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发烧一个叫“下丘脑”的东东,藏在大脑的底部,就像空调的恒温器一样,控制着人体的体温变化平时温度控制在37度左右,当有细菌病毒或其他外来物侵犯时,人体开始启动防御机制,调动大军(白细胞、淋巴细胞等等)去杀敌在启动防御机制的过程中,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上调控制体温的水平,导致发烧,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宝宝发烧顺序?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宝宝发烧顺序(宝宝发烧较全攻略)

宝宝发烧顺序

什么是发烧

一个叫“下丘脑”的东东,藏在大脑的底部,就像空调的恒温器一样,控制着人体的体温变化。平时温度控制在37度左右,当有细菌病毒或其他外来物侵犯时,人体开始启动防御机制,调动大军(白细胞、淋巴细胞等等)去杀敌。在启动防御机制的过程中,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上调控制体温的水平,导致发烧。

怎么判断宝宝是否发烧

还是刚才那个叫“下丘脑”的,他有一件法宝叫体温调节中枢,这个法宝随着宝宝的发育自动进化。但小宝宝的这件法宝进化还不完善,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如天气炎热、哭闹、活动太多时,都容易出现体温的波动。所以偶尔一时的体温升高不能判断宝宝就是发烧。那么怎么判断呢,这就需要另外一件法宝了——体温计。

体温计的选择

过气法宝:水银体温计

传统的玻璃水银温度计,既可以测腋下体温,也可以用来测量口腔和直肠内的温度。水银体温计一直以其准确性称雄,成为家家户户必备法宝,缺点就是易碎,打碎后的水银中毒,还有放进去时那一刹那的酸爽酥麻,想想寒冬腊月胳肢窝里放一根冰棍,那感觉。所以对于宝宝来说,玻璃水银体温计已经是一件过气的法宝了。

进阶法宝:电子体温计

电子体温计能快速准确地测量人体体温,与传统的水银玻璃体温计相比,具有读数方便,测量时间短,测量精度高,能记忆并有蜂鸣提示的优点,尤其是电子体温计不含水银,对人体及周围环境无害,是居家旅行必备之物。

新型法宝:耳温枪、额温枪

耳温枪和额温枪都是遥测式的测量温度的仪器,通过检测鼓膜或额头所发出的红外线光谱来测量体温,方便快捷,和宝宝玩个游戏,“哔”一声就搞定了。耳温枪的准确度比额温枪要高。但是一物降一物,卤水点豆腐,大名鼎鼎的耳温枪的天敌是耳垢,话说哪个宝宝耳朵里没有“几斤”耳垢,大量耳垢的存在导致耳温枪准确率会降低。

智能法宝:秒秒测智能体温计、贴纸体温计

听说还在研发阶段或者掌握在海外散修手里,目前还没有市场推广。

宝宝怎么量体温

测量体温的部位一般分为口腔、腋下、肛门、耳道、额头这五种,其中肛温和耳温最接近人体中心温度。一般建议测量肛温、腋温或者口温这三种,国内有很多医院建议婴儿测肛温,但目前不是准确定论。最新版的英国国家卫生和临床医疗优选研究所指南( NICE guidelines)里明确强调:对0-5岁的孩子尽量不使用口温和肛温;对未满4周的婴儿,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腋窝温度;

对于4周至5岁的孩子,可以使用电子体温计或化学温度计测量腋窝温度,或者使用红外线测耳膜温度。(原文详见链接https://www.nice.org.uk/guidance/cg160/)。所以宝妈可以参考,根据宝宝情况判断用何种测量方式。

●测腋温:擦干腋窝内的汗,把体温计末端放于腋窝中间,当体温计的提示信号出现时即可。如用水银温度计,用前把刻度甩到35℃以下,放入腋窝保持5分钟后取出。

●测耳温:由于人的外耳道并非呈直线型,因此使用耳温计时一只手尽量把耳廓向后上方拉,让耳道呈直线型,另一只手把耳温计轻轻插入耳道,使耳温计尽量对准鼓膜位置,按下测量键,当电子蜂鸣器出现蜂鸣后,退出耳道并读数。

●测肛温:使用水银或电子体温计,末端涂抹润滑剂,将体温计的末端插入宝宝肛门,插入约2cm,持续1分钟,或直到体温计上的信号灯闪烁(或蜂鸣)提示测量完成为止,取出体温计并记录;

体温超过多少度算发烧

体温升高超出一天中正常体温波动的上限即为发热。以某个固定体温值定义发热过于绝对,但大多数医学研究采用肛温≥38℃为发热,临床工作中通常采用肛温≥38℃或腋温≥37.5℃定义为发热。(摘自中国0 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

导致宝宝发烧的原因

感冒

炎症

出牙

接种

积食

婴儿急疹

不明原因发热

宝宝发烧的风险评估

发热是人体对抗病原菌的生理抵抗过程,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对待发热,不应仅关注于体温。对于宝宝来说,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更为重要,如果宝宝规律的吃饭,睡觉,玩耍,轻微的温度波动宝妈更需要做的是观察。那么什么情况下是要观察,什么情况要紧急送医呢,这里引用了NICE指南中的临床诊断三步走供宝妈参考。

