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尾声,很多城市都相继解放,这其中也包括天津。

天津解放后,急需一位新市长尽快上任主持大局,党中央经过充分考量,最终决定任命黄敬为天津市市长。

这个黄敬,正是江青的前夫。

后来,黄敬在天津市市长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很多年,有一次,他在工作中遇到了困难,下属向他建议:

“咱们可以去北京,找毛主席寻求支援嘛!”

黄敬听后没有接话,似乎不太想找毛主席帮忙,但最终他还是去北京找到了毛主席。

黄敬起初为何不愿向毛主席求援?最终毛主席是如何回应他的求助的?

这恐怕要先从黄敬的早年经历说起...

天津市因建工人宿舍缺钱的地方(天津市因建工人宿舍缺钱)(1)

一身傲骨的俞家三少

黄敬原名叫俞启威,出生于1912年,是当年俞家的三少爷。

俞家是江浙一带的名门望族,祖上是清政府的军机要员,因此在当地非常显赫,家底也非常殷实。

俞启威就是在这样的世家大族中长大的,他的童年经历可谓一帆风顺、衣食无忧。

当年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俞启威的父辈选择支持拥护孙中山。

然而辛亥革命爆发后,俞家出于家族利益的考虑,又和军阀、帝国主义穿起了一条裤子。

俞启威正值青年、风华正茂,一身凛然正气,他看不惯家族长辈趋炎附势、投机倒把的作风,一气之下便离开了俞家。

天津市因建工人宿舍缺钱的地方(天津市因建工人宿舍缺钱)(2)

1932年,俞启威决定追随中国共产党参加革命,并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黄敬。

同年,黄敬担任了青岛党组织的宣传部部长,在此期间结识了一位名叫李云鹤的女学生,这个女学生就是后来的江青(改名)。

出于对江青遭遇的同情以及初见的好感,很快,两人就步入了婚姻殿堂。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仅不到三年两人的婚姻就走到尽头。

天津市因建工人宿舍缺钱的地方(天津市因建工人宿舍缺钱)(3)

1935年,黄敬和江青离婚。

黄敬是一位绅士,他虽然对江青没了爱情,但对江青的革命情谊还在,因此二人在离婚后关系还算不错。

同年,黄敬通过自身努力考上了北京大学,从此就去了北平读书。

在读书期间,黄敬成为了北平大中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的骨干成员,并组织参与了“一二·九”爱国运动。

正是这次爱国运动,让党组织看到了他的革命决心和领导能力。

后来,在党组织的栽培下,黄敬先后担任了北平市委书记、晋察冀省委组织部部长等重要职务。

在抗日战争期间,黄敬数次浴血奋战,为后来的抗战胜利立下了不少功劳。

在抗战胜利前一年,黄敬因为长期的高压工作、早年被国民党关押折磨等原因,病倒在了前线。

天津市因建工人宿舍缺钱的地方(天津市因建工人宿舍缺钱)(4)

组织上为了让他好好休养,便把他调到了延安治疗休养。

解放战争爆发后,黄敬的病情有所好转,他立即申请回到晋察冀地区继续工作。

被任命为天津市市长

1948年年底平津战役爆发,天津即将解放,党中央急需敲定一位合适的人选,来担任天津市市长。

12月13日,毛主席和党内其他领导经过慎重考虑,最终决定任命黄敬为天津市市长。

毛主席亲自拟定电文,要求黄敬尽快启程,准备接管天津。

黄敬是个文化人,他深知新兵进城,老百姓势必会有所顾虑,因此必须要对即将进入天津的7000多名干部,进行一番培训。

在培训会上,黄敬严肃地强调:

“你们进城之后不可接受群众送礼;不可单独出去参加娱乐活动;不可私自藏匿或占有国民党留下的财物;不可打骂旧政府的工作人员...”

天津市因建工人宿舍缺钱的地方(天津市因建工人宿舍缺钱)(5)

除了这些纪律,黄敬还担心一些干部出身贫寒,又长期在落后地区开展工作,对城市的一些生活习惯不够了解,可能会闹出笑话。

本着自家人不会取笑自家人的原则,黄敬耐心地为大家讲解了在城里生活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

比如马桶如何使用、不要在公共场合打闹、路上碰到妇女不要轻易轻易搭话,以免让对方误会...

讲完这些繁琐的规矩后,黄敬又幽默地作最后强调:

“这些纪律大家务必要严格遵守,谁要是违反了,我就把他撵出天津,三年之内不准回城!”

正式进入天津后,黄敬发现这座城市刚刚经过战争的洗礼,一切都还是混乱的局面,百姓的生活也受到了一些影响。

于是他立马着手,首先恢复了天津市的电力、供水、交通等事关民生的基础设施。

天津市因建工人宿舍缺钱的地方(天津市因建工人宿舍缺钱)(6)

基本生活秩序恢复后,黄敬发现街上的市民还是很少,并且大家都穿戴的十分朴素,完全不像是之前那样穿金戴银。

黄敬明白,天津市民经历了军阀、国民党的搜刮,担心新进城的解放军也会跟他们一样,故而刻意将家里的财产藏起来,装作一副贫民的样子。

还有些市民摸不清情况,索性就不再出门,整日紧闭门窗在家躲避,生怕自己上街后遭遇到什么不测。

针对这一情况,黄敬立即派出大批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地喊话,告知各位市民:

“解放军从来不会拿群众的一针一线,不会扰民,不会为难旧政府的工作人员,请大家放心!”

