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三百六十五,老乐闲聊话今古,跟大家聊聊呼家将的故事,在我们的传统评书演义小说体系中,以家将为主题的作品有很多,比如杨家将、呼家将、薛家将、罗家将等等,然而在这么多家将系列中,应该说知名度最高,普及度最广还是杨家将。除了小说自身外,戏曲舞台上,影视作品中,甚至是学术课堂里,关于杨家将的话题和内容始终都不少,作为杨家将的一个“分支”,或者说杨老令公最重要的战友呼延赞,以他的后代展开的故事,就是可以在小说中与杨家将齐名的呼家将。但与遍地开花的杨家将相比,呼家将在其他领域的作品几乎没有,毕竟两个故事题材相似,重复演绎的话,容易带来审美疲劳,但是从小说的精彩程度上讲,呼家将要比杨家将在民间更受欢迎,据说呼家将的主角呼延庆是明清时代,市井小说中出现率最高的人物。

百家故事会呼家将(故事呼家故事狂舞困龙戟)(1)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一个反差,在老乐个人看来,可能是受众选择和喜好的问题,因为杨家将的故事虽然壮烈,但可以解决一切的主角,只有一个杨六郎,而到了后期杨家将又变成杨门女将,又围绕着穆桂英一个人,这种突出主角核心的叙事模式虽然精彩,但在大多数听众读者的心中难免有些单薄。而呼家将正相反,除了主角呼延庆之外,他的一大群兄弟都非常出彩,而且生命力也都没那么脆弱,比如力气最大的是呼延平,他可以解决一切困难在战场上的困难,长得最帅又有能耐的是呼延明,背景最深,财力和兵力最厚的是呼延广和呼延凯兄弟,因为他们还有北国大公主萧赛红,另外还有呼延登他的母亲铁叶梅也同样有一方势力,这些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这个分类来看,呼家将的群体形象,自然更丰满一些,比在民间比杨家将受欢迎也就不足为奇了。

百家故事会呼家将(故事呼家故事狂舞困龙戟)(2)

然而即便如此,呼延庆在书中也有不可撼动的地位,特别是在他经过一番奇遇,学得更多的本事以后,连原来众兄弟中第一的大力神,呼延平可能都对呼延庆没有那么大优势,而呼延庆这次奇遇则源自小说中常见的套路,探地穴。走出地穴后的呼延庆遇上了杨六郎当年的大将岳胜,岳胜教传授给呼延庆困龙戟,又送他赶山鞭,呼延庆实力大涨,几乎在书中可以达到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境界了,而对呼延庆的检验很快就来了——他之所以探地穴,是因为在北国认父呼延守用后,跟北国众多酋长藩王有了不少接触,所以地穴出现后,呼延庆自告奋勇,一探究竟。趁着呼延庆生死不知的特殊当口,不服呼家将的北国金头王,摆下了连环阵,挑衅呼延守用的岳父,火葫芦王萧古律,名义上作为帮助呼家将的条件,如果连环阵能破,他们全力支持呼家将和火葫芦王,否则的话,萧古律这个北国诸王盟主的位置也不保。

百家故事会呼家将(故事呼家故事狂舞困龙戟)(3)

如此趁火打劫,再加上事关呼延家的前途,所以呼延平等人自告奋勇前去破阵,但此阵有个最厉害的战法,叫“火车阵”,当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火车,而是古时的铁冲车,上面布满了硫磺烟硝等易燃物,一旦点着发出来,惯性加火势,天大的本事也躲不开,就算呼延平能顶住冲车,可也对付不了满车大火吧?因此,呼家将众兄弟,很快就被困在了连环阵中,在这关键时刻,呼延庆从岳胜那里学艺归来,狂舞困龙戟,怒挥赶山鞭,所到之处,北国兵将人仰马翻,即使是火冲车过来,呼延庆也仗着一身巨力,加上困龙戟的坚韧与长度,成功挑翻了十几辆“火车”。挑滑车这种情节在传统评书里是经常见的,最经典的当然说岳全传里的高宠挑滑车,其他的比如东汉故事里的姚期挑滑车,大明演义里的常遇春挑滑车等。总之,这种气势足以让敌人震惊,呼延庆破阵也就更加容易了,之后跟兄弟们重逢,呼家众将们斗志昂扬,要跟金头王来一个新账,老账一起算。

百家故事会呼家将(故事呼家故事狂舞困龙戟)(4)

不过这个金头王也的确不是吃素的,单凭他的兵器凤翅镏金镋就能看出来,此人勇武异常,毕竟能用凤翅镏金镗的在评书系统里,都得算顶级高手,最有代表性的,当然是隋唐系列的天下第二好汉,宇文成都,以及排名第六的伍天锡,可见用这种兵器首要特点就是力气很大,更因为兵器造型比较特殊,还会在实战中占很多便宜。但这些在“开挂”的呼延庆面前根本不值一提,双方打了几个回合,呼延庆一记戟中藏鞭,就将金头王打落马下,这时,在旁边观战,早已满腔怒火的呼延平,举扁担就奔金头王砸去。突然,呼延庆大声喝止兄弟住手,因为呼延庆并不想与北方众多部落彻底结仇,选择了以德服人,就必做出些让步。捡回来一条命的金头王,也的确被呼延庆的大仁大义大智大勇所感动,表示今后与萧古律通力合作,派兵帮助呼家将,结果当然是得到北国全力支持的呼家将重返大宋,这些后话老乐暂时就多说了。

百家故事会呼家将(故事呼家故事狂舞困龙戟)(5)

以上这个故事,就是呼延庆大破连环阵的大致内容,讲完这些之后,老乐还说那么一句话,这只是小说中的情节,并非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大家千万不要误会。相比起在民间地位更高的的杨家将,呼家将似乎只能在评书小说这个系统中绽放光彩,但这丝毫不会影响到历史上的呼延赞真正的地位,他要比杨令公杨业在北宋朝廷的影响力更大,因此,对于一个像杨业这样相对不是高官显爵的,不是重要将领的角色,想要让他的故事放出更多的光彩,就只能靠小说了。甚至我们可否这样说,如果呼延赞的地位远不如杨业老令公的话,那么。在数百年后,呼家将能否相取代杨家将,在众多艺术领域中开花结果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