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伟大的民族英雄。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诗如其人!

傅希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1)

民族英雄戚继光

面对倭寇在东南沿海的烧杀抢掠,戚继光心急如焚,有心杀贼,奈何官卑职小。此时的戚继光,只不过是一个“登州卫指挥佥事”。听起来很不错,但实际就是农场的场长,想带兵上个战场都有点难。

机会终于来了,戚继光遇到了伯乐。嘉靖皇帝的近臣,负责起草诏书的翰林院庶吉士张居正推荐了戚继光。戚继光晋升为都指挥佥事,有了带兵和倭寇一决雌雄的资格。

在抗倭的战斗中,戚继光屡立战功,声名鹊起。戚继光进入嘉靖皇帝的法眼,渐渐被朝廷重视。

万历皇帝时,张居正取代了高拱担任大明帝国的内阁首辅后,大力提拔戚继光,戚继光逐渐成为帝国军界的大佬。戚继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倭寇血。打得倭寇满地找牙,望风而逃。

傅希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2)

戚家军

张居正执政的十年,戚继光如鱼得水。在张居正强有力的支持下,戚继光的政治地位如日中天,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人生达到顶峰。戚家军享誉中华,威震海外。

张居正突然病逝,死后又被反对派落井下石,更被万历皇帝死后算账,无情抛弃。戚继光的人生瞬间跌倒谷底。因和张居正有过多交集,因受张居正大力提拔和重用,因是张居正的政治同盟军,戚继光被万历皇帝打入另册。

痛恨张居正的人,将满腔怒火都发泄到戚继光的身上。弹劾戚继光的奏章雪片般地飞上万历皇帝的御案。

罢官、闲居、愤闷、病逝。戚继光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大明帝国的万里长城塌了。

如果没有张居正的大力提拔和重用,戚继光根本没有机会大展鸿图。然而,张居正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又大大得罪了一批官员。张居正死后被清算,戚继光被牵连。

傅希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3)

戚继光

人无完人,金无赤足,无论是张居正也好,还是戚继光也罢,张居正和戚继光的缺点被无限放大,给了政敌无情打击的口实。

一代名将戚继光病逝56年后,大明帝国覆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