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个世界海龟日(世界海龟日从出生就是Hard模式)(1)

时隔一个月,Turtle Power~海龟的力量再度回归!在上个月的“生物多样性国际日”和“世界龟鳖日”,海研会开启了“海龟科普系列”并发布了系列1——生物学与自然史(上)与(下)——《生多日,“龟来吧,龟来游”!》和《龟鳖日,“龟途漫漫”!》两篇文章,让更多人了解并关注到这些既古老又优雅,魅力与韧性兼具的海洋爬行动物。

第十九个世界海龟日(世界海龟日从出生就是Hard模式)(2)

现存的7种海龟集体 手绘来源:李玉强QMCS

6月16日是海龟家族的大日子——“世界海龟日”(World Sea Turtle Day)!这一天也是“海龟生物学之父”Archie Carr博士的生日。Archie Carr博士整个职业生涯致力于海龟研究并倡导人们更多地关注这个从远古走来的海域爬行动物族群。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人们越发意识到当今海龟正遭受着种种威胁。他对海龟保护的贡献将永远被人们铭记。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海研会推出“海龟科普系列”第二弹——生存危机,从未孵化的海龟蛋开始,无(wú)奈(qíng)“揭露”其“龟生”中将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深度解读当下海龟种群受威胁的现状,剖析背后的原因。

千死一生的成长路

海龟们的成长之路坎坷崎岖,毫不夸张地说,小海龟们需要过闯关涉险,历尽劫难,才能最终长大成年。

海龟们的生存挑战从他们还是一颗蛋的时候就开始了。为了保证幼龟存活,海龟妈妈在筑巢产卵时往往会将巢穴伪装一番(关于海龟的繁殖历程,请戳这里回顾)。但如果伪装不成功,这些海龟蛋在成功孵化之前,就可能成为陆地上各种捕食者的“蛋白质大餐”。(比如狒狒们会特别根据海龟的繁殖期时间表去海滩“补充营养”)除了成为捕食者们的盘中餐,海龟们还要提防来自同类的“相煎太急”——其他筑巢雌海龟的破坏。同时,如果雌海龟在不适宜的地点筑巢,一些自然因素如雨水和洪水的侵蚀等,也会增加海龟蛋无法成功孵化的风险。

第十九个世界海龟日(世界海龟日从出生就是Hard模式)(3)

印度奥里萨邦(Orissa, India.)的一处海滩上,秃鹫们十分“关心”一只雌性太平洋丽龟的产卵进程 摄影:Emma Doyle/oliveridleyproject.org

在幼龟成功孵化后,各种危险接踵而来。首先,对于一部分小海龟来说,如何顺利爬出巢穴是他们“龟生”中的第一个挑战。海龟妈妈在筑巢产卵前会挖一个深坑,因此位于巢顶的幼龟比位于巢底的幼龟要幸运一些——通过巢穴下层幼龟的推挤,接近巢顶的幼龟能够比较轻松地爬出巢穴;但巢穴最底部不幸成为同胞“踏板”的幼龟经常无力钻出厚沙,很快命丧于襁褓。

幼龟爬出巢穴后,需要尽快爬过海滩,入海开启它们在大海中的“龟生”。海滩,这片看似宽敞明媚的空地,对幼龟来说却极近曲折,强敌环伺。火蚁、螃蟹、狗、狐、獴、郊狼、狼、浣熊、鹭、鹳、军舰鸟、兀鹫等正伺机猎杀。

第十九个世界海龟日(世界海龟日从出生就是Hard模式)(4)

西澳大利亚Gnaraloo湾,角眼沙蟹(Ocypode ceratophthalmus)捕食蠵龟来源:Wikimedia commons

就算幼龟幸运地逃过陆地上的捕食者进入了大海,还会有各种肉食性鱼类、头足类(如章鱼、乌贼、鱿鱼等)、鸥类等捕猎者对幼龟进行围追堵截。最终只有大约千分之一的幼龟,能幸运地逃过捕食者的“魔爪”长大成年。由此可见海龟成长的道路有多艰难。

