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子弹飞姜文最后的结局(电影让子弹飞姜文编导)(1)

(一个土匪碰见一个恶霸,多么简单的事,让你们给弄成这么烂七八糟的)

姜文好像什么都说了、这个事就简单

但是在电影让子弹飞中

开头用一只鹰做引子有什么喻意

都知道鹰象征着自由和胜利

以及勇往直前的寓意

当它发现目标时

就会不屈不挠的去降伏

结合到张麻子

一个杀人越货、见财起意的土匪

本应该截了火车、掠取钱财就跑的

但他却执意冒险去鹅城找黄四郎

连马邦德都笑他是以卵击石

再到后来

他出城剿匪、7个兄弟死了两个

势单力薄的他们直接返回鹅城为兄弟报仇

可要知道的是,他们现在有大量的白银

完全可以招兵买马后再来鹅城报仇

却还是选择了硬磕到底

最后黄四郎被炸死的时候

这只鹰又出现了

两个镜头都是在强调鹰的战斗精神

这是不是代表了故事的开始和结束

由于张麻子执意进攻鹅城

老六被一碗凉粉给弄死了

老二也因为马邦德的贪欲被杀了

兄弟的死让张麻子感到心痛、感到愤怒

但他却不后悔

直到他杀了黄四郎的替身

看到黄四郎炸死

把抢来的钱发给鹅城百姓

张麻子的神情中才透露出一股胜利后的放松

还有一丝失去目标的落寞

所以他一开始的目的就是黄四郎

整个故事也不像他说的那样简单

那这张麻子搞黄四郎的动机是什么呢?

影片中并没有说过他俩之间有私仇呀

咱们上回放,看看张麻子和黄四郎是怎么说的

(我姓张、知道、叫牧之,从讲武堂出来我追随过松坡将军,给他做过手枪队长,再后来将军死在了日本,我回来了,正碰上军阀混战天下大乱,我只得浪迹江湖落草为寇,牧之也被叫成了麻子,人们不愿意相信,一个土匪的名字叫牧之,人们特别愿意相信,他的脸上应该长着麻子)

张麻子的这一段自我介绍

表明了他爱国护国的立场

一腔热血和爱国大志却无处施展

无奈通过土匪的方式惩奸除恶

再看黄四郎怎么说

(我是做什么生意的明白吗?干的是贩卖人口、倒卖烟土的大生意,小半个民国的烟土都是黄老爷您在贩卖)

这也就说明他们俩之间有鲜明的立场

从张牧之刚到鹅城时骑跨白马

一身白衣白帽的装扮再加上镜头的仰拍

可以看出他的立场

就是在强调白色才是鹅城的主人

而黄四郎一方驱使的黑马也对应了他的立场

所以张麻子来鹅城的动机是为了除恶

那么这黄四郎最后到底死了没有

影片结尾处、火车上

怎么会有一个酷似黄四郎的人呢

这就是姜文电影的趣味性

接下来我就大胆推测一下黄四郎的结局

说到让子弹飞中的趣味

还真不止一处

你比如这个8岁的孩子

和马邦德的老婆

以及马邦德说他骗了张牧之两件事

临死前的坦白、愣是一件也没说出来

再有就是张牧之千辛万苦诛杀的黄四郎

怎么就出现在了老三的火车上

我先说这黄四郎的结局

其实姜文已经给出了答案

先看影片中黄四郎的每次出场

这是首次出场的黄四郎

这是第黄四郎的替身

这是宴席中的黄四郎

这是打败仗的黄四郎

这是碉楼上被炸的黄四郎

然而在剧照中有这样两张图片

从着装打扮上看和马邦德是一个造型

但是你仔细看

我们所见过的真假黄四郎

他们的头发有这么长吗?

