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笑川到底经历了什么(孙笑川的前世今生)(1)

笑一笑吧


经常上网的你,一定看过这么一个男子。


黑框眼镜,八字眉,体型墩壮,一口流利的川普,时而蹦出几个不甚标准的英文单词,当他在做这些动作的时候,通常都是面无表情。

孙笑川到底经历了什么(孙笑川的前世今生)(2)


在一些负面新闻事件的微博下,只要在评论区往下翻,你总会发现有人揭发事件是此人所为,留言格式通常是“凶手的微博找到了@带带大师兄”。

孙笑川到底经历了什么(孙笑川的前世今生)(3)


粉丝们在他的微博下面大兴文字狱,摘取他的言行举止片段,加以联想和加工,罗织罪状,对其进行栽赃陷害。

孙笑川到底经历了什么(孙笑川的前世今生)(4)


十岁时父亲因为酒驾去世,从此跟随母亲颠沛流离讨生活,成年后上了一所大专院校,三年后成了一名工地狗,月薪仅三千,后来又背负上房贷,日子捉襟见肘,这种现状一直持续到好友李赣把他拉到自己的斗鱼直播间里当直播员。


他既不是靠什么才艺也不是靠献媚于观众来走红的,相反,他走的是另一个极端。在直播间内稍有不如意就和网友互相对骂,三句不离人类发源地,整个直播间既充满戾气,又有一种黑色的喜感。网友们瞬时被这个浑身上下充满喜剧气质又十分真实的恶俗网红吸引住了,一时间大量年轻人纷纷涌入这个编号为6324的直播间,使得6324成了斗鱼最火的男性直播间,一种名为抽象的文化就此酝酿而生,直到李赣接到一个敏感的电话并开了免提。


6324被封杀后,抽象兄弟团举步维艰,作为雇主的李赣只能削减直播员工资,加之陷入一个名为雪娟的女子(后成为李妻)的争夺战,孙李这两位曾经的好友也随之不相往来。因祸得福,松绑后的孙笑川开始了顶级流量网红的新晋之路,人气一路狂飙到现在。

孙笑川到底经历了什么(孙笑川的前世今生)(5)


探究孙笑川现象,须从它的相关语言入手。涵义皆有典故的黑话和暗语,形成了狗粉丝群体独有的亚文化语系。当网络上互不相识的两个人凑在一起时,来一句“带哥好”或者“恰饭没”,双方往往会心一笑,这种认同感使得双方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根据这个亚文化圈子里的群体认定标准,这个小社会的人群结构主要分为孙哥的粉丝和孙狗的黑粉,粉丝称为“嗨粉”,黑粉只能被称为“狗粉丝”了。但是,无论是嗨粉还是狗粉丝都无所谓,因为嗨粉不一定真正爱他,狗粉丝也不一定恨他,因为他从来都不是做了什么触及社会道德底线的人,就一普通的大龄单身男青年,如果认真来说,他甚至是这种网络暴力的受害者。人们调侃他和同为网红的好友李赣以及李妻之间的狗血三角恋,因为网恋被骗八千和两万的故事被狗粉丝们津津乐道,被踢翻功德箱,藏头诗事件就更别说了。

孙笑川到底经历了什么(孙笑川的前世今生)(6)


在孙笑川现象里,粉丝们消费的是一种精神认同,一种娱乐精神,一种信息不对称的群体优越感。
孙笑川的长期爆红不是靠自己炒作得来的,但是他走红的内核原因却的确是在于他的本身。娱乐精神,娱乐至死,恶俗……林林总总的字眼,皇然冲击着中国社会正统的国民性格体系。不同于传统的一对多偶像文化内容生产模式,孙笑川现象的内容生产角色,已经由偶像转移到粉丝手中,此时的孙笑川只是一个引子,剩下的一切都由粉丝去衍生发酵。此时的孙笑川,俨然已经被狗粉丝们所异化,犹如宗教神灵一般,狗粉丝们造就了孙笑川,而后在消费他的同时事实上是在消费自己本身,用以逃避或反抗不如意的社会现实。

