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夸奖都是救命稻草(夸奖也是一种负担)(1)

有人说,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这话我相信。但有时候,夸奖却能变成孩子的一种负担。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到外婆家上小学。有次,放学回家,看到路上有人掉下一堆野菜,知道猪喜欢吃,就顺手捡了起来,拿回家扔进猪圈里。这本是无心之举,却被疼爱我的外婆看见了,逢人就夸我:“俺外甥这么小,还知道放学回来给猪捎把野菜,多懂事哪!”

听到外婆夸奖后,我虽然不好意思,却渴望再次得到夸奖,寻思着放学时候,再给猪捎把野菜。

可是,放学的路上再没有遇到掉下来的野菜,像守株待兔的那个人一样,机遇只有一次。我只好在路边挖点野菜捎回家,有多有少。有时,外婆看到了,照例会夸我,也会劝我,放学后早点回来,不用再捎野菜了。有时,外婆没有看到,心里有种失落感。

小孩子的心思也挺奇怪的,我既想得到外婆的表扬,也不想另类地让小伙伴们知道我有多勤快。所以,每次放学和一群小伙伴一块回家,走到半路,我有意落后些,看看没有熟人注意,像做贼似的,采摘一把野菜,手背后拿着,然后追上小伙伴们。

当看着几个猪抢着吃一把野菜,然后齐刷刷抬头望着我,哼着声似乎在问:“还有没有?”心里就乐不可支,同时,也像是完成了一件嘱托似的,舒了心怀。奇怪的是,可能是我捎野菜次数多了,每当我从猪圈旁边走过,猪像有感应似的,哼哼哈哈地向我讨要菜吃。

啥事都怕坚持。不知不觉中,每次采摘一把野菜,竟把上学路旁的野菜采摘光了,要想再采摘野菜,得跑到远处的山上。尽管放学后,我也想急急回家吃口热饭,也想和小伙伴们一起打闹着回家,可外婆的夸奖像根绳子牵着我,不由自主地搜寻着绿色的野菜,然后乖乖地跑上山,采把野菜回家。渐渐地,我烦恼着外婆的夸奖,厌烦着每次放学给猪采摘野菜了。

在外婆家呆了三年,为猪采摘野菜三年,外婆也夸了我三年,我也矛盾着三年。外婆夸奖烙在我记忆里,总感觉背负着给猪捎野菜的“重任”,放学时候沉甸甸的,这份坚持没能让我体会到快乐与幸福。

后来我转回老家上学,不在外婆家住了,终于不再受夸奖之累,心里莫名地轻松下来。

事实上,平等是孩子们心底里最纯净的渴望,能和小伙伴们一样同苦同乐,实则是最大的快乐。

记得小时候,我有双高筒胶鞋,是姑父在煤矿工作的劳保,换成儿童胶鞋,送给我的。在当时是件稀罕物,小伙伴们还没有呢。下雨了,我穿上它,踏水坑、走泥泞,脚不会湿,应该是很自豪、很幸福的事。可是,当看到小伙伴们,光着脚在水坑里无顾忌地跳着,裤管一捋跳进小河沟里,用泥和石头堵成一个大水池,尽情玩耍,心里痒痒的,直想脱下幸福的胶鞋,和他们一块玩耍。这时的高筒胶鞋变得不美了,成了我和小倓伴一起快乐的障碍。

长大后,有了辨识能力,听到夸奖不再是一种负担了,心里也就没有了反感,因为这是人格平等后,对待夸奖的一种淡然。

如今,见到小伙子,不论帅不帅,喊声“帅哥”是官称;见了女人,不管老少,喊声“美女”是尊重,喊的没负担,听的很受用。这种人为拔高的赞美,既是见面时的一种礼节,也是良好祝愿的一种表达,谁也不会当真。

慈祥的外婆去世了,我已为人父。回过头来,再看那段童年的经历,体会到儿童年龄虽小,心里啥也知道,可别轻视了。毕竟年纪尚小,其心灵是脆弱的,经受不起夸奖的拔高,也承受不起恶语的打击,平淡是最好的成长。在对的年龄、对的时候、对的人物,夸奖确实能让人上进或喜悦,但夸奖不是真理,即便是真理,也是有条件的。因此说,夸奖是对的,有时夸奖却能变成一种负担,最好是,遇到孩子出错,打一顿就好了。因为,你替孩子打破了夸奖的枷锁,孩子反倒会轻松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