刚出生的小海龟被军舰鸟(Frigatebird)攻击来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xjTu5D_JV8

成年龟生也不易

虽然说比起幼龟,成年海龟受到的威胁要少很多,但他们也绝对不能高枕无忧,“佛系躺平”。成年海龟虽有坚硬的鳞甲护体(除棱皮龟外),但它们还是可能成为一些装备了巨口利齿的大型鲨鱼(特别是虎鲨)、齿鲸(主要是虎鲸)甚至湾鳄等这些食物链上层捕食者的美味佳肴。部分上岸繁育后代的雌性海龟,还会被美洲豹这样的陆生掠食者当作海洋馈赠的不可多得的美味“活罐头”。

在加拉帕戈斯群岛(Galapagos Islands),虎鲸(Orcinus orca)追捕绿海龟 来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merz194pD8

除了这些来自海陆空强大掠食者的威胁,还有一种小型海洋动物也会给海龟制造大麻烦,它们就是堪称海洋中“强行搭乘霸王客”的藤壶(barnacle)。作为一种高度特化的甲壳类动物,藤壶经过一系列变态发育阶段后,会寻找合适的基质附着,除了岩礁之外,移动的物体如船只、须鲸和海龟等都是藤壶附着的理想对象。游动相对迟缓的海龟背上坚硬厚实的龟甲,是藤壶绝佳的安家地点。除了龟甲,海龟的足部、额部、喙部和颈部也在藤壶的选择范围之中。藤壶的寄生会对海龟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比如寄生在喙部和颈部的藤壶会阻碍海龟干饭;而附着在海龟甲上的藤壶,有些情况下会大规模繁衍,导致海龟额外大量负重,运动时受到海水阻力过大,不仅消耗海龟的能量,更是影响其在紧要关头应对天敌的逃生速度。

第十九个世界海龟日(世界海龟日从出生就是Hard模式)(5)

藤壶寄居在绿海龟的龟背上

来源:flickr

人为危机

虽然看似与世无争的海龟一向命途多舛,但是它们历经亿万年的自然选择仍能生生不息,这充分显示了这个族群的强大韧性。然而,还有一个最危险的天敌正不断地给海龟们制造灭顶之灾,这个“大魔王”就是我们人类。人类的各种活动,有些给海龟的生存带去直接威胁,如狩猎海龟、挖取龟蛋等;但更多的则是造成间接影响,如渔业兼捕、气候变化、海岸带开发以及海洋环境污染等。这些活动不仅会直接夺取海龟性命,剥夺了雌海龟繁育后代的可能性,还对海龟的栖息地和繁衍场所造成了破坏。目前全球海龟种群也因此变得前所未有的脆弱,其在海洋环境中宝贵的生态作用也受到影响。

第十九个世界海龟日(世界海龟日从出生就是Hard模式)(6)

海龟:出生就是hard模式,我太难了!来源:pxhere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最新评估,现存的七种海龟中,除了缺乏科学数据而没有具体评级的平背龟(Natator depressus),其余六种都处于受威胁状态:易危级别(VU)有蠵(xī)龟(Caretta caretta)、太平洋丽龟(Lepidochelys olivacea)、棱皮龟(Dermochelys coriacea);濒危级别(EN)有 绿海龟(Chelonia mydas);极危级别(CR)有肯氏丽龟(Lepidochelys kempii)、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

第十九个世界海龟日(世界海龟日从出生就是Hard模式)(7)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最新在2008年的评估,海龟家族的“颜值担当”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处于极度濒危的状态

来源:IUCN Red List

合法猎捕与非法盗捕

海龟是这个星球上非常古老的居民,从浩渺的时间深处向我们游来(关于海龟的演化,请戳这里回顾)。早在7000年前的人类定居遗址中,就发现遗留有海龟骨和龟壳。海龟肉一直是热带沿海部落的主食。海龟猎人通常会等到筑巢的雌海龟上岸后,把它翻过来,让它无法逃脱。等到第二天,猎人们再将这些无助的雌海龟运往市场。除了海龟肉,海龟蛋也是人类消费的食物之一。猎蛋者通常会在海龟上岸产卵时直接从巢穴中取蛋,以“绝户”的方式将一整个巢穴的海龟蛋一网打尽。在某些文化中,海龟蛋不仅可以作为餐桌美食,还被认作有壮阳功能,进而以高价出售。

