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数学“好玩”在于转化在解题中的积极作用

作者:冀庆超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附属中学(100080)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转化思想是重要的数学思想,在解题中利用转化思想对解题有积极的作用.接下来就以具体问题让学生感受转化思想的魅力:

题目呈现

数学如何上得更有趣(数学好玩在于解题过程中的转化)(1)

例题

如图1所示,点P位于等边△ ABC 的内部,且 ∠ACP= ∠CBP.

(1)∠BPC的度数为_______;

(2)延长BP至点D,使得PD=PC,连接AD,CD.

①依题意,补全图形;

②证明:AD CD=BD;

(3)在(2)的条件下,若BD的长为2,求四边形 ABCD的面积.

解题思路

【分析问题】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利用转化的思想解决问题.

(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

(2)①利用射线的作法得出D点位置,并连接AD,CD.

②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证明即可;

(3)关键是利用四边形问题转化成三角形问题进行解决.

一张图后为大家揭晓答案:

数学如何上得更有趣(数学好玩在于解题过程中的转化)(2)

数学如何上得更有趣(数学好玩在于解题过程中的转化)(3)

数学如何上得更有趣(数学好玩在于解题过程中的转化)(4)

【解决问题】(1)解:∵ΔABC是等边三角形,∴∠ACB= 60° ,∴∠PCA ∠PCB=60° , ∵∠PCA=∠CBP ,∴∠PCB ∠PBC=60° ∴∠BPC=180°-60°=120°,故答案为120°.

(2)①解:如图2所示,

数学如何上得更有趣(数学好玩在于解题过程中的转化)(5)

②证明:∵∠CPD=180° -∠BPC=60°,PD=PC,

∴△CDP是等边三角形,∴ CD=CP,∠DCP= ∠ACB=60°,

∴∠DCA=∠PCB ,

∵CA=CB,

∴ △ DCA≌Δ PCB,∴ AD=PB,

∴BD=PB PD=AD DC.

(3)解:

方法1:将四边形问题转化成两个三角形问题,利用整体代换的思想解决问题.

数学如何上得更有趣(数学好玩在于解题过程中的转化)(6)

如图3,作BM⊥DA于M,BN⊥DC的延长线于N.

∵∠ADB=∠ADC-∠PDC=60°,

∴∠ADB=∠BDC=60°.

∴BM=BN=BD·sin 60° =√3 .

∴S四边形ABCD=S△BDC S△BDA

数学如何上得更有趣(数学好玩在于解题过程中的转化)(7)

方法2:将四边形问题转化成两个三角形问题,利用整体代换的思想解决问题.

数学如何上得更有趣(数学好玩在于解题过程中的转化)(8)

如图4,作CM⊥BD于M,AN⊥BD于N.

∵∠CDP=∠ADP=60°,

∴CM=CD·sin 60°,

AN=AD·sin 60°,

∴S四边形ABCD=S△BDC S△BDA

数学如何上得更有趣(数学好玩在于解题过程中的转化)(9)

方法3:将四边形问题转化成一个三角形问题,利用截长补短的思想解决问题.

数学如何上得更有趣(数学好玩在于解题过程中的转化)(10)

如图5,延长DC,在DC的延长线截取 CE=AD.

由(2)可知BD=AD CD,∵DE=CE CD,

CE=AD,

∴BD=DE.

∵∠ADC=60°,

∴△BDE是等边三角形

∴BD=BE.∵等边ΔABC,∴BA=BC ,

∴ΔABD≌ΔBCE.

∴S四边形ABCD=S△BDE = √3.

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也是数学思想发生的凸显的过程.在解题中重视数学思想,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解决上述问题,发现最关键的是利用转化的思想,将四边形问题转化成三角形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好玩”在于解题中的转化作用.

文章来源:

中小学数学 2022年1-2月中旬(初中)第22页

阅读原文

以下是原文截图。

数学如何上得更有趣(数学好玩在于解题过程中的转化)(11)

数学如何上得更有趣(数学好玩在于解题过程中的转化)(12)

读后感

本文的例题是由等边三角形内的一个点引发延伸推出的。老师的解析非常精彩,过程中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为同学们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让人受益匪浅。

数学课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我认为比老师传授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思考问题,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

我们学过的知识因为长时间不用,很多都遗忘了,我希望思考问题的方法大家都还记得。

什么是教育?在受过教育之后,学到的知识都快忘光了,这时剩下的东西就是你所接受的教育。

大家有没有思考过这样的问题:等边三角形内有一个动点,但是无论动点怎样运动,有一个量始终不变。

如果你认真思考并找到答案,就能够深刻体会到中学数学老师说过的一句话:三角形的王者是等边三角形。

有一个经济学家打电话请教美国几何学家佩多,询问一个问题:等边三角形内一个动点无论怎样运动,该点到三边上的距离之和是否始终不变?

其实不用数学家出手,只需要请教八年级学生就能够得到满意的答复了。

下面我们直接给出结论,论证过程请大家脑补,自行再创造出来。

设等边三角形ABC内有一个动点P,该点到三角形的三边距离之和为a b c=s,三角形的高为h,则有以下结论:s=h

为什么等边三角形会如此特殊?被誉为三角形中的王者?原因何在?

因为等边三角形有一个重要性质:四心合一,也可以说四心重合。

问:哪四心?答:内心,外心,重心,垂心。

三角形还有一个特殊点,或者说是巧合点,那就是费马点。

普通三角形的费马点和重心是两个点,而等边三角形的费马点和重心重合。

什么是费马点?请看下图:

数学如何上得更有趣(数学好玩在于解题过程中的转化)(13)

费马点

正等角中心(positive isogonal centre)也称为费马点,是三角形的巧合点之一。

上图所示的三角形是普通三角形,如果换成三角形中的王者——等边三角形(正三角形),那么,重心和费马点就重合了。

有的好奇宝宝可能会问,老师,有没有负等角中心?答:如你所愿,有的,请看下图。

数学如何上得更有趣(数学好玩在于解题过程中的转化)(14)

数学辞海第一卷截图

接下来,我们探究一个问题,等边三角形内的动点p在运动过程中,它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之和是否为定值?

答:不是定值。

问:这个值的极值如何求?

答:设三角形的边长为a,高为h,有以下结论:

①当p点与三角形的顶点重合时,这个值为2a;

②当p点位于一条边的中点时,这个值为a h;

③当p点位于三角形的重心时,这个值取最小值:2h.

显然,a>h.

科学尚未普及,媒体还需努力。感谢阅读,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