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感觉钱没赚多少,就又该过年了!常言道,冬至大如年,冬至不仅是二十四节气里的重要节气,过了冬至意味着离年也就不远了,这个时候有些在外打工的人员已经陆续返乡回来。那些没有回来的打工人,在外面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也是愈加浓烈。年固然重要,但是冬至对于我们农村人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因为从冬至开始就要数九,正式进入数九寒天了。

是冬至更冷还是大寒更冷(俗语冬至暖冷到三月中)(1)

所以在我们农村,就一直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在我们北方农村,冬至这一天会有喝羊汤,吃饺子的习俗,形如耳朵的饺子可谓意义深远,老人们常说,冬至不吃饺子,耳朵就会容易冻坏。因此,在我们这里你就会看到一种奇怪的现象,不管工作再忙,大家都会暂时放下手里的事情,回家团圆和家人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饺子。

除此以外,冬至不光是一个团圆的日子,也是我们村里庄稼户预测天气的一个重要节气。例如我们今年说的这句俗语“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就是一句古人的经验之谈!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今年冬天是冷还是暖呢?

是冬至更冷还是大寒更冷(俗语冬至暖冷到三月中)(2)

山东潍坊迎来大雪

从字面来看,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说,如果冬至这天比较暖和的话,那么今年冬天冷的可能会来的比较迟一些,来年春天的话就会比较冷。冷到三月中就是冷到明年春天的意思。其实这句俗语还有后半句,叫做“冬至冷,明春暖的早”,意思正好和上一句相反。说的是,如果冬至这一天比较冷的话,那么今年冬天有可能会比较冷,提前冷了,打春过后天气就会比较暖和。

同样的俗语还有“冬在头,冻死牛,冬在中,单衣好过冬,冬在尾,提防倒春寒”,这里的头中尾主要说的是农历冬月,说的是如果冬至在农历十一月月初的话,那么今年的冬天会比较冷,连牛这样的大牲畜都能被冻死,那天气该有多好冷呢?而冬至在冬月月中的话,那么今年冬天可能就不会太冷了,穿着单衣就可以度过冬天,那肯定是暖冬了。而冬至在冬月月尾就是农民最不愿看到的事情,因为冷的晚了,那说明到了春天就容易出现倒春寒的天气。地里的庄稼就会受到冻害。

是冬至更冷还是大寒更冷(俗语冬至暖冷到三月中)(3)

虽然这句话至今也没有多大的科学依据,但是能够流传至今还是存在一定道理的。就像我们农村经常说的“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雪打灯”一样,这些或许都是劳动人民在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见多了这样的场景,才会出现这么多的俗语。

而今天正好是一年一次的冬至日,我们这里天气虽然是大晴天,但是因为最近降温的缘故,天气也比往年要冷的多。而且从日历里查询到,今年的冬至日是在农历十一月的初九,也就是俗语里说的冬在头,冻死牛,可见今年不出意外的话,大概率会是一个冷冬。

是冬至更冷还是大寒更冷(俗语冬至暖冷到三月中)(4)

当然,判断一个冬天天气冷不冷,肯定不能仅靠一些俗语来定性。毕竟千百年来,随着地球生态的变化,天气气候也在发生着较大的变化。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厄尔尼诺气候的影响,近些年暖冬天气的概率也在持续的上升,很多俗语已经失去了市场,没有太大的意义。

不过从近期气象专家的预测来看,2020年拉尼娜气候已成定局,并且强度还在进一步增加,今年出现冷冬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一般来说,出现拉尼娜气候的年份,气候都会比往年偏冷一些。只不过能不能够形成寒冬,还要看接下来的增加程度。例如18年的时候,就是由于拉尼娜气候的影响,导致我国南方雨雪受灾的出现。

是冬至更冷还是大寒更冷(俗语冬至暖冷到三月中)(5)

而今年以来,由于拉尼娜气候的影响,我国多地气温已经降至下半年来新低,并且在12月11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了第一个寒潮预警。虽然目前还没有权威回应冷冬的话题。但是通过近期浙江,沿海等地区,因为取暖耗电增多,拉闸限电的出现。都说明了今年冬天不同寻常,即便不是冷冬,气温恐怕也要低于往年。

是冬至更冷还是大寒更冷(俗语冬至暖冷到三月中)(6)

总得来说,过了冬至就开始数九,进入数九寒天,不管冷冬暖冬与否,天气已经越来越冷了,外出旅行大家还是要做好保暖工作。今天冬至,你的家乡天气有哪些变化呢?关于今冬是冷是暖?你是怎么看的?欢迎大家下方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