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一些洗涤剂比如洗衣服,我们需要加入洗衣粉或者洗衣液,洗澡我们要用沐浴露,洗脸要用洗面奶,洗碗要用洗洁精等等这些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用品统称为洗涤剂,在化学中,我们也统称它们为“表面活性剂”我们加入这些洗涤剂的目的就是能把物品洗的更干净,本来水洗不掉,一加这些洗涤剂立马变得干净靓丽,那么我们加入的这些化学试剂是如何在水中发挥作用的,这就需要我们从微观层面进行了解,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沐浴露加洗衣液加洗面奶?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沐浴露加洗衣液加洗面奶(洗衣粉沐浴露洗面奶是如何带走污渍)

沐浴露加洗衣液加洗面奶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一些洗涤剂。比如洗衣服,我们需要加入洗衣粉或者洗衣液,洗澡我们要用沐浴露,洗脸要用洗面奶,洗碗要用洗洁精等等。这些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用品统称为洗涤剂,在化学中,我们也统称它们为“表面活性剂”。我们加入这些洗涤剂的目的就是能把物品洗的更干净,本来水洗不掉,一加这些洗涤剂立马变得干净靓丽,那么我们加入的这些化学试剂是如何在水中发挥作用的,这就需要我们从微观层面进行了解。

各种洗涤剂

首先,我们要知道我们用的水是如何清洗掉普通污渍的,污渍可以分为可溶性和不可溶性,可溶性污渍是最好清洗的,因为这类污渍会直接溶于水,如果这类污渍沾在我们衣服上或者身体上,那么直接用水一冲就能因为溶解而带走。比如盐,酒精,糖等物质。

相对于可溶性污渍可以直接用水冲洗掉,不可溶性污渍就非常另人头疼了。常见的不溶性污渍分为固体和液体,固体一般为颗粒状,依靠洗涤时的物理搅动可以将沾在衣服或者物品上的颗粒抖落,因此,分离也并不是特别困难。最常见的就是灰尘了,只要我们稍微抖一抖。或者在水里搅一搅,就能够去除。但生活中常见的污渍可并没有那么简单,比如,我们身上穿的衣服,不仅有汗渍,还有身体分泌出来的油脂,以及所吸附空气中的杂质等等,我们分泌的汗液中包括了我们身体中的电解质,风干了之后就会结晶形成盐颗粒,还有油性脂肪等污渍。那么这种油性污渍可不是直接用水清洗就能完成的。

不溶性液态污渍由于具有吸附性,吸附在物品的表面,并且液态具有流动性,仅依靠物理冲击,很难将污渍带走,那么,我们就需要用到化学方法,将这些不溶性污渍转换成可溶状态,于是,再用清水一冲,便带走了这类顽固污渍。

清洗前后

那么它是如何将不溶的油污转换成可溶性状态呢,那么,我们先要了解一个物理量:表面能。

要理解表面能,我们先看一个模型,

液体表面受力分析

在液体中,液体表面分子受到内部液体分子的吸引力,而外部并没有分子吸引,因此,受力不平衡,合力向下。因此,表面的分子好像是被内部的分子往里拉着,而溶液内部的分子受到各个方向的吸引力,因此处于受力平衡的状态。由于受到这种力,溶液就会自发的向中心凝聚,这种力,我们把它称为表面张力。所以,一般状况下,我们看到的液滴一般都是呈圆形的。(但现实中可能还受重力影响,可能形状会会发生变化)

那么这种液滴由于存在这种作用力于是会自发形成聚集态,并且这种球形结构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具有最小的表面积,那么当我们将液滴分散开来。就需要克服这种力的作用,也就是需要给予一部分能量,于是这部分能量就被液滴吸收了,那么由于液滴被分散开,因此表面积也增大了,那么吸收外界的这部分能量就转换成了表面能,因此,这种改变单位表面积的所引起自由能的变化,就称为表面能。单位是J/m²。举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我们用手将包子掰成两半,就需要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做了功,包子吸收能量,同时包子增加了两个截面,增加的这两个表面积就是增加的表面能。

液滴受力示意图

了解了这种现象,我们就知道了液体为什么总是集聚在一起,那么对于生活中常见的污渍——油渍,我们应该怎么将它从衣物上去除呢?首先油渍它是不溶于水的,并且会聚集在一起,导致直接用水几乎不可能将它们去除,于是,我们需要用到洗涤剂,洗涤剂又称为表面活性剂,那么它的作用就是降低液体的表面能。

那么为什么降低了表面能就能去除油渍呢?油渍之所以不溶,是由于油渍聚集成一片,并且水分子对它的作用力小。溶解的本质就是溶质能均匀的在溶剂中分散开,形成细小的微粒,那么想要将油溶解在水中,就需要将油在水中分散成细小的微粒,那么分散开,就增加了表面积,需要提供能量,这个过程是不会自动进行的,于是人们发明了表面活性剂。

那么想要让油滴溶解分散在水中,那么我们就需要降低油滴在水中的表面能,其实就是降低液滴的表面张力,表面张力是由于表面分子受力不平衡引起的(也就是表面张力形成的原因),因此,当我们打破表面分子的受力不平衡状态,表面能也就随之降低。那么表面活性剂其实就是能使溶液的表面张力显著降低的有机物,在一个表面活性剂分子中同时具有一个亲水和一个亲油的基团。由于表面油分子即受内部分子作用,又受表面活性剂向外的吸引力,因此表面张力降低。

亲水基和亲油基示意图

表面结构示意图

亲水基团一般具有极性,水也是极性分子,因此会相互吸引,从而亲水端会溶于水。另一头为亲油基,一般为有机结构,与油脂会互溶。常见的表面活性剂有硬脂钠,它是用动植物的油脂与氢氧化钠皂化而制得的硬脂酸钠。

硬脂酸

一般表面活性剂为长链状,活性分子中的憎水基团很快吸附在油污上,污垢在搓洗或机械搅拌中被分散成小块,被活性分子包围或溶解在由表面活性剂形成的胶束中,将起到将油乳化的作用。于是油污就被分散溶解了。

同样的,我们生活中用到的各类洗涤剂基本都是利用这个原理,用于生活中各个地方。

比如洗面奶就是利用活性剂将我们面部的油脂进行清洗,但是过度的清洁对我们的皮肤也是有害的,由于皮肤分泌的适量油脂可以阻挡皮肤内部的水分蒸发,保持皮肤的水润,当过度清洁带走油脂,水分快速蒸发可能会导致皮肤干燥蜕皮,因此我们需要适量的使用各类清洁剂呦。

那么以上就是生活中常用的洗涤剂作用原理,你了解了吗?

世界之大,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感兴趣的小伙伴欢迎点赞评论

比心

编辑:z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