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福”是祭祀后把祭品送人的。

“幸福”的意思是快乐、美满、甜蜜。“幸”来自两个字,一支是由“夭”和“屰(nì)”两个字形上下组成的会意字。指“免去灾祸”,读xìng。“夭”指半途“夭折”,“屰”就是“逆”字本字。两形合一,表示与“早死”相反,也就是“免去早死的灾祸”。本义指意外地得到成功或免去灾难。如幸存、侥幸、幸运等义。另一支是象形字,古字写作“㚔”,读niè。形状像一副中空而两端有孔的手铐。因为字形相近,“㚔”有时也写作“幸”,两个字就逐渐被混淆。

“福”字 最早见于甲骨文,会意兼形声字。从甲骨文字形来看,左半部的上面是个“酉”字,是个盛酒的容器,左下半部分是两只“手”,表示双手捧着一个酒樽;它的右半部分是个“示”字,代表祖先的神主;整个字的意思是双手捧着一樽酒在祖先神主前祭献,求得神主保佑。本义是以酒敬神,祈求保佑的意思。《说文解字》解释“祐也”,“祐”就是赐福、保佑的意思。古代祭祀是为求得上帝或神祖的保佑。祭祀后要把祭品(酒、肉)分别送人叫“致福”、“归福”,由此引申出“幸福”之义。也是“福”字在今天常用的含义。

中文词库素材(有趣的词源旅行)(1)

中文词库素材(有趣的词源旅行)(2)

中文词库素材(有趣的词源旅行)(3)

“吃饭”的“吃”本义是口吃的。

“吃饭”也可以泛指生活或生存。“喫”(吃)字最早见于战国文字。从口,乞声,形声字。气,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体息、呼吸。《说文》解释“吃,言蹇难也。”本义是口吃,即说话结结巴巴不流利。引申指行动迟缓艰难。

“食”字比“吃”早见于商代甲骨文,会意字。下部像一个盛有物品的食器,上部有两说,一认为这是一个张大的嘴,二认为这是器皿上的一个盖子。“食”的本义应该是表示“吃”。凡是可以吃的东西都可以称之为“食物”,在古人则称为“食”。由吃义引申为享受,又由比喻而引申为日食、月食,并进一步引申为亏损。由使动义引申为对人的供养和对动物的饲养,后来也写作“饲”。

“飯”(饭)字早在战国时期金文里出现,《说文解字》里说“饭,食也。从食、反声 ”。本义是煮熟的谷类食品。如:大米饭。 引申指“泛指人每天定时分次吃的食物”。如:早饭、饭菜、饭馆等。

中文词库素材(有趣的词源旅行)(4)

中文词库素材(有趣的词源旅行)(5)

“喝”本义是口渴的。

“喝”字最早见于《说文》小篆。从口,曷声。 “曷”是“喝”的本字。《说文》再加“口”另造“喝”。 《说文》里说“喝,㵣也。”“喝”的本义是口渴,现代已被“渴”取代。《说文》中“渴”训“尽也”,字今作“竭”。因为口发干想喝水,因而引申出声音嘶哑义,由口渴义引申出现在的“喝水”的“喝”的意义。而且“喝”的对象都只能是液体,如水、酒、汤等。

中文词库素材(有趣的词源旅行)(6)

“吸”字始见于《说文》中的小篆文字中。“吸”字是形声兼会意字。像是一个人张着嘴在吸气。“吸”字由“口”字和“及”字组成。“口”表嘴巴,“及”表示捕捉、获得。本义指吸气入内。 后引申为吸引、吸取、吸收等义。因此“吸”的对象是气体或者液体才行。

中文词库素材(有趣的词源旅行)(7)

“睡”本义是坐着打瞌睡。

“睡觉”一词宋代已出现。“睡”会意字。从目,垂声。《说文解字》解释“睡,坐寐也。从目、垂。”。指眼睑下垂,打瞌睡。本义是坐着打瞌睡。

“覺”(觉)字《说文解字》里说“觉,悟也。从见,学省声。”。见、学省两范式叠加。见是视物,学是传授、效法而能自强、自反。所以对感知能够自强、自反者是觉之范式。“覺”的本义是人或动物的器官受刺激后对事物的感受辨别。如:感觉、知觉、触觉、视觉、觉察。引申指“醒悟”。看来古人喜欢坐着睡啊!可能是怕周围不安全不敢躺着睡啊!

中文词库素材(有趣的词源旅行)(8)

中文词库素材(有趣的词源旅行)(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