在海龟家族中,龟壳表面覆盖了一层薄而坚韧的皮革的棱皮龟、爱吃素的绿海龟等,还给人类提供了另一份“厚礼”——它们的油脂。据估计,一只成年棱皮龟可以提供40升海龟油。在波斯湾,海龟油帮助修理船只;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海龟油可以作为灯油使用;在加勒比海、中美洲和非洲部分地区,海龟油有医疗用途;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洲,海龟油首次被用于面霜和乳液中,传闻可以减缓衰老,当然这并没有科学依据。

除了被当做美味和补品,海龟们还因为其华美的龟甲而遭到人类的猎杀。尤其是海龟家族中的高颜值明星龟玳瑁,其龟壳因古朴的色彩、层次丰富的纹理以及传说中的辟邪功效,被制成各种首饰和日用物件。自19世纪至今,玳瑁梳子和眼镜框等一直是广受追捧的奢饰品。高利润驱动的非法盗猎正是造成玳瑁极度濒危的“元凶”。在同处东亚文化圈的我国和日本,还有一些民众在家庭和办公场所摆放大型海龟(通常是绿海龟、蠵龟、玳瑁)的标本,迷之相信其改善风水的作用。

第十九个世界海龟日(世界海龟日从出生就是Hard模式)(8)

海龟制成的“纪念品”来源:flickr

海龟的寿命与人类相近,达到性成熟的时间却需要20-30年,比人类还要久。因此,当人类大量且不可持续地捕杀海龟或者获取龟蛋时,海龟种群的稳定性就会受到影响。包括日本、墨西哥、巴布亚新几内亚在内的大约40个国家可以合法捕猎海龟。在非法盗猎海龟的国家和地区,限于相关法律的执行能力,偷盗海龟和海龟蛋的行为依旧屡禁不止。据估计,每年有超过10万只绿海龟作为食物惨遭捕杀。在印度尼西亚的一个地区,每月可交易约10万枚总市场价值约3.5万美元的海龟蛋。各种海龟产品在非法野生动物贸易中的需求量仍然巨大。

渔业兼捕

在人类带来的各项威胁中,不可持续的渔业活动,是对海龟种群数量造成打击的主要“幕后黑手”。海龟独特的食性经由漫长的岁月进化而来,与它们的生理结构与环境紧密适应。然而目前渔业中过度捕捞的现状,以及不可持续的作业方式,使得曾经让海龟受益的食性成为它们的弱点,给海龟种群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海龟喜欢在开阔海域觅食,经常与具有商业价值的鱼群聚集在同一区域,因此非常容易成为商业捕捞的兼捕对象。因此在过去50年里商业捕捞也逐渐成为海龟非自然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拥有超强的憋气能力和对海洋环境的适应力,但作为用肺呼吸的爬行动物,海龟一旦被拖网、刺网缠住,或被延绳钓的钩子钩住,拼命挣扎的状态会使其迅速耗尽氧气储备,极有可能在短时间甚至几分钟内溺亡。

第十九个世界海龟日(世界海龟日从出生就是Hard模式)(9)

被渔网夺取性命的海龟来源:Wikimedia commons

海龟家族的各个成员都难逃渔业兼捕的威胁。地中海的蠵龟是延绳钓和定置网常见的受害者。在肯氏丽龟唯一的产卵地墨西哥湾,每年有大量肯氏丽龟成体与亚成体成为虾拖网的“网下亡魂”,其死亡数量居所有受美国渔业影响的海龟之首。棱皮龟则因其相对较大的体型,十分容易被渔网缠绕。海龟的最大个体记录保持者,是一只体长近三米、重量近一吨、约一百岁的雄性棱皮龟。然而十分令人惋惜的是,这只海龟中的“巨无霸”是因为被渔网缠绕窒息而死后,被海流冲到威尔士的海岸才被人类记住。全球范围内,被报告的渔业兼捕的海龟大约有85,000只。由于这些海龟所涉及的捕捞量在全球的捕捞量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因此,全世界因渔业兼捕而丧命的海龟可能至少需要将这一数字乘以100倍(即850万只)。