孙笑川到底经历了什么(孙笑川的前世今生)(7)


这里暴力而无暴戾。进入孙哥的直播间,你像是进入了GTA里的虚拟世界,无论做什么都不用负责。在孙笑川的评论下面一通谩骂,你得到的通常不是骂声和反驳,而是一大片追随和赞许的言论。要是在流量明星微博下面这样做,一个小时后你的身份信息和照片很有可能就会出现在各大社交平台上。
他乐于被消费,也颇有心机地利用这种黑色消费来为自己收割流量。

孙笑川到底经历了什么(孙笑川的前世今生)(8)


外表儒雅随和的孙晓川精明而有心机,双商极高,是个不折不扣的自我营销天才。除了做好供人诋毁恶搞的本职工作之外,他还是一位正能量满满的公益博主,三天两头就参加一次微博上的公益活动,为弱势群体发声。这既提升了自己这个文化符号的人格魅力,也增强了信徒们对自己的黏性,还为自己在网络上的生存空间镀了一层保护层——没人敢冒天下道德之大不韪封杀一个公益博主。

孙笑川到底经历了什么(孙笑川的前世今生)(9)


正如这个文化圈以外的人所认为的那样,孙笑川及其衍生的文化味同嚼蜡,那些玩笑话的背后毫无营养可言,带有浓重的虚无主义色彩,甚至和出征的李毅吧一样,滋生出民粹现象。但这种虚无的背后,却隐藏着实实在在的娱乐至死本质。大家都在笑,你笑我也笑,不知道为何而笑,在孙笑川微博下面你只管笑就是了。回归现实生活后,他既不会为自己带来什么启迪价值,也没有任何实在的谈资价值。


有一个极为有趣的现象是,狗粉丝们在线上对孙笑川毫不留情,极尽恶俗之能事,“孙狗”是声音最大的辱名,而到了线下一些公共场合偶遇孙笑川的时候,便个个又亲昵地“孙哥孙哥”地叫了。

孙笑川到底经历了什么(孙笑川的前世今生)(10)


虚拟世界里大家尽可流露出自己本真的一面,回到现实后却又只能重新带回面具,板着死妈脸继续每一天机械式的生活。

孙笑川到底经历了什么(孙笑川的前世今生)(11)


孙笑川身上这股可贵的“真”,对于这个社会而言是一种稀缺。每天晚上,在一天的劳累之后,坐在出租屋的电脑桌前,摘下一天的面具,看看孙笑川,做一会真实的自己,就是最大的放松了。狗粉丝们乐于看到一个新的网络亚文化偶像在自己的堆砌中徐然耸立,没有经过任何炒作,没有任何商业运作背景,朴实又接地气,并非庙堂之高神秘莫测的明星,这是属于草根自己创造出来的文化。在传统文明大行其道的当下,孙笑川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他为我们的原始精神世界保留了一片净土。个性和个体精神的释放,本身就是自由的体现。


然而,这种对“真”的追求何尝不是对这个充满谎言,不能说真话的世界的反讽?


当下社会如同电影里红色射线纵横交错的金库重地,有太多的线你不能碰,最后便只能自己造梗,自己消费梗,年轻人们因而第一次通过网络掌控了舆论话语权。粉丝们普遍存在一种“孙笑川是我们造出来的”的自豪感,沉醉在这种操控社会舆论,引领舆论风向的快感中,对孙笑川不断进行解构,而且赋予了某种平等的原则和愿景在里面——你是明星又如何,还不是被我们骂个半死?在抽象世界人人都是平等的,没有谁会高人一等。于是在这种平等的环境里,最初的无心娱乐最终演变成一场集体狂欢。
此时的孙笑川已经脱离了他本体,成为了一种耐人寻常的社会现象。


狗粉丝之间流传着一句话:“这世界上根本没有孙笑川,又或者人人都是孙笑川。”但人人都不愿成为孙笑川,也避免公开谈论孙笑川。在星期一上班的地铁上,偶然看到前面小年轻正聚精会神地看着手机里的孙哥直播,嘴里悄悄又狠狠地骂一句:“孙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