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诗词全集137首(众多诗词也是了解我的渠道之一)(1)

开篇依然要提醒大家出行时要做好防护工作呀。在史册中留名已属不易,能被后世词人在诗词中谈及更是不易,得留下令人印象深刻的典故才行。本篇依然是关于郑玄的诗词,共计14首。

《送王舍人林端简恤典至闽中兼扶侍还琼海》 明 黎民表

一辞仙仗下皇闱,久直青藜许暂归。初拜金函持汉节,旋裁宫锦作莱衣。

幔亭望入丹梯近,琼海行占紫电飞。白首交情能不负,郑玄门下似君稀。

【郑玄游学归来客居东莱时就有近千学生追随,等到年近六十弟子已有数千人,门庭若市呐。】

《挽方宋贤四绝》 宋 黄公度

管辂相无壬甲寿,郑玄梦告已辰年。收书恨未齐东观,作记虚传上九天。

【郑玄曾梦见孔子对他说“今年岁在辰,来年岁在巳”,对此刘昼有注解“辰为龙,巳为蛇,岁至龙蛇贤人嗟”,而郑玄也是以此为谶,自认命不久矣】

《程无过程虞仲招同欧博士桢伯陆山人华甫邵文学长孺潘上舍子朋登广济寺藏经阁》 明 黎民表

鹫岭双开小梵天,香灯处处可随缘。娑罗影半侵书阁,檐卜花偏泥酒禅。

远目正当春雁后,乡心多在海云边。谁操杖履供游兴,绛帐诸生有郑玄。

【马融是东汉时期的经学大家,郑玄也曾在他门下求学,马融虽然门徒众多,但亲自教授的学生并不多,常常自己坐在厅堂,隔着绛纱帐教授前方的学生,再由这些“高业弟子”依次传授后边的学生,郑玄也在其中】

《题齐氏族谱》 明 韩雍

营丘宗法废,今喜子孙贤。世系千年定,亲疏一本传。

载歌頍弁句,不诵角弓篇。珍重藏诗谱,家声继郑玄。

【当年郑玄不愿为官吏也曾受到父母责备,但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兴趣,而结果我们也看到了】

《俞舜岳至得刘评事长钦见讯因酬原韵》 明 欧大任

尺书新得故人裁,笈里云霞手自开。旧学知从刘向授,虚名宁为郑玄来。

几闻郢里阳春曲,何处秋风白下台。若问讲经同异事,石渠今待汉家才。

【刘向同样留下了众多著作,郑玄昔年反驳母亲时就提到了“此非我志,不在所愿”,不慕浮华交会】

《挽呆斋阁老先生》 明 倪岳

玉堂黄阁掖垣东,三十年来宦业同。拜相己怜君实病,谈经犹忆郑玄工。

乾坤阖辟图书在,日月昭明奏疏通。回首门墙成怅望,椒浆欲奠恨无穷。

【数十载求学经历,果然厚积薄发】

《春日山村写事三首·其一》 明 杨光溥

柳阴深处是吾庐,渔舍田家共一墟。阮籍宾朋多嗜酒,郑玄奴仆谩知书。

长生不待烧丹灶,安步惟消下泽车。昨日东郊春雨足,科头犹自带经锄。

【郑玄:又提到我家会《诗经》的侍女了,过奖过奖】

《杜密》 清 罗惇衍

前后同称三李杜,阳城厉俗志翘然。丹心座上惭王昱,青眼尘中识郑玄。

党锢英名先怒虎,休扬令闻罪寒蝉。逃刑避难非臣节,卓行今犹并颍川。

【又是阮籍、郑玄联袂出场,郑玄在马融门下求学时也是积累许久一鸣惊人】

《黄去非先生四川县令内升比部主事进京相晤话旧感成长句》 清 敦敏

百里何能滞祖鞭,徵书群识汝南贤。剑关远自七千里,燕市重逢十四年。

清级曹纲新紫绶,遗编蠹简旧青毡。虎门绛帐遥回首,深愧传经负郑玄。

【传道授业者何愧于人】

《贻庐陵术士冯椿》 宋 魏了翁

月宿南斗韩愈生,岁在已辰郑玄死。二人言命是邪非,我欲质疑於孟子。

【又是这条谶纬相关的典故】

《金陵纪游百韵》 宋 项安世

更须无党注,还与郑玄笺。

【注解群书也是一番贡献】

《送詹生》 明 陶望龄

了无经术只甘眠,且免门人笑腹便。隔岁岂堪翻旧历,废琴端为发新弦。

低头我已推东野,高足谁能似郑玄。莫惜湖亭暂时语,夜潮偏送上滩船。

【就像郑玄离开时马融所言:郑生今去,吾道东矣】

《寄桃浦诸故知即事》 元 王逢

多仁多核知尔少,柏树根添郑玄草。

【那是郑玄所钟爱的车前草】

《送国子助教黄君立致仕归闽》 明 夏原吉

太学横经已有年,圣恩今日许归田。三山耆旧迎疏广,六馆英髦仰郑玄。

舟发天边无一物,诗传海内有千篇。如斯出处真高洁,惭愧吾侪后著鞭。

【承蒙先贤恩泽】

关于郑玄的诗词,就到此为止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