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炅应援礼文化(何炅收礼引出的饭圈应援文化)(1)

近日有网友扒出何老师在2019年的《口红王子》节目上吐槽,称收到的粉丝礼物都贴上了标签,收到了五十多支笔和二十多个保温杯,只能自己用,还让大家贴标的时候不要贴那么实。在看到这个视频时,我几度怀疑何炅是不是被下了降头?在娱乐圈浸染了这么多年的他,居然能在镜头前随口就聊这种普通观众一旦注意到了就会觉得很离谱的话题。

可想而知这种饭圈应援文化的歪风邪气已经到了何种地步,连央视出身,曾经在大学任教,在娱乐圈维持了多年优秀口碑的名主持人也丧失了最基本的敏感性——应该不会有任何一个行业内的人会如此堂而皇之地在公众面前谈论自己曾经收到的与工作相关的礼物。(细想一下,这些礼物资金中来自未成年人的不在少数。)更甚至,何炅还曾把自己收礼的明细做成长图晒在公开平台上。

何炅应援礼文化(何炅收礼引出的饭圈应援文化)(2)

随着事情不断在网上发酵,何炅在22号凌晨三点发布了这么一则回应,称自己调侃有误被恶意截图,原本想引导不要浪费,反而成了不好的引导,对于这一点感到十分抱歉。就是这一条回应,非但没有平息这场风波,反而是又添了一把火上去。部分网友认为何老师没有明确表示收礼与否,也没有说明收的礼物最后如何处理。

随着热搜话题越炒越热,人民网评的一条微博更是添了一把火,认为明星收礼这种不良风气已经蔓延至整个娱乐圈,甚至成为了娱乐圈的行业规则,同时也呼吁这一具有争议的现象应该从法律,行业和道德方面约束起来,别让不正之风荼毒年轻人。

何炅应援礼文化(何炅收礼引出的饭圈应援文化)(3)

其实,娱乐圈中这种饭圈应援不在少数,任何一家艺人背后都有这样的应援团队。甚至,今天的饭圈,已经成为一份职业。艺恩数据发布的《中国偶像迭代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偶像市场总规模将超过1000亿,偶像产业“立于风口”。不言而喻,粉丝经济组成了这块诱人的“蛋糕”。

饭圈文化

追溯起来,应援文化应该起源于90年中后期的第一代偶像组合——H.O.T。正是H.O.T将KPOP文化、粉丝文化推向了现在的高度,我们所熟悉的粉丝文化包括“会服、应援色、气球、应援口号”等,都是由H.O.T的粉丝发展而来。

随后,随着东方神起、Super Junior、少女时代、BigBang等一系列偶像组合的陆续诞生,歌迷们的各种应援方式也跟着更新换代,从最初的简单模式发展到今天,可以说是一整套应援文化体系了!

何炅应援礼文化(何炅收礼引出的饭圈应援文化)(4)

这个所谓的饭圈应援,细细看下去,会发现如果你的家底不够殷实,你不配在这个圈子里混。

首先,这些爱豆的小周边——各类T恤、背心、帽子、口袋、头饰、方巾……只要印上爱豆的头像或logo的,都得入手,而这些成本不过几块钱前的东西,只要是印上了自己爱豆的头,价格就得翻出天际,两位数到三位数不等的往上涨。

买了这些就够了吗?不,远远不够。

爱豆专辑,买买买!爱豆周边,买买买!要无条件支持爱豆——的所有梦想!想一想,自己爹妈想吃个西红柿拌面都得自己下手做饭。

其次,这些爱豆的应援色。据网友统计,一个爱豆的应援色要分好几个,如过不是精分那就是这个圈子里的人都很闲。

现在的粉丝分类都有好多种——“团粉”、“唯粉”、“CP粉”……

“团粉”——喜欢整个偶像团体的粉丝

“唯粉”——只喜欢团体中某一个人的粉丝

“CP粉”——喜欢舔屏团体中某两个的同人故事的粉丝

再看看这些眼花缭乱的明星应援色。这些奇奇怪怪的颜色,究竟是怎么弄出来的?谁能告诉我那个哈特粉是个鬼?

何炅应援礼文化(何炅收礼引出的饭圈应援文化)(5)

你以为这样就够在饭圈应援中活着吗?不,不可以,还不够。

要打榜,要打call,爱豆的生日要庆祝,爱豆的新歌要支持,爱豆的新剧要上热搜,爱豆放个屁都得去闻闻味道。这些都需要真金白银地奉献,唯有这样,自家的爱豆才可以冲上云霄,成为一枚他人望尘莫及的火箭炮,飞出宇宙,成为浩瀚星河中最灿烂的一枚............就这样吧!