从战斗胜利到火车出现

都是发生在同一天内的事情

他那头发能长这么快吗

再加上照片中的黄四郎手拿雪茄

正好跟火车上抽烟的人对上

也有人说黄四郎每次出场穿的衣服都不一样

我觉得这一点说服不了影迷

所以真正的黄四郎其实并不是单指一个人

他应该是一个群体

一个杀不完的群体

最后的黄四郎跟着老三去了那个时候的浦东

再来说说这辣眼睛的8岁孩子

如果说是因为伙食好

导致的8岁小孩长成了大人模样

倒也可以接受

但是这张历经沧桑的脸有点太明显了吧

剧组就是再缺经费

也不会找个没化妆的成年人扮演小孩的

更何况这还是对镜头非常挑剔的姜文拍的电影呢

所以这人压根就不是马邦德的儿子

这女人也不是马邦德媳妇

他俩的身份就是马邦德为了骗张麻子编的

但是这次的欺骗

跟马邦德死前说的那两档子事、可没啥关系

这还不值得一个临死之人浪费最后那口气

这两个人只是马邦德找来骗钱的

为了凸显出马邦德的中间派立场

谁占优势他就跟谁混

你想想他代表了谁

说这马邦德骗张麻子的第一档子事

他为啥直接跳过不好意思说呢

其实他在与张麻子一帮兄弟相处的这段时间里

发现这帮人虽自称是土匪

却没在鹅城做过一件土匪做的事情

反而把从黄四郎哪里搞过来的钱财

发给了全城的百姓

卖凉粉的被打、

他们就替穷人出头斗黄四郎的保安队长

老百姓的媳妇被欺负、

他们就替老百姓坑黄四郎的钱

久而久之马邦德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他已经开始崇拜这帮人,也想成为他们的一份子

但他空有雄心,没有壮志

为了在黄四郎哪里赚点赏钱

将老二的行踪卖给了黄四郎

最后害死了老二

他也成了出卖兄弟的人

但是在死前还想给自己留点脸面

也就没好意思说出真相

(我死之前我必须告诉你...那谁你还记得吗)

马邦德说的那谁,是谁?

咱们再上回放

张麻子刚到鹅城时

门口敲鼓的花姐看到张麻子后笑了3次

笑的张麻子都不好意思了

花姐在笑什么,她认识张麻子吗

可以说认识,也可以说不认识

我特意扒了一下演员表

门口敲鼓的这些女人大部分都是日本演员

他们敲鼓的手法也是日本的

再加上他们的妆容

说明编导是在刻意体现日本元素

而且带头的是花姐

后来花姐带着替身消失了两天之后

又轻易瓦解了张麻子和老三之间的兄弟情

带着他们去了浦东

这马邦德呢又是张麻子和黄四郎之间的双面间谍

所以他知道花姐的真实身份

他对张麻子隐瞒了花姐才是幕后黑手的真相

花姐看到张麻子后笑了

是因为花姐的目标是张麻子

她终于等到了张麻子

由于张麻子的真身是张牧之

他们几个人杀恶霸、斗豪绅

严重损害了花姐那个组织的利益

因为这些财阀豪绅是花姐控制老百姓的遥控器

为了让花姐的身份更加清晰

我们再上一组回放

(你左手的意思我懂,右手的意思我也懂,两只手这么待着我看不懂,要么成要么死)

不成功便成仁、浓厚的武士道精神

她的手势一长一短

跟黄四郎的长短日本刀正好对应

(就用你手里的枪,我不会用枪,老三你教教她)

一个青楼女子,随手抓起枪就能打的这么准

她说她不会用枪,谁相信呢

张麻子也不信

马邦德是知情人

他想在死前告诉张麻子

那娘们儿可不是好人呐

可是一口气儿续不上、话没说出口

张麻子离杀死真正的黄四郎只差一步

这一步就差在了花姐这里

说到底让子弹飞到底是一部文艺片

还是一部历史片

亦或者是一部抗战片呢?

今天就说这么多

下次咱们接着聊

有意见在评论区里友善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