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中的前世今生(汉字之前世今生)(1)

国锋汉字教育

●寻根中华汉字,传承华夏文明。

·根据之前所学,我们将文字分为“文”和“字”,将“文”分成了7大类。之前我们学习了天文类的天体部分“日、月、星”,那我们接下来学习的是天文类中的第二小类“天气类”中的“气”。

汉字中的前世今生(汉字之前世今生)(2)

“气”字演变图

·“气”字,从甲骨文来看就是三道横,甲骨文非常清楚是上边的一横长,下边的一横也比较长,中间那一横短一些,表示天和地之间的气。

·中国人的文化认为天地之间没有别的就是气,万事万物也都是由气变成的,这就说到了古人对世界的认识,这种认识实际上在今天看来也是很不得了的。北宋哲学家张载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率先提出“天人合一”,认为天地之间只有气,叫“聚则成形、散则为气”。现在高等物理也叫高能物理,研究到最后你会发现,事物没有那么多,成千上万的事物都是什么呢?基本粒子。化学上,我们已知道了一百多个化学元素,再往下再分就是粒子了,粒子再往下面又有光子。现在认识到光子有“波粒两重性”,你不参与观察是不会知道的。

汉字中的前世今生(汉字之前世今生)(3)

双缝实验(图片来源于网络)

·它天天在变化,就是一口气。所以古人造字时,甲骨文上头一笔代表天,下边一笔代表地,中间画一点代表中间气的部分,这就是古代的“气”字。这个“气”字在甲骨文当中和“一二三”的“三”很相似,因为“三”字也是三道,不同之点是“三”的三个横是一般长,而“气”中间这一横是很短的。文字刻画时,为了使大家不至于认错,把这个“气”当成了“三”,在金文和小篆后都有所提醒。金文就把上面表示天的部分加了点提示,说明这个气是往上升的。小篆时下面表示地的一笔再往下拉,表明是往下的气,接着地的,楷化以后就是现在的楷体字“气”。

·关于“气”,后来人们又发现还有不一样的时候。我们说天地之间有空气,指的是这个“气”,但是人活着还都要有口气,人要是死了,这口气怎么就没了呢?那就还有一种气。这个气其实就是我们呼吸的气,也是气息。它与大自然的气有本质的区别。气除了是物理上的提供我们人体呼吸的氧气以外,更含有人体自身气场的内涵。为了区别这两种概念,古人就在“气”下面加一个“米”字,造了另一个“氣”字。

·这个米指什么呢?我们吃了粮食可以产生活力,“人活一口气”就指人活着时的精气、力气。这样原本三横的“气”就专指天气,加“米”字的“氣”就专指活力,就变成了两个字,各自使用的地方是不一样的。后人不知道,误认为说“气”是个简化字,“氣”是个繁体的字,实则它俩并不是繁简关系,而是两个字。

·“气”是由低处逐渐升起的,所以同“起”的音,只是声调略有不同。

●参考文献《双法字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