在黄敬的努力协调下,百姓们终于对解放军渐渐放下了戒心,开始恢复正常的衣食住行。

天津市因建工人宿舍缺钱的地方(天津市因建工人宿舍缺钱)(7)

虽说基本生活秩序恢复了,但黄敬还面临着诸多难题。

由于多年的战争影响,天津市内产生了大量无业游民,他们没有一技之长,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一家人的生活非常困难。

对于这类特殊人员,旧政府的做法是象征性地发一些生活补贴,让他们勉强存活。

黄敬天生心善,他看不得百姓生活得如此贫苦,便下定决心改变他们的生活条件。

然而说归说做归做,尽管他有一腔热血,但现实情况是新政府也没有多少资金,如果还是单纯救济补贴,那是治标不治本的。

为此,他召集各下属干部开会讨论解决方案,并鼓励大家积极发言。

会上,黄敬提出了“以工代赈”的方式,来解决天津过剩的劳动力。

所谓的“以工代赈”,就是政府着手改善天津的城市环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就从无业游民中征集。

天津市因建工人宿舍缺钱的地方(天津市因建工人宿舍缺钱)(8)

这样一来,既能解决一部分无业游民的生活困难,又能提升城市的市容市貌,可谓一举两得。

不一样的市长

这样的提议立即得到其他领导成员的认可,天津市委、市政府很快就制定了修建机场、修建公园等基建计划。

首先动工的就是人民公园,人民公园的原址是一个地主家的花园,由于荒废多年,已经是个破败不堪、堆满垃圾的破园子了。

开工当天,黄敬带着市政府的工作人员一同上阵,跟工人们一起清理垃圾、除草翻地、推土抬筐。

当时黄敬患有糖尿病,原本是干不了重活的,可他实在想亲自参与新天津的建设,干起活来就不停手。

工作人员几番劝阻,让他不要太累了以免病情复发,然而他却乐呵呵地说道:“不累,靠双手劳动一点也不累!”

天津市因建工人宿舍缺钱的地方(天津市因建工人宿舍缺钱)(9)

远在北京的毛主席听说了这件事,对天津修建公园的工程非常认同,并亲自题写了“人民公园”四个大字,派人送到了天津。

人民公园建成后,黄敬又着手修建南开公园,南开公园的原址是一个巨大的蓄水池,由于多年无人打理,已经成了臭气冲天的水沟。

不仅如此,臭水沟旁边已经被当做了垃圾站,每天无数的垃圾被丢到这里,蚊虫横飞、脏乱不堪,百姓们经过这里都捂着口鼻的。

这次黄敬依然身先士卒,卷起裤腿和衣袖就开始清理恶臭的垃圾。

群众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市长,于是便纷纷加入其中清理垃圾。

黄敬一边干活一边和群众聊天,有人打趣着问黄敬为什么要自降身份来捡垃圾。

黄敬呵呵一笑,风趣地说道:

“我这个天津市长,也跟老百姓一样长一双眼睛、一个鼻子,并没有什么高贵特别之处。”

“市长只是我的职位,我是领导,大家不愿做的事,我先带头做,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黄敬的作风和话语很快传遍了天津的大街小巷,群众知道一个崭新的天津将要诞生了,于是纷纷响应号召,投身到新家园的建设中。

就这样,昔日的臭水沟变成了风景优美的南开公园,成为人们休息娱乐的好去处。

之后,黄敬马不停蹄,又继续带着领导干部、工人、群众埋头苦干,落实了天津一项又一项的基础设施建设,真正做到了造福人民。

到了1952年,天津的市容市貌焕然一新,群众纷纷感叹多亏毛主席给天津派来了一位好市长。

天津市因建工人宿舍缺钱的地方(天津市因建工人宿舍缺钱)(10)

向毛主席求助

虽说天津有了很大的变化,但黄敬却还有一件大事没办。

原来,他在一次视察工作中,发现普通工人的住宿条件很不好,大部分工人都住在棚户区。

一到下雨天,窝棚的房顶就会漏雨,工人的一家老小就只能挤在不漏雨的地方等着雨停。

对此,黄敬十分担忧,他回到家里跟妻子范瑾念叨:

“你是没看见,外面下大雨,工人的窝棚里下小雨。”

“好不容易等到外面的雨停了,窝棚却还在漏水,这一晚上不知道多少百姓挤在炕上等待天亮。”

这样的念叨,发生过很多次,每次黄敬都不停叹气。

直到有一次,黄敬突然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建设一批工人宿舍!

