷经历,但是学的最多以及背的最多还是苏东坡。

苏轼的诗歌呈现出一种旷达豪迈的风格,以至于很多人都觉得他应该是李白那样的人生轨迹,才会有如此的豪情。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他的仕途生活可以用一个惨字形容,至于私人感情生活,他的一生也是不顺的,所以才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感动人们近千年的诗句。在这样的苦闷人生之余,他也羡慕过友人的漂亮妻子,由此写下一首词,同样感动人们近千年。

苏轼写给妹妹的十首诗(苏轼看到友人的妻子漂亮)(2)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中国古代文坛上,厉害的人不少,留名青史的人更是多,但是一般都是一个人,很少连着一个家门都青史留名。然而,宋朝的文坛上就是有这样一个家族,他们父子三人都在诗坛上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词,这家就是苏轼的家庭,他和自己的父亲、弟弟,被并列到“唐宋八大家”,所以有了“一门父子三词客”的评价。

但由于各种原因,所以苏轼在文坛上的名气更大一些,但是这种大的名气并没有为他的人生带来好的际遇,反而一生都充满了坎坷与不平。二十一岁,苏轼随着父亲苏辙从蜀西之地去往京城。在京城里,他初入考场,写了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便被欧阳修夸赞“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苏轼写给妹妹的十首诗(苏轼看到友人的妻子漂亮)(3)

一般的人年少的时候遇到这种夸赞,可能就会出现“伤仲永”的情况,但苏轼还是稳住了,并且在中制科考试后,一举成为进士。在这个时期,朝廷政治清明,而苏轼的才能也得到了有效利用,他被宋神宗封为大理评事,授予签书凤翔府判官职位。不过,当了四年官之后,因为父亲苏洵的去世,要回乡为父丁忧,所以暂时离开了朝堂。

当丁忧完毕回来后,他以为朝廷还是那个朝廷,实际上风向早已经变了,这个时候已经是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新朝把持朝政,并实行改革。而年龄在长,但心智未长死亡愣头青苏轼之言说出新政的弊端。因为“乌台诗案”这件事,他被贬了到黄州做团练使。

古代最是讲究连坐制度,他的弟弟苏辙逃脱了,但是一直跟他走的比较近的人却没有逃脱。这个人就是王巩。拜苏轼所赐,王巩被贬到了南方的一个小地方。

苏轼写给妹妹的十首诗(苏轼看到友人的妻子漂亮)(4)

古代的南方可不是今天的中国南方,现在的南方是经济发达的大省,但是古代的南方,只能算是南蛮之地,这里的民风彪悍,生存环境很是恶劣。最重要的是,这些地方还生活着缺少教化的蛮人,一般的人要是被贬到这里,即便是不死,也要脱层皮,所以王巩的未来的生存之地可想而知。

此心安处是吾乡

但君命不可违,即便是条件艰难,王巩也得硬着头皮上,不然去南方可能会死,但是不去南方上任之地,现在即刻就得死。然而,这样的地方,要不是因为皇帝命令,王巩一生都不想踏足,所以其他人又怎么会甘愿赔他去了。就这么一瞬间,整个王家都散了。

苏轼写给妹妹的十首诗(苏轼看到友人的妻子漂亮)(5)

王巩失望之余,只能准备去上任。好在他并非一个人,苏轼出门,这个时候有第二任妻子陪同,而王巩则有一个名叫“柔奴”的女子陪伴。患难见真情,在从前生活顺畅的时候,王巩从来没有多注意这个年轻的女仆,但是在大难临头的时候,却还是有人忠心相随,王巩感动之余带着柔奴上任了。

王巩和苏轼在各自的地方兢兢业业做事,即便是环境艰难,但他们都没有忘记自己作为大宋臣子,必须要好好干事的职责。一晃几年过去了,朝中也是风云变幻。曾经煊赫一时的新党慢慢被冷落,宋神宗启用了以司马光为代表的旧党,所以苏轼和王巩这些因为新党被流放的人有了重新回到朝廷的机会。

苏轼写给妹妹的十首诗(苏轼看到友人的妻子漂亮)(6)

经年不见,苏轼在黄州的职业生涯中,因为工作的辛苦,因为心中的郁郁难平,所以变得沧桑不已,满是心酸和遗憾。而老友多年不见,自然是要小聚一番的。但是在小聚见面时,苏轼见到王巩时,十分惊讶。

原因只在于王巩看起来一点都不像去别流放了几年,他气色红润,整个人都精神焕发,当初离京的时候是什么状态,现在还是那样的状态,仕途的不顺都没有在他身上留下任何痕迹。苏轼感到非常纳闷,不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当时但王巩诉说起流放的生活,以及后来跟着一起的柔奴出现后,苏轼便明白了。

他算是明白了王巩为何呈现出这样的状态,原因就在于他有如花般的妻子作伴,生活并不是那么苦恼,所以心态上保持愉悦,外貌上自然就呈现出年轻之态了。苏轼非常羡慕朋友这样的境遇与心态,于是为其写下了一首词,名叫《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苏轼写给妹妹的十首诗(苏轼看到友人的妻子漂亮)(7)

这首词写出了王巩与柔奴(寓娘)的流放生活,说岭南尽管偏僻,但是只要有心心相印的人在的地方,就是故乡。这首诗称赞了男女之间真挚的爱情,所以后来的人们喜欢用“此心安处是吾乡”来表达爱情的难得与可贵。

结语

“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蓑烟雨任平生。”因为一首歌曲,或者因为书本的学习,很多人对于苏轼的人生态度都是粗狂的风格,人生没有什么坎过不去。但是我们细细盘点他的诗歌中,其实跟李白一样,都流露出意难平的情绪。说是不在意仕途,诗词还是处处都跟仕途挂钩,其实只有他们内心知道,自己经历了怎样的苦楚。

苏轼写给妹妹的十首诗(苏轼看到友人的妻子漂亮)(8)

而苏轼的一生更是如此,他说是不在意,但是在流放回来之后,看到朋友的脸上满面春风,没有生活与愁闷留下的痕迹,也还是会羡慕不已,毕竟他的一生,在朝廷上不顺,即便是下放到地方,但是两任妻子最终都没有陪他走到人生的尽头。他始终是孑然一身的,只不过我们了解的只是史书上的那么寥寥几页,所以才说他很豪放。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