渔业兼捕不仅会直接夺取海龟的性命,也会给幸存的海龟带来痛苦的“后遗症”。海龟在获救后,延绳钓的钩子也可能残留在海龟的下颚、喉咙或胃里。因此受伤的海龟在被释放后,也面临高达三分之一的死亡率。

第十九个世界海龟日(世界海龟日从出生就是Hard模式)(10)

误食了鱼钩的海龟来源:Flickr, NOAA Photo Library

气候变化

虽然根据现有的科学研究,人类尚未清楚掌握气候变化对全球海洋系统的确切影响,但一些由气候变化引起的现象,如海洋变暖和海平面的上升等,确实会对包括海龟在内的许多物种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新生小海龟的性别由孵化过程中的温度决定——雄性海龟依靠较低的温度孵化。因此,气候变化引起的气温升高,可能会导致新生海龟中出现更多的雌性海龟和更少的雄性海龟。(关于海龟的温度-性别决定系统,请戳这里回顾)这种“新生龟”性别比例的失衡,可能将会为海龟种群未来的繁衍造成危机。

由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会导致沿海地区越来越频繁地被洪水淹没,破坏许多目前适宜筑巢的海滩。这种情况会将怀孕的雌海龟繁衍后代的难度提升几个等级。如果筑巢地点不合适,巢穴很容易被干扰,进而大大降低成功孵化幼海龟的机率。

第十九个世界海龟日(世界海龟日从出生就是Hard模式)(11)

关于澳大利亚Cottesloe海滩海平面上升的预测来源:flickr

除此之外,因气候变化而引起的海洋变暖,也会影响成年海龟的活动。作为爬行家族的成员,海龟依靠外部热源来维持体温。虽然最耐寒的蠵龟即使在全球除北冰洋外的海域中都有分布,但是冬季它们也必须返回纬度较低的温暖海域才能存活。如今,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海洋变暖,越来越多的海龟在春夏季节,会随着强劲的暖流迁徙到较高纬度的海域,一旦秋季温度骤降,来不及撤离的海龟很可能会出现冷休克(cold stunning)现象——即当海龟长时间暴露在温度过低的海水中(对于蠵龟是10˚C,但其他海龟对低温耐受力还要差得多,例如绿海龟的低温忍耐极限是20˚C),海龟会被“冻僵”,进入类似失温(hypothermia)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海龟会因为心率和血液循环的下降变得非常虚弱,从而逐渐失去其出色的游泳能力。无法游回温带海域的海龟,通常会随着海水被冲上岸。除非立刻得到相关保护人员的救治,否则冷休克的海龟大多逃不掉长眠的命运。对于海龟来说,冷休克最可能发生在温带近海水温下降较快的浅海湾和潟(xì)湖,以及因周围陆地而被隔离在温暖水域之外的地区。2021年初,美国德克萨斯州附近水域的一股寒流导致4000多只海龟不幸遭遇冷休克。

第十九个世界海龟日(世界海龟日从出生就是Hard模式)(12)

冷休克的海龟来源:flickr

海岸带开发

人类对海滩的现代化开发往往给雌海龟筑巢带去诸多障碍。雌海龟的筑巢产卵十分依赖原始、健康、没有太多人为干扰的海滩,而如今这样的海滩因为城市化的进程而愈发珍贵稀少。一些海岸工程,如海堤、防波堤和沙袋墙,在防止海滩被侵蚀的同时,也会阻止筑巢的雌海龟到达高潮线以上的地方筑巢产卵。这就可能导致产在高潮线以下巢穴中的海龟蛋,在孵化之前就不幸被水冲走。另一个阻止海滩被侵蚀的做法,是加入其他地方的沙子进行填充。因新沙与海滩上原有沙子的不同特性而产生两者在温度、气体交换或水分含量方面的差异,可能会对雌海龟筑巢和海龟蛋的孵化产生影响。同时,一些垃圾污染非常严重或者游客过多的海滩,因为无法提供合适的筑巢地点,也会被上岸产卵的雌海龟抛弃。

