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我和我的小农庄,一个行走于田间,与鸡鸭鹅猪羊为伍的三农爱好者,今天和大家聊一聊母鸡抱窝的事,分享一下超简单的母鸡醒抱的实际做法。

清时过后,天气逐步转暖,春暖花开之时,鸟类又开始进入了繁殖的季节。

每逢这个季节,让小农庄头疼的事情就来了,小农庄的散养的部分土鸡母鸡们也像鸟儿一样开始“怠工”停产抱起了窝。

母鸡为什么会抱窝呢?抱窝后有没有简单有效的方法让母鸡快速醒抱继续投入“生产”呢?

小农庄就从这几个话题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体会和实际的做法。

如何判断母鸡抱窝孵化(了解母鸡抱窝的4种因素)(1)

一、散养土鸡母鸡为什么会抱窝?

母鸡为什么会抱窝,道理很简单,因为母鸡尽管已经被人类驯化成了家禽,但它依然是鸟类,还保留着季节性抱窝的行为习性。

母鸡的这种行为习性因环境、品种遗传因素的不同在抱窝方面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在抱窝性方面散养的土鸡的抱性较强。

(一)哪些环境因素容易引发母鸡的抱窝性呢?

母鸡抱窝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是最大的,环境影响的主要因素有光照、温度、捡蛋的频率等很多方面。

如何判断母鸡抱窝孵化(了解母鸡抱窝的4种因素)(2)

(二)品种遗传因素的影响

每个品种的鸡都会有部分鸡或多或少的表现出一定的抱窝性,这是母鸡的一种遗传因素,从实际的情况看,散养土鸡的抱窝性要强于品种蛋鸡的抱窝性,这种现象除了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外,和鸡的品种也有极大的关系。这是因为在蛋鸡的选育方面,科研人员们经过反复的选育提纯,将产蛋鸡群中的的抱性弱产蛋性能强的鸡留作种用繁殖的结果。而散养土鸡本身产蛋量少,产蛋性能差,从投入与产出成本效益比出发,在这方面的研究与对高产蛋鸡的研究相比,就弱化了许多,久而久之形成了蛋鸡的产蛋性能越来越高,表现的抱窝性也越来越弱,而土鸡则没有太大的变化,仍然保留着产蛋量少,抱窝性能强的特点。

如何判断母鸡抱窝孵化(了解母鸡抱窝的4种因素)(3)

二、传统的散养土鸡母鸡醒抱方式都有哪些呢?

在小农庄很小的时候,家里就开始孵化土鸡,孵化出来的鸡苗,难免会有卖不掉的,卖不掉的怎么办呢?只有自己养着了,因为从小就养鸡接触鸡的缘故,所以对各种母鸡的醒抱方式基本都尝试过,下面就和大家聊一聊小农庄经历过的土鸡的醒抱方法。

如何判断母鸡抱窝孵化(了解母鸡抱窝的4种因素)(4)

如何判断母鸡抱窝孵化(了解母鸡抱窝的4种因素)(5)

三、结合鸡的习性观察,小农庄偶尔发现的一种最简单有效的醒抱方法

诱发鸡的抱窝性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环境,那么一旦改变了散养土鸡的抱窝环境,通过5~7天的时间,鸡也就彻底醒抱了。无论是捆腿法、水牢法、扎旗法在小农庄看来都是改变抱窝母鸡环境的方法,而喂药法则是一种药物激素的处理方法,是最不可取的一种方法。

那么,捆腿法、水牢法、扎旗法管用吗?有效果吗?

肯定是管用的,有效果的,对于农户养的一只两只,甚至是十来八只鸡来说还可以对付,但对于上些规模的散养土鸡的养殖户来说,这些方法显然是不可取的,因为鸡多了,工作量也就大了起来,而且这三种方法对母鸡产生的应激还是比较大的,对于恢复其产蛋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所以呢,使母鸡醒抱还是需要从其行为习性上着手解决,小农庄在实践中发现,将抱窝的母鸡关在笼子里,放在光线较强的地方,供上水料,一般5~7天也就醒抱了。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操作简便,而且不会造成鸡的损伤和应激。

如何判断母鸡抱窝孵化(了解母鸡抱窝的4种因素)(6)

四、除了对抱窝母性采取醒抱的措施外,改变母鸡醒抱的环境也是非常关键的。

对抱窝后的母鸡采取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醒抱措施是一种补救的后置措施,那么有没有通过改变母鸡抱窝的环境达到让母鸡少抱窝的前置措施呢?肯定是有的。

如何判断母鸡抱窝孵化(了解母鸡抱窝的4种因素)(7)

结束语:解决母鸡醒抱的问题,还是需要从母鸡的行为习性和生理习性,观察和分析产生的原因,然后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母鸡醒抱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那么达到母鸡醒抱的目的就要从环境上着手,尽量采取前置的降低母鸡抱窝环境因素影响的办法,在这种方式下让母鸡失去抱窝的条件,这样才能更有效的解决母鸡醒抱的问题,而非当母鸡抱窝时再采取后置补救的醒抱措施。所以小农庄还是那句话,做好养殖,还是先从了解你所养殖的动物的行为习性和生理习性开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