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助力家乡旅游业(非遗旅游)(1)

非遗传承人助力家乡旅游业(非遗旅游)(2)

点击题目下方镇北堡西部影城宁夏旅游,一键关注我们哟~

非遗传承人助力家乡旅游业(非遗旅游)(3)

游客体验木版年画拓印。记者 张唯 摄

非遗传承人助力家乡旅游业(非遗旅游)(4)

张英全在制作米雕。记者 李徽 摄

6月18日,镇北堡西部影城清城里,几位游客停在了艾福多的摊位前。58岁的艾福多放下手中正在绘制的鼻烟壶,与游客聊了起来。“从哪儿来的?”“拉萨。”“我知道,你们拉萨布达拉宫里也有鼻烟壶。”临走时,几位游客买走了三个内画鼻烟壶。

从2000年开始,镇北堡西部影城就开始引进非遗项目和民间艺人。此后,越来越多的能人巧匠带着自己的祖传手艺走进西部影城,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再现给游客。

2008年,国内专家在考察影城非遗项目传承和保护时指出:“影城这种模式非常值得推广,在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上,宁夏已摸索出很有效的经验。” 同年,镇北堡西部影城被国务院和文化部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保护性开发综合实验基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试验基地”。

非遗让旅游更有趣

“准备好了吗?来,慢慢吹。”

“停。”

“轻轻吹一点点,停!别使那么大劲。”

不久前的“非遗日”,市民何小红在县级非遗项目糖塑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张超的指导下完成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件糖塑作品。虽然吹得并不成功,但是何小红还是乐呵了好久。

何小红吹糖塑的场面让不少游客停下了脚步。游客们有单纯看热闹的,也有拿出手机录制小视频的,更有调皮的小男孩一个劲地“吐槽”:“吹得不像呀。”

何小红起身之后,一个小女孩坐在了张超对面。“我也要试试。”

两天前,老银川一条街上,两个年轻游客走进景区木版年画体验馆,“木版年画体验是在这里吗?”

“是,桌子上的版样你俩随便选。”“掌柜”任晓辉放下手里正在刻画的版样,起身招呼。

俩人挨着一幅一幅看过去,最终选定了一幅开满图样。“先像这样均匀地刷版。”一旁的工作人员拿起墨刷示范着,男生也拿起墨刷跟着学。

“现在把纸放在上面,拿短的这边,咱俩要同时放,慢慢放。”“好了,现在可以印了。”工作人员将裹着布的木板交到男生手里。木板在宣纸上一遍一遍捋过去,黑色的线条逐渐在纸上呈现出来。

几分钟后,一幅木版画就呈现在眼前。“今天天气热,墨干得快,我再帮你们修修。”工作人员说着,又轻轻在刻版上刷了一次墨,重复了一下印刷过程。

“彩色的年画要对版印刷,每个颜色都需要换一块版,难度大,耗时长,所以游客体验的是基本流程,印出来的只是线条轮廓。我们建议游客回家后,可以充分发挥想象,自己填色。”任晓辉一边帮两位游客包装年画一边解释说。

在西部影城,这样的非遗体验并不在少数。也正是因为融入了这样多元化的旅游体验,让西部影城不受季节的限制,全年游客不断。

旅游为非遗添活力

在来镇北堡西部影城之前,任晓辉一直没有重视家里这门祖传手艺,是弟弟任振斌一直坚持不懈的态度让她改变了看法。

2004年,任振斌结束了在外漂泊的打工生涯,在镇北堡西部影城刻章。“传统年画就是一块一块画版分色印刷出来的,这种工艺非常好,很有价值。”一次与张贤亮先生的闲聊让任振斌心头一震,眼前浮现出的是家乡那些尘封多年的木刻版。

任振斌祖上几代都从事木版年画制作和销售,从清朝同治年间,任家的“戎义兴”年画商号就在六盘山地区小有名气。然而,上世纪90年代,随着机印年画大量发行,传统手工制作的木版年画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任振斌家里传下来的年画刻版也被束之高阁。

“也许和旅游结合起来,这门祖传手艺就能继续发展下去了。”任振斌这样想了,也这样做了。他把古老的画版拿了出来,印制了一套老版年画。2010年,任振斌代表镇北堡西部影城参加上海世博会宁夏文化周展演活动。“在那个面向世界的展台上,不同肤色的人看着我,那种自豪感难以言表。”

和任振斌一样的是,艾福多也是看中了旅游与非遗的结合点,才毫不犹豫,不远千里从辽宁来到宁夏。“来之前就听过西部影城,知道是个景区,想着在这能让更多的人看到实物,直观地了解,总比自己做好了在网上订购要好。”艾福多说。内画鼻烟壶简称“内画壶”,是在北京形成的传统手工艺,起源于明万历年间。

如今,在艾福多的摊位上,除了鼻烟壶之外,还有水晶球、花瓶、茶壶等一些“新品”摆设,都采用的是内画方式。

“这上面的是成品,里面有米,上面字画,是一门民间手工艺。”站在县级非遗项目米雕的摊位旁,42岁的项目传承人张英全几乎对每一个驻足的游客都要讲上这几句。听完之后,不少游客仔细看后都会惊呼一句:“上面还有字呀。”“仔细看过之后,80%的游客都会买,而且基本都是要订制的。”张英全告诉记者,自己是2015年来到西部影城的,在此之前他和很多民间手工艺人一样,不停地奔波在全国各地赶庙会。

“结婚以后就想安定下来,而这种传统手工艺,只有在人来人往的地方,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张英全说,在景区的这些年,也有游客对这门手艺表示出了兴趣,向他学习微雕技艺。(记者 李徽 张唯 文/图)

非遗传承人助力家乡旅游业(非遗旅游)(5)

非遗日当天,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王永红现场展示制作乐陶泥人。

非遗传承人助力家乡旅游业(非遗旅游)(6)

宁夏素有“哇呜唱,庄稼长;咪咪吹,牛羊壮”的谚语。今年的香港经贸活动周上,“咪咪”制作传承人马文祥用一根小竹管就能吹出动人的旋律。记者 张瑛 摄

非遗传承人助力家乡旅游业(非遗旅游)(7)

文昶手工坊内,一条草编的龙栩栩如生。记者 张唯 摄

来源:宁夏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