第十九个世界海龟日(世界海龟日从出生就是Hard模式)(13)

一只肯氏丽龟在筑巢在不远处有居住区的沙滩上来源:flickr

沙滩周围的灯光污染也会对刚孵化出的小海龟的存活造成影响。通常在夜间爬出巢穴的幼龟通常凭借本能爬向最亮的光源——月光在海面的反光,得以迅速进入海洋。此时,如果陆地一侧的人造光源过于明亮,可能会误导幼龟爬向一些错误且十分危险的地方,例如公路、居住社区、厂房等等。即使它们最终迷途知返,但在陆地上停留的时间越长,就意味着它们更容易遭遇来自陆地捕食者的威胁,或者面临更大的自身脱水和体力不支的风险。

在海滩上孵化而出的小海龟在夜晚爬向大海

来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hPl73EkFWY

海洋污染

海洋污染也是一个深深困扰着海龟生存的问题。尤其是海上石油泄漏的事故一旦发生,会给海洋造成巨大的污染,给海龟的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和繁衍地的健康带去致命威胁。2010年的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故( 2010 Gulf Oil Spill)发生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公布的数据显示,在87天的时间里,1.34亿加仑的石油在墨西哥湾泄漏。而原油浓度最高的地方恰恰集中在洋流交汇和幼龟经常出没的海域。据不完全估计,大约4900只大型亚成体海龟和成年海龟以及55000只小型幼海龟因此死亡,还有35000只刚孵化的幼龟受伤。从1996起就被IUCN评为濒危级别、且只在墨西哥湾筑巢的肯氏丽龟的种群,尤其深受这次事故的打击。

第十九个世界海龟日(世界海龟日从出生就是Hard模式)(14)

英国石油公司(British Petroleum)造成的

deepwater Horizon石油泄漏事故污染了小海龟的栖息地

来源:NOAA

除石油污染外,海中的塑料污染对海龟造成的生存威胁也不容小觑。地球上每年产生3.35亿公吨塑料,在陆地垃圾管理系统运行不善的影响下,这些塑料垃圾不断倾入海洋,导致全球海洋被塑料污染。海洋中漂浮的塑料袋看起来很像海龟的主要食物——水母、藻类或其他生物,甚至可能因生物污染成为“生物垃圾”,从而散发出“食物的味道”。(关于海洋中的“生物垃圾”,请戳这里回顾)把塑料误认为食物吃下,这对海龟来说很可能是致命的。研究数据表明,世界上52%的海龟吃过塑料垃圾。阿联酋科学家在阿曼湾开展的小样本研究也发现,83.3%的玳瑁、28.6%太平洋丽龟和85.7%的绿海龟肠胃中存在海洋垃圾。

第十九个世界海龟日(世界海龟日从出生就是Hard模式)(15)

海洋垃圾污染日益严重来源:Flickr

海龟除了因吞食塑料而受到致命威胁,还可能被塑料碎片、遗弃或丢失的渔具缠住(正是声名狼藉的“幽灵渔具”),从而导致溺水或受伤。埃克塞特大学的研究人员估计,每年死于塑料碎片或“幽灵渔具”缠绕的海龟远超1000只。

第十九个世界海龟日(世界海龟日从出生就是Hard模式)(16)

海龟被废弃渔网缠绕来源:Flickr

细数上述海龟遭受到的种种来自自然和人类的威胁,我们了解到海龟的“龟生“实属不易,危机四伏。作为堪称“罪魁祸首”的人类,我们不得不反思,如何才能拯救和保护这些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亿万年的古老又有魅力的居民。“海龟科普系列3”将为各位读者着重盘点当前有关海龟保护的相关政策、改进方案和行动措施,敬请大家继续期待与关注!

