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飞来,啄皇孙。皇孙死,燕啄矢。”这是西汉非常有名的一句童谣,大概意思是说,汉成帝之所以没有子嗣都是因为赵飞燕。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鲍叔牙是奸臣吗(燕啄皇孙又一桩)(1)

赵飞燕出身平民,家境贫穷,刚出生时,父母不想养她,将其抛弃,三天不死,于是将其抱回养大。年纪稍长后,赵飞燕以良家女的身份进宫,成为阳阿公主的宫女,学习歌舞。因其舞姿轻盈如燕,故得名“飞燕”。

鸿嘉三年(前18年),汉成帝即位十多年,已过而立之年,后宫却无一个存活的皇子。一次,郁闷的汉成帝外出游乐,来到阳阿公主府。阳阿公主把养在府中的良家女都叫出来取悦汉成帝。赵飞燕表现突出,被汉成帝选中,带回皇宫,倍受宠幸。

永始元年(前16年),赵飞燕被封为皇后。绥和二年(前7年)春,汉成帝死于赵合德床上,汉哀帝刘欣即位,赵飞燕被尊为皇太后。

元寿二年(前1年),汉哀帝驾崩。与汉哀帝不睦的王氏外戚集团东山再起,汉哀帝时期的宠臣和外戚遭到了严厉的打击,傅太后、丁太后被挖坟,赵太后被废。此后,王莽又以太皇太后王政君的名义,下诏将赵皇后和汉哀帝傅皇后贬为庶人,赶去看守自己丈夫的陵园。当天,赵飞燕与傅皇后一同自杀。

鲍叔牙是奸臣吗(燕啄皇孙又一桩)(2)

值得注意的是,在王莽把赵飞燕贬为庶人的理由中,不仅指责赵飞燕“姊弟专宠锢寝,执贼乱之谋”,还指责赵飞燕“残灭继嗣,以危宗庙”。这个指责,就像本文开头的童谣一样,也认为汉成帝绝嗣,主要责任在赵飞燕。

但我们认真研读相关史料发现,汉成帝绝嗣实际上与赵飞燕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大家都知道,在赵飞燕得到汉成帝宠幸之前,汉成帝还曾宠幸过许皇后和班婕妤。

许皇后是平恩侯许嘉的女儿,汉元帝悼念自己的母亲恭哀皇后在位时间很短便惨遭霍氏的毒手,特意挑选了许嘉的女儿配给皇太子刘骜(即后来的汉成帝)。后来,许妃为刘骜生下一个儿子,但不幸夭折了。等到汉成帝即位以后,册立许妃为皇后,许皇后又生下一个女儿,也夭折了。

鲍叔牙是奸臣吗(燕啄皇孙又一桩)(3)

班婕妤是是班固、班超和班昭的祖姑,在汉成帝刚即位时就被选入后宫,开始是做少使,很快就深得汉成帝宠爱,封为婕妤,居住在增成舍,曾两次在外舍生产,生了男孩,几个月后便夭折了。

许皇后与班婕妤生子又夭折,这些事都发生在汉成帝鸿嘉元年(前20年)之前,而赵飞燕受到汉成帝宠幸,则是在鸿嘉元年之后。换句话说,许皇后与班婕妤所生的儿子夭折时,赵飞燕当时还只是阳阿公主府里的一个小宫女,实际上与此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另据汉书记载,元延元年(前12年),有一名曹姓宫女曾被汉成帝御幸,生下儿子。中黄门田客带来诏令,命籍武把曹姓宫女和刚生下来的孩子都关进暴室。三天后,田客再来找籍武,问孩子死了没有?籍武回答说:孩子还活着,没有死。田客于是说道:“皇上和赵昭仪大怒,怎么不杀掉他呢?”

鲍叔牙是奸臣吗(燕啄皇孙又一桩)(4)

籍武知道自己无论杀不杀这个孩子都难逃一死,便向汉成帝上书说:“陛下没有后嗣,儿子无论出身贵贱,希望您还是留着吧!”这份上书似乎起到了一定作用,汉成帝于是命籍武毒杀曹姓宫女,然后把孩子交给王舜。王舜选张弃做奶妈,喂养了十一天,这孩子便被宫长李南持诏书抱走,不知安置在什么地方。

汉成帝还曾宠幸过一名姓许的美人,元延二年(前11年),许美人生下孩子,汉成帝很是高兴,特意派御医带着药丸去看望许美人。

不幸的是,许美人生下儿子的事被赵昭仪知道了,她非常愤怒,用手捶打着自己,用头撞墙和柱子,又从床上跳到地下,哭哭啼啼地不肯吃东西。

鲍叔牙是奸臣吗(燕啄皇孙又一桩)(5)

汉成帝无奈(此时汉成帝若能坚持,他或许就不会绝嗣了),只好派靳严去把许美人所生的孩子抱过来。孩子抱来,装在草筐里,汉成帝让于客子、王偏等人都出去,单独和昭仪待在里面。过了片刻,打开门,呼唤于客子、王偏等人,让他们用绳子捆好草筐,放在屏风东面。又命吴恭拿着草筐和书囊给籍武,上面都用御史中丞的大印封好,说:“籍武:草筐里有个死掉的孩子,埋在僻静的地方,不要让别人知道。”籍武就在狱楼墙的下面挖了一个坑,把那些东西埋在裹面。

曹姓宫女所生的孩子下落不明,许美人所生的孩子被杀死,这两件事就是童谣说“燕啄皇孙”和王莽把赵飞燕贬为庶人的理据。但这两件事真假难辨,十分令人怀疑,这个我们且不去说,我们单说这两件事中的“赵昭仪”这个称谓。

鲍叔牙是奸臣吗(燕啄皇孙又一桩)(6)

前面提到,赵飞燕是在永始元年(前16年)被封为皇后的,按照古人惯例,在元延元年或元延二年,称呼赵飞燕应该称赵皇后,而不是赵昭仪。所以,这里的赵昭仪明显是赵飞燕的妹妹赵合德,而不是赵飞燕。而赵合德在汉成帝驾崩时,已经被迫自杀,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现在,王莽把赵合德的罪责扣在赵飞燕的头上,显然是栽赃陷害。

赵飞燕无法为汉成帝生下孩子,这是事实,但说“燕啄皇孙”,汉成帝绝嗣都怪赵飞燕,这恐怕又是一桩“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历史糊涂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