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通幽处,蛙鸣流水声,竹林风吹过,袅袅炊烟轻。前几天,在儒岙镇庄山村的期望生态农场里,记者见到了养蛙人石剑东,他正在大棚里仔细察看成蛙、小蛙和蝌蚪的生长情况。掀起蛙池的盖板,一群小蛙惊慌地跳起,躲进附近的水面下,可谓“惊起蛙声一片”。

国内目前最大的石蛙养殖基地(大山深处有个生态养蛙场)(1)

为寻一湾清水,他跑遍县内外

石剑东养殖的是石蛙,标准名棘胸蛙,是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一种动物,属于浙江省重点野生保护动物。“捕捉野生石蛙是违法的,同时,市场有较大的食用需求,我就是看到了这个缺口,2014年就决定开始养殖石蛙。”

有了这个念头以后,石剑东跑遍县内县外,考察挑选合适的养殖场所。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他前后奔波了半年多,也曾到过四明山、天台等地,最终选择了儒岙镇庄山村。“找了一大圈,还是庄山村的环境最好,石蛙有点‘娇气’,对水质的要求特别高,这里有龙潭坑的活水流过,非常适合石蛙生活。”原来,石蛙养殖并不容易。石蛙是两栖动物,既能在水中游,又能在陆地上跳跃活动;其幼体蝌蚪像鱼类一样用鳃呼吸,离开水就不能生活。因此,水是石蛙养殖的首要条件,养殖场附近一定要有充足、优质、无污染的水源。

此外,由于石蛙有鼠类、鸟类等天敌,石剑东搭建起了封闭式的养殖棚,用黑色的遮阳网覆盖,可以保持棚内气温凉爽,让石蛙更舒适。

养殖遭遇失利,他瘦了十五斤

精心打造养殖基地的同时,石剑东前往建德拜师学艺,认真钻研石蛙养殖技术,学习了两个月后,2015年初,他引进了第一批价值15万元的种蛙,第一年,蛙卵孵化出一万多只小蝌蚪,石剑东满心欢喜。可是,蝌蚪变成小石蛙需要经历关键的“变态关”,这一环节的技术难度很大,由于经验缺乏,大面积蔓延的红腿病让石剑东猝不及防:“那时候,每天棚里都要死掉一大批种蛙,每天一睁眼就损失两三千块钱,我花了一个月时间摸索出技术要点,才制止了种蛙死亡。一个月下来,整个人瘦了15斤。”最终,石剑东损失了差不多九万元钱的种蛙,当年孵化出的一万多只小蝌蚪只有一千余只变态成为成蛙。

面对挫折,石剑东没有灰心丧气,而是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同时,积极与建德石蛙研究所对接,结合实际操作经验,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如今,他说起石蛙养殖,已经头头是道:“其实不算复杂,每天早晚巡查两次,清除一下入水口的杂物,根据环境温度调整一下水位高低,黄昏时投放一次饲料就行了。”不过只有他自己知道,在这“不算复杂”的背后,他付出了多少心血。

在养殖棚附近的一个棚子里,石剑东掀开一个盒子给记者看,里面是密密麻麻的黑色小虫。“这是黄粉虫幼虫,是我自己养的。”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些得意。原来,不同“年龄段”的石蛙爱吃的东西都不一样,成蛙喜欢吃黄粉虫,而处于变态阶段的小蛙个体太小,要吃黄粉虫幼虫。平时能够买到的黄粉虫以成虫为主,石剑东索性自己养了一些幼虫。此外,蝌蚪喜欢吃软烂的东西,石剑东在蛙棚周围种了不少苦荬菜,煮熟切碎后饲喂蝌蚪,苦荬菜缺乏的季节,就改用煮熟的南瓜配上煮烂的猪肺。

2016年,石剑东的养蛙场有一万二千多只小蛙变态成功,今年,预计能产出三万多只小蛙。

生态亲和力强,养殖前景被看好

记者留意到,每个大棚都设有一个入水口,一个出水口,从龙潭坑引来的水哗啦啦流入养殖池中,流到另一端后,又从出水口沿着水渠流回河道。“石蛙生活的环境必须是活水,水质也要很好,这些河水只是在养殖池里过了一下,又回到了河道,可以说,石蛙养殖对水环境基本是没有危害的。”这一点,也是庄山村党支部书记章岳林所看重的:“庄山村的发展规划以生态观光旅游为主,这种生态亲和力强的农业项目,正是村里需要的。”

石剑东说,他的梦想是,通过若干年的努力,打造一个立体化全方位的生态农场。今年下半年,他要继续扩大石蛙养殖规模,此外,他还计划发展种植业,目前已栽种了一批樱桃树种苗,明年可以进入采摘期。由于石蛙生长周期较长,需要三年才能上市,石剑东第一年的养殖成果差不多是“全军覆没”,所以,石蛙也要到明年才能正式推向市场。

章岳林告诉记者,今年,庄山村被列为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村,是县里重点发展的46个A级旅游景区村之一,他打算带领全村群众,以龙潭坑、清凉寺、霞客古道等景点为依托,打造特色民宿居,发展精品农业采摘观光体验项目,拉长旅游产业链,让游客不出村就能体验“吃住行游购娱”的一条龙服务。“到时候,这石蛙说不定会成为农家乐的特色菜哦!”石剑东开着玩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