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换机需要知道基本知识点

针对交换机工作在OSI的哪一层? 数据链路层,用于转发数据帧。

同时OSI的七层模型可以顺便一起复习一下哦:

1.物理层 2.数据链路层 3.网络层 4.传输层 5.会话层 6.表示层7.应用层

为了方便理解记忆OSI七层模型一句话成顺口溜:

物、数、网、传、会、表、应

同时我们可以联想到淘汰的HUB,HUB属于物理层设备

HUB所有接口同一个冲突域,交换机每个接口属于属于单独的冲突域

二、交换机功能

1、学习 2、转发 3、泛洪 4、丢弃

初始交换机的MAC地址表是空的,默认老化时间为300S,300秒内收到同一主机同一接口发来的帧,老化时间刷新300S。

交换机自身mac地址表(交换机基础及交换机MAC地址转发原理特性介绍)(1)

我们可以通过修改命令实现更改交换机的MAC地址表项老化时间:

[SW1]MAC-address aging-time 200// 修改老化时间,改为200秒

交换机自身mac地址表(交换机基础及交换机MAC地址转发原理特性介绍)(2)

交换机自身mac地址表(交换机基础及交换机MAC地址转发原理特性介绍)(3)

同时我们可以交换机接口更改接口速率及配置接口双工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0

undo negotiation auto //关闭自动协商默认自动协商

duplex full //设置为全双工默认全双工

speed 100 //设置速率默认自适应

A、交换机的学习功能

通过交换机一个接口收到数据后学习数据报文中的MAC地址放在交换机的MAC地址表中。老化默认300S

B、交换机的转发功能

交换机收到数据帧后通过查看交换机携带目标MAC地址,查找MAC地址表,如果目的MAC地址在自己交换机的MAC地址表中则找到目标MAC对应的接口进行转发。如果目标MAC没存在MAC地址表中,则泛洪转发

C、交换机的泛洪功能

交换机从某一个接口收到的数据帧除了接收接口以外的其他端口转发,泛洪是点到多段的转发行为,针对泛洪的行为如下几种情况:

1)、交换机收到广播,也就是目标MAC全F

2)、交换机收到组播数据帧

3)、交换机收到未知单播数据帧,理解为收到的数据帧的目的MAC地址在MAC地址表中不存在

D、交换机的丢弃功能

如果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帧的端口和转发数据帧的端口是同一个端口则丢弃数据帧,交换机会认为有环路产生数据丢弃。

交换机自身mac地址表(交换机基础及交换机MAC地址转发原理特性介绍)(4)

对于上图可以看出交换机从某个接口收到蓝色箭头数据后,会从除了这个接收接口以外的其他端口进行转发泛洪,对于从交换机MAC地址表中收到的指定MAC地址存在MAC地址表中则进行一对一的转发处理,对于认为环路的数据则进行丢弃。

以上对于交换机基本原理的讲解,欢迎对网络感兴趣的下伙伴们关注和转发~

针对0基础系统学网络的小伙伴们一对一指导答疑永久学习学会为止,0基础小白的完整系统网络工程师实战课程欢迎私信学习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