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传说

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 盘古是人的老祖宗。

盘古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创世神,桐柏一带有传说其出生于一枚龙蛋,由应龙抚育出生。盘古并不是中国神话中最古老的神,他的产生长期以来不见于典籍记载,直到三国时期才被徐整所创作的《三五历记》记录成书下来,且是中国神话众多创世神中唯一因创世而致身死的。

形象描述主要见于《述异记》《广博物志》《乩仙天地判说》《开辟演义》等作品。盘古精神可以概括为开天辟地的开创精神,创新精神,这对于改革开放创造和谐幸福的新世界是非常必要的。其次,盘古精神包含唯物辩证法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同时,盘古精神就是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一切的信念,就是不怕困难,刻苦坚持,长期奋斗,自我牺牲,为民造福的精神。

盘古开天”的故事最早出现于三国,是徐整所作的《三五历纪》一书。此书后来遗失,大部分内容存于《太平御览》、《艺文类聚》之中。

《艺文类聚》中关于“盘古开天”的描述是: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此处所述盘古开天时,并没有出现斧头。而在后世文集中关于“盘古开天”的记载中,却多有斧头出现。盘古用斧头的设定最早起源于明朝周游的小说,叫《开辟衍绎通俗志传》。

却说尔时西方世尊释迦牟尼佛放大光明,照见天下万国,四大部洲洪濛久闭而不得升降,天昏地暗,神惨鬼愁,犹人居诸水火之中,奔溺之状,深为可怜。世尊发大慈悲,即于灵鹫山上,从肉髻中涌出千叶宝莲,大放十道百宝光明,一一光明皆遍示,现十恒河沙,擎山持杵,普周虚空世界。大众仰观,畏爱兼抱,哀告求佛怜悯开示。佛曰:“善哉,善哉!”乃呼阿难问曰:“汝见天下四大部洲是否?”阿难启佛曰:“弟子愚昧,不知四大部洲何物。”佛复问诸弟子曰:“汝等曾有见识否?”诸位弟子皆言未识。佛曰:“天下四大部洲者:吾此方是西牛贺洲,东是东胜神洲,北是北俱卢洲,惟有南赡部洲天地洪荒。”观音大士出班合掌顶礼,上白佛言曰:“世尊,今南赡部洲历劫已满,世尊救度普济,莫非立教复开天地者乎?”佛曰:“善哉!正是此说。今欲一人开天辟地,为万世之始主。此非细事,恐不得其人。”见班旁一位菩萨合掌微笑,世尊看是昆多崩姿那,命近前问之,擎拳长跪,稽首佛前,上白世尊,曰:“南赡部洲若得天地开辟,只恐弟子身遭恶业,何以解脱?”佛曰:“止命汝一身去开天辟地,成万世不朽之功,有何恶业?不必挂碍,速往前行!天地既分,万物始成,自有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二气一分,吾即救汝复至此方。”

昆多崩姿那受佛命毕,只得顶礼辞别世尊并诸大菩萨,驾一朵祥云,离了西方佛境,直来至南赡部洲大洪荒处,大吼一声,投下地中,化成一物,团圆如一蟠桃样,内有核如孩形,于天地中滚来滚去;约有七七四十九转,渐渐长成一人,身长三丈六尺,头角狰狞,神眉怒目,獠牙巨口,遍体皆毛;将身一伸,天即渐高,地便坠下,而天地更有相连者,左手执凿,右手持斧,或用斧劈,或以凿开,自是神力。久而天地乃分,二气升降,清者上为天,浊者下为地。自此而混茫开矣,即有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变化,而庶类繁矣,相传首出御世。从此,昆多崩娑那立一石碑,长三丈,阔九尺,自镌二十字于其上曰:

吾乃盘古氏,开天辟地基。

亥子重交媾,依旧似今时。

不论是《太平御览》、《艺文类聚》,还是《博物志》《述异记》《古今图书集成》,对于盘古开天的描述虽然所有不同,但是确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盘古为“神灵”。

盘古开天辟地源自哪里(都说盘古开天辟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