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广播电视台走过的70年里,有许多人一路陪伴:他们是定格珍贵瞬间的“声音和面孔”,是新闻事件里的“那束光”,是通过电波和荧屏与我们结识的“老朋友”,也是鞭策我们四处观察的“观观粉”。70岁生日之际,我们开启一次次回访,和他们“重聚”,再续广电情缘。

我与广电的故事(我的广电情缘⑤从川台出发)(1)

时隔多年,毛卫宁再次回到了川台的演播厅,高科技的大屏,绚丽的灯光,酷炫的摇臂,日新月异的技术和设备既陌生又熟悉。

“我第一次进川台演播厅是39年前,那是我梦开始的地方!”如今的毛卫宁,已导演过数百部集电视剧作品,荣获过中国电视飞天奖、大众电视金鹰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等多个奖项,但他和电视幕后制作的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就发生在四川电视台。

我与广电的故事(我的广电情缘⑤从川台出发)(2)

1983年寒假,还在上海戏剧学院编剧专业就读的毛卫宁在一位导演的带领下走进了成都市东胜街40号,那里正是川台“老台”所在地。摄像、灯光、音效、道具......演播室里的一切对当时的毛卫宁来说都十分新奇,但他最感兴趣的还是导演这个角色,“导演是一个组织者、判断者,需要从全局的角度去统筹各个工种,是最有挑战的。”

我与广电的故事(我的广电情缘⑤从川台出发)(3)

那次在川台“老台”的见学对后来毛卫宁的职业选择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1986年他被分到四川电视台,就此开启了导演生涯,“从我自己的性格来说,这份职业真是越做越喜欢,愿意用一生来做这一件事情。”

这些年,毛卫宁导演了《誓言无声》《平凡的世界》《功勋之李延年》《百炼成钢》等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就在不久前,他执导的电视剧《麓山之歌》在央视一套播出,该剧聚焦了国企改革和重工业发展,是以往很少出现的题材类型。

我与广电的故事(我的广电情缘⑤从川台出发)(4)

“我始终认为题材并不能决定好恶,要让大众特别是年轻观众喜欢,其实取决于你拍得好不好,如果拍得好,无论是什么题材他都会喜欢。”在我们的采访中,毛卫宁多次强调了“好故事”的重要性,电视剧需要的是真情实感,“你只要讲好了这个故事,观众自然就爱看。”

我与广电的故事(我的广电情缘⑤从川台出发)(5)

而接下来,毛卫宁也会继续为了观众,为了自己热爱的事业,创作不停,而他身上还有另外一份职责,就是把电视川军的接力棒传递下去。

“我们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成立了四川影视联合会,把四川所有的影视机构从前端到末端都整合在一起,相信能给更多四川影视创作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毛卫宁相信,在众多利好政策的支持下,四川影视一定会迎来更好的时代,“希望更多年轻人能投身到四川影视文化行业中,未来就在你们手中。”

来源:四川观察 严璐 熊刚 杨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