1、 判断是否存在危及生命的体征(气道呼吸、人工呼吸、循环、无力),如果存在任何异常,应该提供紧急处理。

2、 评估疾病的危险程度(见下表)。

3、 尽快确定病灶和特殊体征。

低危中危高危
颜色皮肤、口唇、舌颜色正常父母或看护人发现患儿皮肤、口唇、舌颜色苍白患儿口唇、舌颜色苍白,有斑点,呈青色或蓝色
活动对刺激反应正常;满足或有笑容;保持清醒或清醒迅速;正常哭闹或不哭闹对刺激反应不正常;仅在延长刺激下保持清醒;活动减少;不笑;对刺激无应答;医生明显发现患儿患病;不醒或唤醒后不能保持清醒;虚弱,尖叫或持续哭闹;
呼吸正常鼻翼扇动;呼吸急促,呼吸频率>50次/分(6-12月龄),呼吸频率>40次/分(>12月龄);血氧饱和度≤95%;听诊有湿啰音呼吸有咕噜声;呼吸急促,呼吸频率>60次/分;中度或重度胸部吸入;
含水量皮肤眼睛正常;黏膜湿润粘膜干燥;进食很难;尿量减少皮肤充盈度降低;
其他无出血性皮疹持续发热≥5天肢体或关节肿胀新生肿块直径>2cm体温≥38℃(0-3月龄)≥39℃(0-6月龄)出血性皮疹囟门膨起颈强直癫痫持续状态呕吐胆汁

发烧会不会烧坏脑子

话说发烧又不是僵尸,即使是,我们也有豌豆射手(各种退烧武器)。单纯的发热是不会对大脑有影响的。但很多疾病的初期表现只有发热,如结核病、脑膜炎等,这些疾病则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存在潜在的影响,另外部分孩子发热时会出现高热惊厥,如果没有及时处理而出现频繁的惊厥或惊厥持续时间过长,也可能对智力也有影响。所以谁家谁谁谁发烧烧成肺炎了,烧成脑炎了等等,不是发烧烧坏的,而是这些疾病最早是以发热展示出来的。

发热了妈妈怎么办

宝妈要知道,发热是是机体对抗感染的一种自然反应,如果宝宝没有癫痫或其他慢性病,体温的暂时升高不会有大的风险。

但当宝宝出现发热时,宝妈首先要做的是频繁的测量宝宝体温,其次妈妈们可以参考上面的低危、中危、高危症状表现来判断要不要带宝宝去医院。

实际上最明白宝宝的就是妈妈,有时候不讲道理的直觉就能判断出宝宝的发烧有没有风险,宝宝的精神状态几乎也能反映出宝宝难受的程度,所以当宝宝出现发热,并且看起来相当烦躁或不舒服,妈妈们就要密切关注了。

在家观察的时候要给宝宝补充足够的液体,实在不爱喝水果汁也行,让宝宝体内水分充足,多出汗,多排尿,可以增加散热;

宝宝发烧捂还是不捂

过去很多妈妈认为宝宝发烧了盖上被子出一身汗就好了,其实这是不对的,并不适合宝宝散热,发烧的时候宝宝的衣物可以比平时少穿半件到一件,这样更有利于散热。

什么时候吃退烧药——38.5℃

预防体温过高,避免出现热性惊厥,是服用退烧药的最基本理由。体温超过39℃可引起大脑皮层不稳定,容易出现惊厥,但热性惊厥往往有遗传倾向,不代表孩子高热就会出现,在“NICE”指南中明确建议对于仅有发热而其他方面正常的孩子不常规应用解热镇疼药降低体温,过早的服用退烧药物,反而会消弱人体对病菌的抵抗能力,那么应该什么时候吃退烧药呢?建议宝宝的体温达到38.5℃以上,再给宝宝口服或肛内使用退烧药物。

退烧药的选择

目前针对宝宝最安全的两类退烧药,一是对乙酰氨基酚类(如泰诺林),一是布洛芬类(如美林); 具体的使用方法请按照说明书使用,但这里要提醒妈妈的是退烧药的服用剂量按照体重来计算会比年龄计算更加准确。

退烧药能否交替使用

一般不建议,但如果是使用一种退烧药持续不退时可以交替使用,但要注意不超过用量,防止超出单一药物24小时内的剂量使用范围。

烧高不退如何物理降温

酒精擦拭是不再推荐使用的物理降温方法,针对孩子使用有很多风险。物理降温的方法有冷降温(冰袋、退热贴)和温降温(温水擦拭、温水浴),目前温水擦拭和温水浴是使用较多效果较好的物理降温方式。

温水浴的水温控制在37℃左右,不要过高,温水浴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多擦洗皮肤,促进散热,洗完后拿干毛巾擦干。

什么时候吃抗生素

抗生素是妈妈们又爱又恨的东东,发烧、腹泻、咳嗽往往凭经验觉得使用抗生素就会好的快,实则不然,抗生素的使用一定要谨慎,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次数对孩子免疫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什么时候用抗生素,区别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尤为关键。

通过抽血化验,当出现细菌感染时,再结合医生的建议判断是否使用抗生素,而不是自己主观的判断。

使用抗生素需要注意的是妈妈们不要擅自使用及停用,很多妈妈看到宝宝的一些病症得到缓解,就认为可以把抗生素停用,但事实上,使用抗生素杀死细菌的同时,细菌也得到了一次锻炼,如果不能一次杀死,细菌就会对使用的抗生素产生一定的耐药性。所以,抗生素的使用一定要遵医嘱。

,