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遗憾地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意外,2019年12月31日,将是实体馆短暂存在的最后一天了”近日,南京首家“失恋博物馆”(现改名为失恋博物展)由于入不敷出,不得不宣告实体店于本月底关闭,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失恋博物馆真实存在吗?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失恋博物馆真实存在吗(曾经爆红的失恋博物馆如今相继关门了)

失恋博物馆真实存在吗

“我非常遗憾地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意外,2019年12月31日,将是实体馆短暂存在的最后一天了。”近日,南京首家“失恋博物馆”(现改名为失恋博物展)由于入不敷出,不得不宣告实体店于本月底关闭。

2019年,失恋博物馆像“雨后春笋”般冒出,又陆续关闭。最多的时候,南京的失恋博物馆有近十家,如今已经关闭了近半数。为什么那么多失恋博物馆关门?现代快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现代快报 /ZAKER南京见习记者 徐可 记者 阿里亚 文/摄

过去三年接待观众10万人次,如今观众寥寥

“异地恋挺不容易的,你我坚持了203天,不过最后还是错过。”“我能想到的所有美好的事都是和你一起,希望你过得好,我们就此别过吧。”……南京失恋博物展是一个让人红了眼眶的地方,位于珠江路地铁口附近,沿着台阶上去到3楼便可免费进入参观。

这里存放着300多件来自全国各地的爱情信物,或者说是曾经象征过爱情的物品。有些比较常见,比如信件、相册、衣服、车票。也有些很特别,比如高跟鞋、纸币戒指,甚至是手机sim卡。

虽然不要门票,但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来参观的观众寥寥。早上9点半等到中午11点半,偶尔有几位参观者进来逛上一圈,不到十分钟便离开。

“失恋博物馆诞生于克罗地亚,2016年我将它‘带到’南京,选在浦口的不老村开张。当时我的失恋博物展也是全国首家,而且我坚持不收门票。”馆长高雨生介绍说,当初开失恋博物馆时,还是新生事物,在全国也是首家。在浦口不老村三年,共接待观众10万人。

今年8月,南京失恋博物馆搬到了广州路,更名南京失恋博物展,将失恋故事与失恋书房结合在了一起。

每月成本3万收入仅1万,入不敷出决定闭馆

“新‘家’其实更符合我自己的想象,但是这几个月来,来到新实体馆的人远没有预想中那么多。”高雨生说,由于周转不开,所以决定本月31日暂时关闭。

高雨生说,为了落地广州路,除了300多位网友众筹的51285元,他自己掏了15万积蓄,一门心思想做好它。只是到了新“家”之后,经营状况却不尽如人意,半年过去,新馆现在入不敷出。“每个月2万元的租金加上水电费以及一位店长的工资等,成本每月3万元。收入大概1万元。”高雨生说,他个人实在承担不起了。

为什么会经营不下去?高雨生说了很重要的一条:他的失恋博物馆被“复制”了。他说,“这几年南京出现了不少‘失恋博物馆’,分流了很多受众。那些展品,我花了三年才收集到300多件。他们是怎么一下子就收集到几百件展品的?”高雨生提出了质疑。

近10家失恋博物馆,近半数关门

现代快报记者调查发现,自首家失恋博物馆开张以来,南京陆续出现了近10家失恋博物馆,不少是今年开张的,且都对外收取门票。它们运营情况如何?记者探访发现,近半数门店已经关闭。

位于江宁区21世纪太阳城购物中心五楼的失恋博物馆,曾经在朋友圈掀起一股热潮。但现在,新的承租人已开始装修,完全看不出失恋博物馆原先存在过的痕迹。位于栖霞区的失恋博物馆也已经关门。据保洁人员介绍,该失恋博物馆正式对外售票展出的时间不足半年。此外,位于夫子庙地铁口的失恋博物馆经营不到半年也倒闭了。

现代快报记者调查发现,仍然在运营的失恋博物馆有扎堆现象。新街口范围内有3家失恋博物馆,分别在羊皮巷义都美食广场、东宇大厦和石鼓路,各自相距约1公里。这3家失恋博物馆,位于羊皮巷义都美食广场的为总店,开在石鼓路的是分店,都是今年4月才运营。“我们是全国连锁的,在其他城市也都有开设。”义都美食广场的失恋博物馆店长说,和最开始的热闹相比,人流量有所下降,周末和节假日相对人多一些。

交10万元加盟费就能开店

专家:同质化严重,而且市场已饱和

开办这种失恋博物馆是否有套路可循?记者通过网络广告联系到武汉一家公司,他们声称只要交一笔加盟费,就能帮忙打造一个星空失恋博物馆。“包括主题定制、场馆设计布置、后期宣传运营等,都不用你操心,失恋物品也是我们提供。”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加盟商提供的场馆面积必须100平米起步,一间150到200平方米的场地需要交10万元加盟费,四五百平米则需要50万左右。“前期盈利以门票为主,后期你可以发展衍生产品,卖情侣衫、手机壳,提供换装服务等。”

据了解,这家公司已在全国开设200多家失恋主题场馆,其中的失恋物品及故事从何而来?该工作人员回复:“一般情况下都是从网络征集的。”这些爱情“遗物”的真实性是否有保证?对此,该工作人员并未给予正面回应。

事实上,大多数人眼中,博物馆是集众多藏品于其中,具有观赏、学习和研究等众多价值的场所。但记者走访发现,这些失恋博物馆更像是拍照打卡的商店。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周勤表示,虽然打着“博物馆”的名义,但这些以盈利为目的的失恋博物馆与真正的博物馆差异巨大。周勤说,这种靠售卖情怀和新鲜感的商业模式,很难在后期的经营中有稳定收入,“这些失恋博物馆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展品都存在同质化严重的问题,难以为继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此外,目前市场上的失恋博物馆已经过度饱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