天津市因建工人宿舍缺钱的地方(天津市因建工人宿舍缺钱)(11)

说干就干,黄敬顾不上休息立马召开了一次会议,组织老工人和劳模积极发言,共同商讨建设工人宿舍的方案。

最终,黄敬决定盖5万间工人宿舍,并制定了建造标准:由于资金有限,先盖一批简易平房,能让广大工人及其家属遮风避雨就好。

后来,黄敬再次召开会议,说明了目前建设工人宿舍最大的困难是资金不足。

大家七嘴八舌地出主意,其中一名工人建议:“黄市长,不如去北京找毛主席申请一笔资金吧!”

黄敬沉默了片刻,没有给予这位工人明确答复,会议结束后黄敬表情沉重地离开了会场,留下众人面面相觑。

这时,一位年纪大一些的工人告诉他:“不是不能找毛主席,是不太合适。”

“你们这些年轻一辈或许不了解,如今毛主席的妻子江青,正是咱们黄市长的前妻!”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惊愕不已,猜想黄敬应该是怕见到毛主席感觉尴尬才不肯去北京。

事实上,情况并不是大家猜想的这样。

天津市因建工人宿舍缺钱的地方(天津市因建工人宿舍缺钱)(12)

当年江青与毛主席结婚时,黄敬是知道的,还亲自祝福了毛主席和江青。

毛主席也知道江青和黄敬曾经的关系,对于黄敬这位同志,他是很欣赏的,也认可黄敬的品行和能力。

因此,毛主席和黄敬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而黄敬之所以不轻易找毛主席申请资金,是因为他知道新中国和天津一样百废待兴。

国家各方面的建设都需要资金,毛主席作为最高领导人,方方面面都要照顾,他实在不忍心再去给毛主席增加烦恼。

回到家中,妻子范瑾劝黄敬,告诉他毛主席一向爱民,天津建设工人宿舍是惠民工程,毛主席一定会支持的。

妻子的话让黄敬陷入了沉思,最终,他决定去北京一趟,跟毛主席、周总理说说自己的想法,看看他们作何指示。

天津市因建工人宿舍缺钱的地方(天津市因建工人宿舍缺钱)(13)

黄敬到了北京后,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见了他,周总理也在现场。

黄敬跟两位领导打过招呼之后,就开门见山地讲出了自己的想法:

“现在工人住宿是个大问题,很多工人只能住在简陋的窝棚,生活环境很差。”

“天津市委决定在工厂附近建一批工人宿舍,我们计划今年先盖5万间。”

毛主席一听,瞬间很感兴趣:“要盖5万间呢,你把设计标准说来让我们听听!”

黄敬把先前制定的建设计划,详细汇报给了毛主席和周总理,周总理听后夸赞:

“你们想得很周到嘛...”

黄敬听着周总理夸赞的话语,倒是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他难为情地说:

“目前市里只凑足了3万间的建设资金,还差2万没有着落。”

“我这次来,就是找毛主席求援呢...”

毛主席听后,当即表示这样的利民工程应当大力支持,让黄敬放心大胆地干。

天津市因建工人宿舍缺钱的地方(天津市因建工人宿舍缺钱)(14)

黄敬立即起身,激动握住毛主席的手,表示自己一定不辜负毛主席的期望,一定将这批工人宿舍建设好。

随后毛主席又跟黄敬交谈了很久,对于原先的建设计划也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搞好环境卫生、优化排水系统等。

最终,天津市政府获得了党中央的拨款,工人宿舍的施工计划得以如期开展。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短短几个月时间,5万间简易但却明亮干净的工人宿舍拔地而起。

工人们拖家带口搬进新家的时候激动不已,高喊:“多亏了共产党,多亏了黄市长啊!”

的确,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新政府会如此重视他们这些普普通通的工人。

天津市因建工人宿舍缺钱的地方(天津市因建工人宿舍缺钱)(15)

他们更加没有想到的是,黄敬是个彻彻底底的实干家,在这之后几年,黄敬又屡次创新,为天津落实了很多建设项目。

在他的努力下,天津这座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

然而,正当一切都向好的发展时,黄敬的身体却出了状况。

黄敬年轻时因为干革命被国民党抓去用过刑,后来打仗也受过很多伤,战争结束后又为了工作四处奔波,身体的底子渐渐被掏空了。

1957年年底,黄敬在广州出差时突然病倒了,病情非常严重。

消息传到中南海后,毛主席非常担心,专门派人给黄敬带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务必要好好疗养!”

黄敬听了毛主席的话,但他的身体的确是不行了。

翌年2月10日,黄敬因为肺动脉栓塞被送到医院抢救,尽管医生全力以赴,但还是没能留住他的生命。

这一年他才46岁,消息传到北京后,毛主席悲痛不已,深深惋惜新中国痛失一位好同志,天津痛失一位好市长。

结语

黄敬作为世家大族的子弟,他原本可以在家族的荫庇下,过上富贵无忧的一生。

然而他为了广大穷苦百姓的命运,毅然放弃优渥的生活条件,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过起了艰苦朴素的日子。

战争胜利后他没有居功自傲,仍然以饱满的热情,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为新中国的建设日夜操劳。

正所谓:“一官来此四经春,不愧苍天不愧民。”

黄敬这位天津市长,是好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