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自我提升,重拾未来学习的第九天,今天学习的课文是第八课《〈世说新语〉二则》。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刘义庆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志人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指魏晋六朝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的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按内容可以分为笑话、野史、逸闻轶事三大类。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有以下几方面的艺术特点:①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②以“丛残小语”、尺幅短书为主要形式;③善于运用典型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④语言简练朴素、生动优美、言约旨丰。这些艺术特点对后世小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著名的志人小说有《笑林》世说新语》等。志人小说和其他小说一起,开启了后世小说之先河。

突破自己提升自己(自我提升重拾未来)(1)

这两篇文章分别写了一位智慧儿童,学习课文时,注意感受古代儿童的聪慧机敏和良好的家庭教育。

借助注释,把握课文大意。画出你不懂的语句,与同学交流,尝试解决问题。

第一篇是《咏雪》。这篇文章借咏雪赋诗的故事,赞扬了谢道韫的聪慧和才情,表达了作者对谢道韫的赞誉之情。

突破自己提升自己(自我提升重拾未来)(2)

释义: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与家人在一起聚会,他跟子侄辈的人谈论文章的义理。一会儿,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的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漫天飞舞。”太傅高兴得大笑了起来。(谢道韫)就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第二篇是《陈太丘与友期行》,写友人不守约定且不讲礼貌,被七岁的陈元方严词批驳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守约、讲信、懂礼,同时赞扬了少年陈元方维护父亲和自身尊严的做法。

突破自己提升自己(自我提升重拾未来)(3)

释义:陈太丘和友人相约出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正午过后朋友还没有来,太丘便不再等候而自己先走了,他走后友人才到。元方这一年七岁,正在门外玩耍。有人问元方:“令尊在不在?”元方回答说:“我父亲等您许久您没有来,他已经走了。”友人便很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哪!同人家相约出行,却丢下人家自己走了。”元方说:“您同我父亲约定在正午。正午时分您没有来,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那个友人听了元方的话,感到很惭愧,下车来拉他,元方却进门而去,连头都不回。

这两篇文章就好像是两个小故事,多读了几遍,意思就明白了。理解内容,来看看课后习题。

突破自己提升自己(自我提升重拾未来)(4)

一、朗读课文,体会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在用词上的不同,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两个故事。

提示: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如“儿女”在文中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今指儿子和女儿。“期”在文中指约定,今指日期。

二、把大雪纷飞的情景分别比作“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谢安认为哪个比喻更好?你有不同的看法吗?

从文中谢安“大笑乐”的反应来看,谢安认为“柳絮因风起”这个比喻好。

我认为两个比喻都好,这要看雪下的情况。中雪的颜色和下落的形态都跟盐相似,但欠缺意蕴;而柳絮为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更像小雪的飘舞方式;如果是大雪或暴雪,可以说是“燕山雪花大如席”。文中说“雪骤”,即大雪下得猛烈密集,此时只见雪粒或雪片直落,看不见雪花飘舞的样子,所以“撒盐空中”得比喻好。

突破自己提升自己(自我提升重拾未来)(5)

三、《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

陈太丘依照约会行事,当他的朋友失约时,他决然舍去。七岁儿童陈元方也懂得交友以信的道理。他们身上体现的是古人崇尚的诚信理念。陈太丘的这位朋友自己言而无信,失了约不自省,反而怒骂别人。陈元方据理抗辩,小小年纪就表现出方正之气:第一,他懂得“信”的重要;第二,他懂得“礼”的重要;第三,他辩驳得有理有据,落落大方;第四,他以“入门不顾”的行为,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不久,一会儿。

2.撒盐空中差可。 相比。

3.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不及。

4.太丘舍,去后至。离开。才。

5.与人行,相而去。约定。舍弃。

五、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像《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尊君”与“家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下面的表格中列出了一些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其中有一些尊称和谦称。读一读,说说它们分别用于指称谁。

突破自己提升自己(自我提升重拾未来)(6)

今天的学习完成了,明天继续努力!

突破自己提升自己(自我提升重拾未来)(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