参考文献

[1] https://ocean.si.edu/ocean-life/reptiles/sea-turtles

[2]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你知道吗?全球仅有这七种海龟”,https://coe.xmu.edu.cn/NewsShow.aspx?Id=17190

[3] June 16th Word Sea Turtle Day, https://www.seaturtleweek.com/world-sea-turtle-day

[4] IUCN Red List, Green Turtle, https://www.iucnredlist.org/species/4615/11037468

[5] IUCN Red List, Loggerhead Turtle, https://www.iucnredlist.org/species/3897/119333622

[6] IUCN Red List, Olive Ridley, https://www.iucnredlist.org/species/11534/3292503

[7] IUCN Red List, Kemp's Ridley,https://www.iucnredlist.org/species/11533/155057916

[8] IUCN Red List, Hawksbill Turtle, https://www.iucnredlist.org/species/8005/12881238

[9] IUCN Red List, Flatback, https://www.iucnredlist.org/species/14363/4435952

[10] IUCN Red List, Leatherback,https://www.iucnredlist.org/species/6494/43526147

[11] What are barnacles and why do they attach to sea turtles? https://oliveridleyproject.org/ufaqs/what-are-barnacles-and-why-do-they-attach-to-sea-turtles

[12] 海洋最倡狂的寄生者:能将鲸鱼,海龟折磨致死,人类也难逃厄运,它到底有多可怕?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ma6gka1ViY

[13] What do sea turtles eat? Unfortunately, plastic bags.

https://www.worldwildlife.org/stories/what-do-sea-turtles-eat-unfortunately-plastic-bags

[14] NOAA.Cold-Stunning and Sea Turtles –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https://www.fisheries.noaa.gov/national/marine-life-distress/cold-stunning-and-sea-turtles-frequently-asked-questions

[15] Cold-Stunned Sea Turtles in 2020-2021– What You Need to Know.

https://www.seaturtlestatus.org/articles/cold-stunned-sea-turtles-in-2020-what-you-need-to-know

[16] What Happens When Sea Turtles Are Cold Stunned? https://seaturtles.org/what-happens-when-sea-turtles-are-cold-stunned/

[17] Yaghmour, F., Al Bousi, M., Whittington-Jones, B., Pereira, J., García-Nuñez, S., & Budd, J. (2018). Marine debris ingestion of green sea turtles, Chelonia mydas, (Linnaeus, 1758) from the eastern coast of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135, 55–61. https://doi.org/10.1016/j.marpolbul.2018.07.013

[18] Sea turtle products are in high demand in the illegal wildlife trade.

https://defenders.org/blog/2016/03/five-ways-market

[19] Finkbeiner, Elena M., Bryan P. Wallace, Jeffrey E. Moore, Rebecca L. Lewison, Larry B. Crowder, and Andrew J. Read. "Cumulative estimates of sea turtle bycatch and mortality in USA fisheries between 1990 and 2007."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144, no. 11 (2011): 2719-2727.

[20] Peckham SH, Maldonado Diaz D, Walli A, Ruiz G, Crowder LB, Nichols WJ. Small-scale fisheries bycatch jeopardizes endangered Pacific loggerhead turtles. PLoS One. 2007;2(10):e1041. Published 2007 Oct 17. doi:10.1371/journal.pone.0001041

[21] Lucchetti, A., Claudio Vasapollo and Massimo Virgili. “Sea turtles bycatch in the Adriatic Sea set net fisheries and possible hot-spot identification.” Aquatic Conservation-marine and Freshwater Ecosystems 27 (2017): 1176-1185.

[22] Alvarez de Quevedo, Irene & San Felix, Manu & Cardona, Luis. (2013). Mortality rates in by-caught loggerhead turtle Caretta caretta in the Mediterranean Sea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Atlantic populations. Marine Ecology Progress Series. 489. 225-234. 10.3354/meps10411.

[22] Turtle Bycatch. https://www.fishtekmarine.com/turtlebycatch/

第十九个世界海龟日(世界海龟日从出生就是Hard模式)(17)

声明:本文由优潜YouDive转载自公众号海研会QMCS(ID:CSSA-QMCS)。

第十九个世界海龟日(世界海龟日从出生就是Hard模式)(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