就举个最近的例子吧,足可以证明饭圈应援粉丝的实力都是多么的“强悍”

时代少年团刘耀文的粉丝在前段时间因为刘耀文十五岁生日而购买世袭制英国爵位也曾上过热搜,在网友表示震惊同时,这位购买爵位的粉丝更是发文,称这个爵位是真实有效的,可以世袭子孙后代作为家族荣誉代代相传。

何炅应援礼文化(何炅收礼引出的饭圈应援文化)(6)

不得不说,粉丝作为一种“超常消费者”,其应援行为在经济、时间和情感三方面均表现出“超常投入”,这种投入,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演变到后期,就会朝着一条更加畸形的路上走。甚至各家后援会还有比谁应援送得贵,送得多的趋势,攀比之风盛行。最近那场星光大赏,明星偶像坐在一块儿你好我好,粉丝却在场外互殴,还有比这更讽刺的事儿吗?

饭圈应援有没有存在的必要?

《乌合之众》中写道:构成这个群体的人,不管他是谁,不管他的生活方式有多大区别,不管他的职业是什么,不管他是男是女,也不管他的智商是高还是低,只要它是一个群体,那么他们就拥有一个共同的心理,集体心理。

何炅应援礼文化(何炅收礼引出的饭圈应援文化)(7)

这其实是饭圈文化的真实写照。饭圈不同于单纯的粉丝,他是一个团体,具有一个鲜明的组织。不仅如此,一个饭圈的目标非常明确,对某一个偶像的唯一而忠诚。

说实话,无论反对这个饭圈的路人有多少,无论它招致多少人的反感,都无法阻止它的存在。因为偶像崇拜自古有之。某些方面,青少年追星不见得一定就是坏事儿。只不过,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媒介渠道的便利,粉丝不仅仅了解明星的作品,还与明星本人的距离更加近了。为了提升偶像人气,粉丝们心甘情愿为其打榜、刷流量。这也导致现在的新生代明星被流量裹挟,代表作可以不要,但粉丝数据、流量推广可不能少。为了流量毫无底线,这其实是将“饭圈文化”导向歧途。

曾经有人调查了一下,以蔡徐坤粉丝“ikun”为例子,这些粉丝在饭圈里每天都做什么?五件事,签到,打榜,轮博,控评,反黑。他们每天的任务就是去各大网站在爱豆话题下打卡,给有爱豆的榜单加点击,做人肉水军给自家爱豆的帖子刷转评赞,只要有爱豆的帖子就赶过去刷好评,一看见爱豆的黑评集体举报。这一切,就是为了给爱豆刷数据好评。

可以说,每一个流量明星的背后,都站着成千上万各种刷数据的饭圈粉丝。

这么做,有什么意义呢?群体的叠加只是愚蠢的叠加,而真正的智慧却被愚蠢的洪流淹没了。

你永远都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索性就只能看着他继续沉睡。

同时,饭圈应援文化的背后,获利者远不止明星。

何炅应援礼文化(何炅收礼引出的饭圈应援文化)(8)

饭圈应援团队背后,谁在操作?

据一位饭圈中人所说:日韩圈支持爱豆主要是以买专辑追演唱会为主,韩圈可能还有各种刷音源“拉票”拿打歌节目的奖项。但内地娱乐除了各种打榜投票之外,还有微博的转评赞是需要数据组特别花费心力的,尤其是一些营销号微博底下的控评,很有特色。

细分起来,一个爱豆背后,有各种名头的后援会、站子几乎是自发扮演着公关与外宣部门的角色。据了解,有的后援会为明星所属公司有意策划组织,也有的为官方默认的存在;而站子多为野生的自发集合。据这位圈中人透露:“通常来说,后援会的组成部分是管理层、数据组、文案、画手、美工、前线、应援。管理层负责决策,分配指令,还有跟公司相关负责人沟通协调。”

这些流程需要的资金从哪儿来?来自后援会粉丝的集资。据一位在饭圈的粉丝说,集资是最容易吞钱的,粉丝这种时候一般只在乎应援效果。给你1万元,你花8000元做出2万元的效果,2000元你和团队分了,ok。给你1万元你做出2000元的效果,吞了8000元,不行。

某官方后援会负责人向记者解读了饭圈生意:有人花钱为爱发电,也有人借助偶像的光与热,走上了职业追星的致富路。

应援始终是一笔糊涂账。虽然大多数后援会的账目明细是公开的,但仍不乏许多灰色地带。例如韩国男团防弹少年团成员金泰亨生日应援的资金明细中显示,其中有购买名表一块,但爱豆是否收到礼物是无法证实的。此外,买粉、刷数据这些无法摆到明面的线上数据交易,也无法透明化处理。

之前频频爆出偶像明星应援会粉丝卷钱跑路,或者有卖周边不发货然后带钱跑的,更甚至还有那种集资之后钱没花完或者出了变动没花成,就美其名曰以后留着应援,最后可能也不知去向了。

事实上,今天的饭圈应援早已经形成了一个行业。这个行业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经济往来,但是,对这一行业却始终缺少有效的第三方监管,使其工具化、制度化的执行。

我们无法叫停这一行业,那么,就需要一个强制性的约束和规则,让它能够在良性的运作下前行。

何炅应援礼文化(何炅收礼引出的饭圈应援文化)(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