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是中国最后一个顺应名义推举禅让的君主,那么大禹又是凭借什么样的功绩受天下子民爱戴从而从舜帝手中接过帝位,便是治水,也许你不是很了解大禹治水,但你一定听说个《西游记》中孙悟空的金箍棒,传说就是大禹治水时期测量海水深度的尺子,后世为了纪念大禹治水的功绩,便将其进行神话,大禹也因治水有功于天下而得的禅让帝位。

大禹治水的经典名言(吾辈当永世不忘)(1)

现在生活在现代的我们也许很难想到治理水患能够赢得天下民心,得到帝位,然而水患自三皇五帝到如今都是危害人民生活的主要的自然灾害,只古以来,天下经常会发生水灾,给老百姓造成很大的灾害,每次水灾过后,百姓都是饿殍遍地,甚至易子而食。尧舜在位时期,更是如此,尧帝在位期间,为了能够使百姓能够免受水灾智库,便挑选了专职的治水大臣,这便是鲧,皇帝的第三世孙,而在鲧治理水灾期间,采用的为封堵的方法进行治理,自古言,病来将挡,水来土掩,然而在那个没有基础水利设施的时期,水患一旦发生,便是浊浪滔天,一片汪洋,包围山岗,淹没丘陵,封堵治理洪水显然是徒劳无功,洪水猛于虎,是无法进行封堵的。鲧在治理水灾多年徒劳无功,水患依旧,甚至更加严重,让百姓吃了更多的苦头,于是便被舜帝发配到了羽山,并最终终老于此。

大禹治水的经典名言(吾辈当永世不忘)(2)

水患

后来大禹决心彻底治理水患,于是便接过父亲的岗位,扛起了治理水患的重任。通过总结父亲在治理水患方面的不足,同时翻山越岭,周边全国,勘察地形,最终发现了全国的地形为西高东低,而水往低处流,以硬堵的方法是无法奏效的,于是便采用开挖沟渠、疏通河流,依势利导,把水排入大海的方法。尽管找对了方法,但在那个年代,大禹带着各族首领及百姓一起劳作,开凿大山,修渠疏河,最终使水乖乖的向前畅流,一直流向大海,通过13年的时间,疏九河,导百川,从此使老百姓免受水患之灾,日子变得安康幸福。在这治水的十三年中,大禹“三国家门而不入”为了众人的利益,而牺牲了自己的利益,同时劳作的过程中,手指甲都被磨光了而无法长出新指甲,小腿的汗毛也磨没了,手脚都长满了老茧,走路是都疼痛难忍,但他都没有因此而停下来,直到治水完毕。

大禹治水的经典名言(吾辈当永世不忘)(3)

三过家门而不入

大禹的功绩收到了天下的普遍称赞,赢得了全国人民的爱戴,舜帝年老之后,也顺应民意,把帝位禅让给了大禹,先祖之德,吾辈当永世不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