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父夺子媳不伦闹剧,发生在唐朝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十月,唐玄宗的儿子寿王李瑁失去了他心爱的妻子杨玉环。在父皇的旨意下,杨玉环离开寿王府,来到骊山,出家为女真士,名义是为唐玄宗的母亲窦德妃荐福,实则是唐玄宗的爱人。唐玄宗亲自赐其道号为"太真"。那个时候,杨玉环22岁。为了堵住儿子的嘴,唐玄宗在天宝四年(公元745年)把韦昭训的女儿册立为寿王妃。随即,便迫不及待地册立杨玉环为贵妃。自此之后,杨玉环便成为后宫中备受宠爱的第一人,唐玄宗不仅破例封她为贵妃,而且千方百计讨她的欢心。

杨贵妃被亲儿子杀害(杨贵妃太美引出父夺子媳不伦闹剧)(1)

其实,杨玉环早就嫁给唐玄宗的儿子李瑁成为寿王妃的。杨玉环出身官宦世家,曾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父亲杨玄琰是蜀州司户。杨玉环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长歌舞,也擅弹琵琶,所以就成为贵族子弟追求的目标。开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杨玉环也应邀参加,咸阳公主的胞弟寿王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就在这一年,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当年就下诏册立杨玉环为寿王妃。两人郎才女貌,琴瑟和谐,婚后夫妻十分恩爱,生活十分幸福。如果没有什么意外发生的话,杨玉环将会以寿王妻子的身份和丈夫白头偕老。然而,就在三年之后,她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十二月初七,唐玄宗宠爱的武惠妃不幸病逝,多情的唐玄宗因此而郁郁寡欢。他的心腹高力士看在眼里,为了讨好皇帝的欢心,他把主意打到了美丽绝伦的寿王妃身上。于是,在高力士的暗示下,唐玄宗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儿媳妇杨玉环,竟然和逝去的武惠妃十分相似,并且一见之下便被杨玉环的姿色迷住了。也就这样,杨玉环便在唐玄宗的想方设法之下,转身成为唐玄宗的爱妃,而且有了"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于一身"的地位。后来更是"一人成仙,鸡犬升天", 由于杨贵妃得到宠幸,她的兄弟都赠高官,甚至远房兄弟杨钊,原是市井无赖,只因为会计筹,玄宗与杨氏姐妹赌博,令杨钊计算赌帐,赐名国忠,操纵朝政。玄宗游幸华清池,以杨氏五家为扈从,每家一队,五家合队,五彩缤纷,沿途掉落首饰遍地,闪闪生光,其奢侈无以复加。

这就是历史上因为杨贵妃引出的父夺子媳的不伦闹剧。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为杨贵妃实在太美了。杨玉环天生丽质,"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堪称大唐第一美女。杨玉环与西施、王昭君、貂蝉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四大美女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其中的"羞花",就是杨玉环。传说杨玉环入宫时,因见不到君王而终日愁眉不展,有一次,她和宫女们一起到宫苑赏花,无意中碰着了含羞草,草的叶子立即卷了起来。宫女们都说这是杨玉环的美貌,使得花草自惭形秽,羞得抬不起头来,从此以后,"羞花"也就成为杨贵妃的雅称了。杨贵妃一入宫便集"三千宠爱于一身",地位之高,承运之深,宫中的仪体规制都是为她而设的了。唐玄宗对后宫人说:"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玄宗召见杨贵妃时,令乐工奏玄宗亲自谱写的《霓裳羽衣曲》,赐杨氏以金钗,并亲自插在杨氏发髻上,足见宠幸之隆。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当时的杨玉环在华清宫里品尝荔枝时是怎样的一番动人的情景,唐玄宗每次以此美酒与其对饮,都被杨玉环的回眸一笑迷得神魂颠倒,也就有了"华清笙歌霓裳醉,贵妃把酒露农笑",只是,这时候的杨玉环已经嫁给寿王李瑁差不多五年了。

也只因为杨玉环天生丽质,有"羞花"之貌,唐玄宗为了得到杨玉环是不顾李瑁的痛苦的,也因为当时的唐朝采取兼容并包的政策,封建伦理等级制度得到弱化,因此唐玄宗这样做也没有受到太大的反对。只是唐玄宗也明白,抢夺儿子的王妃毕竟不是光彩的事,因此只能对杨玉环万千宠爱,却不敢加封为皇后。唐玄宗害怕抢来的贵妃无法"母仪天下",也怕杨玉环成为皇后后,李瑁会造反,会发生政变。更害怕杨玉环得宠后,她的兄弟姐妹得到朝廷的重用,会成为一支庞大的政治力量,也会导致政局的不稳定。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唐玄宗一直不敢封杨贵妃为皇后。

杨贵妃被亲儿子杀害(杨贵妃太美引出父夺子媳不伦闹剧)(2)

杨贵妃被亲儿子杀害(杨贵妃太美引出父夺子媳不伦闹剧)(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